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了!新津天宫社区用二荆条带动村民增收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众所周知,新津韭黄远近闻名,但大家知道新津的二荆条辣椒吗?在新津普兴街道天宫社区,这里的二荆条辣椒因椒角细长、椒尖有“J”形弯钩而独具特色。记者了解到,天宫社区的二荆条亩产1500斤,年总产量30万斤,年收入100万元以上,不仅促进村民增收,还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眼下正值丰收季节,一根根红彤彤的二荆条挂满枝头,硕果累累,村民们忙着采摘,一派丰收的景象。
图片
No.1
270余户村民参与
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200多年来,牧马山旱作农业一直就非常发达,二荆条更是“镇山作物”。新津天宫社区地处牧马山浅丘地带,这里的黄黏土是生长二荆条的最佳土壤。因此,社区二荆条的种植自然而然也有了一定规模。近段时间,天宫社区种植的二荆条辣椒进入采摘期,田地里里处处都是丰收的喜悦。
图片
记者在天宫社区辣椒地里看到,绿油油的田地中,火红的二荆条辣椒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耀眼。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摘辣椒,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图片
村民们告诉记者,二荆条的特点是椒角细长,椒尖有“J”形弯钩,皮薄、肉厚、色艳、籽少。最短的长度达到30厘米,最长的达到40-50厘米
图片
“今年我自己种了两亩地,每天都摘五十斤左右的辣椒,收入两百元,比在外面务工强多了。早上摘辣椒,下午在家也可以照顾家人,自己也很轻松。”村民钟汉江告诉记者。
村民薛盛全一大早便拎着口袋在田里忙着采摘二荆条。他告诉记者:“今天摘了80多斤,估计能进账350元。”村民纷纷表示:“种植二荆条,收入相当可观,来年要继续把二荆条做成大产业!”
图片
据社区党委书记林刚介绍,天宫社区辣椒种植面积200余亩,主要种植品种是二荆条辣椒,亩产1500斤,目前有270余户村民种植二荆条辣椒,预计总产量30万斤,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No.2
成立合作社
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
为了提升天宫社区二荆条辣椒的附加值,天宫社区于2021年8月成立了合作社,建立了豆瓣加工坊,打造了“天宫手工豆瓣”。村民们可以将采摘后的二荆条辣椒送至合作社制作豆瓣,根据辣椒质量,每斤以4.2-4.5元的价格结算,每次现结,直接把钱领回家。每逢辣椒丰收季,10余名村民自愿加入到加工坊,30天左右的时间可赚取1000-3000元的工资。
图片
不出门、不销售,村民就能把钱挣。合作社将分散的村民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有钱一起赚。同时邀请了农技专家指导村民采用适当的选种、种植措施,使天宫二荆条高品质生长。村民们信心倍增,纷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价格有保障,都是4块多钱,而且这么热的天,也不用跑大老远去卖,对我们来说很方便。”村民刘英说。
“靠单打独斗行不通,只有大家伙儿合起来发力,才能增收致富。”社区党委书记林刚说。
图片
如今,“天宫手工豆瓣”是供不应求,已销售至全区部分企业、部门的食堂。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杨丽梅告诉记者:“我们收的都是最优质的二荆条,2021年豆瓣酱产量达到一万余斤,产值8万元左右。今年预计达到两万斤,价格为15元一斤,还有48元、88元的礼盒装。”
图片
在“天宫手工豆瓣”的加持下,天宫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从零增至十万元以上。“今年准备将现有农产品资源多元化发展,如社区豇豆、海椒、番茄、柑橘、核桃、翠李,制作辣椒酱、油泼辣子、泡豇豆等,扩大农特产销售种类。”杨丽梅说。
图片
普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牧马山二荆条地理标志产品,在天宫社区进行统一规划,深挖天宫豆瓣制作工艺和在地文脉,提炼非遗元素,提升文化价值,推动一三产业发展,带领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