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芝麻剑”!贵州团队三年人工繁殖出“淡水鱼王”斑鳠

日前,由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系、罗甸县养殖业发展中心、贵阳市水产站和贵州省罗甸县名贵鱼类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斑鳠的人工繁殖。两批人工催产共获得斑鱯受精卵3万余粒,第一批2000余尾鱼苗已经孵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长势良好。
斑鳠,俗称芝麻剑,是珠江水系的名特鱼类,在贵州罗甸境内有分布,是贵州的土著鱼类,享有“淡水鱼王”的美誉,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一。据贵州省生态渔业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教授姚俊杰介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野生斑鳠资源日趋枯竭,同时因其特殊的繁殖习性,天然苗种也极为少见。
图片
斑鳠仔鱼
种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更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202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水产种质资源作为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利用受到高度关注。
“水生生物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斑鳠等名特物种的种群增加,仍是目前面临的难关。近年来,我们团队在罗甸仿生态保种场对斑鳠的生物学及生活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斑鳠亲鱼培育的适宜条件,较为系统地认识了斑鳠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以及其雌雄性腺的发育规律以及人工繁殖技术。”姚俊杰表示,经过三年多斑鳠繁育的技术攻关,终于有了很大的进展,两批鱼苗都已经孵化成功。“我们很激动,也很开心。”
图片
淡水鱼王”斑鳠
在贵州罗甸,全国唯一一家斑鳠仿生态保种场建于2018年,占地180亩,有斑鳠仿生态自然河段长约1.4km,其中索饵区3000㎡,产卵区及越冬区6000㎡,湿地1000㎡,洄游通道360m,以及一定数量的斑鳠亲鱼及后备亲鱼。“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为斑鳠的人工繁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保种场管理人员王仕刚说。
图片
研究人员们正在进行斑鳠人工授精
图片
斑鳠受精卵发育
在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贵州土著名特鱼类——斑鳠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支持下,研究团队把实验室搬到了基地,对斑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亲鱼选择、亲鱼培育、雌雄亲鱼性腺发育研究、人工催产试剂的选择及配比、孵化方法的制定、孵化设施的选择以及苗种培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
“斑鳠繁育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有‘淡水鱼王’美誉的斑鳠自此不会面临灭绝的风险。”罗甸县养殖业发展中心主任陈继位告诉记者,这些人工繁殖出来的斑鳠鱼苗,培育到一定的规格后将通过增殖放流的形式投放到珠江水系的自然河流中,扩大河流中斑鳠的种群数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