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米家眼镜相机后,我们聊聊眼镜拍照那些事

图片
大号 Google Glass 再现,没有社交属性,没有隐私顾虑,眼镜相机,拍个寂寞?
精致有料的科技报道
-shenzhenware-
小米曾于去年 9 月推出首款AR 眼镜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引发了不少米粉对于小米元宇宙未来的期待,呼应着雷军公众号的文章——用工程师的浪漫「看见未来」。
时隔一年,这个「未来」并没有让米粉们看到,这款 AR 眼镜也没有任何量产的消息,却让米粉们等来了另一款「见前所未见」的新眼镜。
这款名为「米家眼镜相机」的新品,于今天早上 10 点在小米有品、小米商城开启众筹,众筹价格为 2499 元,建议零售价 2699 元。
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米家眼镜相机开筹即迎开门红,取得 5 分钟筹得 100 万人民币的「骄人」成绩。
图片
从众筹的信息来看,这款由小米生态链企业设计的眼镜,不是 AR 眼镜,也不是音频眼镜,而是一款以拍摄为核心功能的眼镜,主打拍照、录像,并提供一些轻量化的 AR 体验。
在展开对「米家眼镜相机」的介绍和解读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打拍照主意的眼镜,都是怎么诞生、又怎么走秀的:
Google、Snapchat、Meta,世界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可以用作拍摄的眼镜
将眼镜用作拍摄工具,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想法。
Google
智能眼镜的鼻祖 Google Glass 最早亮相于 2012 年,同以「探索者」为别名,一上市,就成功将人们的视线从智能手机转移到穿戴产品,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导航、上网、处理文字和邮件……智能手机可以做的一些事情,它也可以。
然而,连续跳票、功耗过高、佩戴不适、隐私问题等等,都没能这款高达 1500 美元的华而不实的东西成为替代智能手机的爆款。
2015 年,Google Glass 项目即被叫停,消费级智能眼镜的项目停滞不前,直到今年Google I/O 2022才亮相了一款新的 Google AR 眼镜。
相比于之前外观酷炫、高调亮相的 Google Glass,这一次的 AR 眼镜无论外观、功能都显得朴实无华,功能也仅限于语音双向翻译、手语翻译功能。
图片
近期Google 进行了公共场合的开放测试,包括音频感知和视觉感知,文本翻译和导航期间的定位功能。同时 Google 强调用于测试的设备不支持摄影或者摄像,并给出了大量且详细的有关隐私、数据相关的解释说明。
图片
这就进一步表明了 Google 对于将眼镜用于拍照的担忧——值得在公开测试阶段就强调隐私的重要性。
Snapchat
拍照眼镜主要推动者 Snapchat 则更为激进。
从初代智能眼镜 Spectacles 开始,Snapchat 就尝试为眼镜加入摄像头,拍摄录制生活素材,为 Snapchat 应用增添新内容。
产品已经迭代了整整三代,最近一代的Spectacles 3于 2019 年发布,在保持原来太阳镜的设计理念的同时,采用了全新外观设计,并增加了双高清摄像头。
图片
除此之外,Snapchat 在去年 5 月还推出过一款具有 AR 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 Spectacles 4。
图片
不过 Spectacles 4 并不对公众售卖,仅开放少量名额供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使用。
不得不说,在 Snapchat 的推动下,拍照眼镜的产品体验愈加成熟,而 Snapchat 似乎也在探索更具挑战性的消费级 AR 眼镜,以及为用户构建更具想象力的 AR 内容体验。
Meta
同样希望用智能眼镜带动社交活跃度的 Facebook(Meta)则另辟蹊径,企图弯道超车。联合已经有多款音频眼镜发布的雷朋(Ray-Ban)。
2021 年 9 月,Meta 联合已经有多款音频眼镜发布的雷朋(Ray-Ban)发布了一款多功能智能眼镜 Ray-Ban Stories,它可以听音乐、拍照片、录制视频、打电话,但它离 Meta 元宇宙所需要具备 AR 眼镜,还有不小的距离。
