广西: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筹备工作按下“快进键”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杜佳徽 通讯员 林鸿羽)随着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全区上下加大筹办和备战力度,各项筹备工作提速增效。
强化工作机制 促进筹备工作高位高效运行
2021年6月,广西迅速成立学青会筹委会,筹委会下设自治区执委会和各市执委会,自治区执委会16个工作部门已全部集中办公,常驻办公85人,形成了自治区和各市上下联动、高效运行的筹备组织体系。2022年—2023年学青会筹办的全面筹备、整体测试、比赛运行、赛后总结4个阶段,部署竞赛组织、场馆建设、大型活动、新闻宣传等12个方面52项重点工作,细化79项年度任务,形成筹备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截至7月25日,已完成22项,57项正按完成时限加快推进。
同时,建立执委会议事规则、秘书长办公会议制度、问题清单机制、挂图作战机制等,形成问题收集、问题协调、问题交办、问题督办的工作闭环,今年以来协调解决筹备工作重大问题20多个,围绕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强化跟踪问效,印发督查专报4期。自治区本级财政累计投入筹办经费19.64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自治区财政安排12.4亿元支持学青会筹备工作。
强化场馆建设 促进新建场馆全面开工
按照“能用不修、能修不建、能租不买”的原则,制定实施学青会场馆布局方案、配套项目实施方案、比赛场地设施基本标准。成立工作专班,捋顺工作机制,对项目规划建设审批开通随到随批“绿色通道”,加强土地供应、建设资金等保障,破解场馆建设审批手续周期长等难题,全面加快场馆建设进度。今年上半年,全区15个新建场馆实现100%开工。
同时,加快推进自治区本级场馆建设,创新建设模式,将自治区体育局承担的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广西飞碟靶场训练比赛基地、江南训练基地运动员宿舍等3个自治区本级新建场馆项目委托属地南宁代建,整合专业力量,实现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青运村采用社会资本开发模式建设,围绕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住宿、餐饮服务进行规划建设,现30栋主体工程均已封顶,整体进度78%,全部建成后可同时接待8000—10000人。
强化竞赛布局 促进赛事组织高效有序
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设67个比赛项目,其中广西承办43个比赛项目,南宁作为主赛区承办23个比赛项目,其他13个设区市承办其余20个比赛项目。压实属地办赛责任,全区14个市、8个县、12所高校分别与自治区执委会签署责任书。建立“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整合自治区和各承办市县、高校力量组建单项竞委会筹备专班,组织裁判员、技术官员50多人到各项目场馆指导筹备工作。锻造专业化竞赛组织队伍,选派教练员、裁判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和相关运动中心组织的培训,今年上半年参训达153人次。
竞赛服务保障加快竞赛信息化建设,与国内大型赛事信息技术系统建设的进行横向对比,形成学青会赛事成绩系统、赛事管理系统需求清单。发放《反兴奋剂知识问答》700多册,开展线下反兴奋剂知识教育217人次。以竞赛项目比赛和训练需求为基础,形成竞赛器材需求清单。
研究制定《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竞赛器材管理办法》等。制定《清廉学青会承诺书》,自治区执委会16个工作部232人签订《清廉学青会承诺书》,确保廉洁办赛。
强化备战训练 促进竞技队伍形成人才梯队
精准制定学青会备战方案,巩固体操、举重、田径、摔跤、水球、技巧等优势项目,把备战任务分解到各训练单位,落实到责任人,统筹打好公开组、校园组备战训练总体战。
建立自治区各项目运动中心、自治区体校、市县体校“三级训练网点”,集中专业教练、场地器材、科医保障等优质条件构建科学训练服务体系,强化重点运动员“一人一案”服务保障,目前一线梯队已有350人开展常态化备战训练。补齐弱势项目,整合区内外资源开放共建女子散打、中国式摔跤、帆船等9个项目运动队。
以赛促练,检验训练成果。如广西球类运动发展中心开展广西女子篮球队教练员训练公开课活动,特邀前广西男子篮球队队员进行3V3模拟比赛。广西体操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技巧队开展2022年广西技巧第二次测验赛,进行女子双人、男子双人、混合双人、女子三人、男子四人、大集体6个项目的比拼,激发队员的备战热情、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在刚刚结束2022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暨全国青年体操U系列锦标赛中,广西体操队共获得8金4银2铜,为学青会备战积累了实战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启动广西优秀竞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实施“大心脏”计划、“大个子”计划、“大力士”计划、“飞人”计划、“弹簧人”计划和“筋斗王”计划等六大选材计划,采取海选与推荐、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招募备选人才,重点在体操、田径、举重、摔跤、跳水及新兴项目和冬季项目上进行选拔、培养、储备一批优秀的体育苗子,破解广西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等长期以来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问题。
强化体教融合 促进赛事影响持续扩大
将学青会筹办与体教融合改革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开展提高体育中考分值试点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以来宾市为试点增加体育中考分值权重,通过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评分办法逐步提高分值,考生体育成绩计入初中学业考试总成绩后一并转换成总成绩等级,体育与健康科目分值由2021年的60分提高到2022年的80分,带动越来越多青少年参加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
加快体校改革发展,引导各级各类体校开展体教融合和学校训练点建设,体校教练员到合作的中小学开展常态化选材和指导体育教学、训练,全区89所体校与114所中学、114所小学实现结对合作。
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助力学青会筹办。以“迎接学青会 健康新广西”为主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体育赛事,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96项,参赛人数超过10万人次。拓展体教融合载体,组织学青会进校园、进社区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吸引青少年了解学青会、参与学青会。今年以来,播出《学青会体育公开课》141期,高频滚播“我运动我健康”宣传片2400次。
加大学青会社会宣传力度,上线运行学青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依托中央驻桂媒体、自治区主流媒体面向全国开展主题预热宣传,中央及自治区各主流媒体累计播发学青会新闻稿件超过3500篇(条)。
下一步,广西将着手成立学青会组委会,进一步加强对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强化要素保障,倒排工期、优化流程,按时按质完成比赛场馆建设;组建各项目竞赛委员会,加强办赛人员专业培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训练服务保障体系,精准做好备战和训练;持续强化宣传氛围营造,面向全国开展多角度、深层次、广领域的宣传报道,全力筹办好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黄登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杜佳徽 林鸿羽)
相关阅读广西举重馆建成并交付使用 将成首届学青会举重项目比赛场馆 第一届学青会“两微一网”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 第一届学青会官网、微博、微信今日上线啦! 预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将于7月22日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工商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 刘宁到会并讲话登录
图片
登录南宁云账号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QQ登录新浪登录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切换账号 评论一下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最热评论最新评论已有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确定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