Ray-Ban Stories 配备有两枚 500 万像素摄像头,通过镜腿上的按钮或语音指令开启拍摄。单次拍摄可以录制 30 秒的视频,结合 Facebook View 应用传输至手机,进而编辑发布至社交媒体平台。考虑到隐私问题,拍照或录制视频时,LED 指示灯会保持常亮。
图片
未来两家将继续合作,预计 2023 年推出第二代 Ray-Ban Stories 智能眼镜。同时,在第三代产品中或将小步伐地在眼镜上测试 HUD 显示功能。
鉴于 Facebook 近年来备受隐私问题困扰,这款拍照眼镜想走向大众,其实是堪忧的。
米家眼镜相机:米氏堆料出来的朋克眼镜,看起来不仅拍照能打,功能也很丰富
虽然还没有看到实物,但从目前众筹的信息来看,这款产品的小米味儿还很浓。
外观:造型朋克,注重佩戴细节打磨
米家眼镜相机整机重约 100 克,采用了当下较常见的兼容式设计,支持近视、远视用户配合镜片使用。自研弹珠卡扣镜框,方便镜片安装和拆卸。
图片
镜框和镜架均为微弧设计,材质为有机高分子,能在佩戴时提供更大的延展,以适应不同头型大小的用户佩戴。
图片
鼻托材质为亲肤硅胶,具备小角度的调节性,用户可以根据鼻梁高低微调,实现舒适佩戴。
图片
米家眼镜相机左侧设有摄像头拍摄模块,右侧为光机模块,镜腿上设有控制面板和磁吸充电触点等装置。
配置:骁龙 8 核心芯片,长焦、超广角双摄,自由曲面光机
米家眼镜相机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8 核心芯片,独立的 ISP 图像算法,运行内存 3GB,存储空间 32GB,支持双频 WiFi 和蓝牙 5.0 连接,双麦克风在音频优化算法加持下,具有降噪特性。
图片
摄像头拍摄模块包含一枚 800 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F/3.4 大光圈,5P 镜头,分体式 OIS 光学防抖。
另外一枚为 5000 万像素广角镜头,四合一像素主摄,F/1.8 超大光圈,5P 镜头,EIS 电子防抖。
两枚摄像头可以独立使用,也可相互搭配。实际拍摄效果,可以实现 1X、等效 28mm 广角,5X 光学变焦、等效 120mm 长焦,以及 15X 混合变焦、等效 360mm 超长焦。
视觉部分,采用了自由曲面显示方案,搭载有一块 0.23 英寸索尼 Micro OLED 显示器,峰值亮度 3000nit,像素密度 3281ppi,以及 10000:1 的对比度。
图片
通过自由曲面 AR 光机,入眼的峰值亮度为 1800nit。配合内置的光线传感器和自研 AR 亮度调节算法,提升了户外阳光下的视觉浏览体验。
图片
机身内置有一块 1020mAh 电池,在典型使用场景(包含待机、照片拍摄、视频拍摄)下可以做到 3.3 小时续航时长,以及连续录制 100 分钟视频内容。
拍摄功能:可拍照、拍视频,「时光回溯」快人一步完成录制
在拍摄时,摄像头能够辅助用户进行高速相位追焦,适用于快速运动的物体,如滑滑板的主体人物。
图片
近景人物拍摄时,摄像头还能实现智能人脸识别和头部追踪辅助,简化日常拍摄中不断对焦、追焦的操作过程。
图片
遇到美景,轻点镜架上的触控面板,即可开启拍摄。在触控面板上,单指向下滑动,还可以快速切换拍摄模式。
而对于转瞬即逝的画面,在来不及开启拍摄时,「时光回溯」功能,还能为你记录开启拍摄前 10 秒的视频画面。如需使用这一宝藏功能,得在米家眼镜相机内存、电量充足的情况下,预先开启。
图片
出于对隐私性的考虑,拍照/录像指示灯在拍摄时,LED 指示灯会自动点亮,且不支持强制关闭。
拍摄完成后,通过米家眼镜 APP,能快速传输素材至手机,应用内置有视频模版方便取用,完成编辑后,能一键分享至主流视频应用和社交平台。
视觉交互功能:实时翻译、识别动植物,趣味应用值得期待
在正常主界面、各功能菜单页显示之外,米家眼镜相机未来还将可以通过 OTA 固件更新的方式带来如「小爱翻译」、「植物园/动物园」等实用功能。
小爱翻译,支持实时中英文翻译,戴上眼镜即可查看对话中的中英文翻译对照页面,实现跨语言交流。
图片
植物园/动物园,则显得更为有趣。它可以识别出眼前植物、动物的品种和名称,并且作为「小百科」工具,展示出动植物的详细介绍。
图片
大号 Google Glass 再现:没有社交属性,没有隐私顾虑,眼镜相机,拍个寂寞?
循着小米新品上市的一贯路线,米家眼镜相机自上周开始预热后,本周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社交网络。
从这两天露出的为数不多且体验仅仅是蜻蜓点水的真机评测来看,这款个头比初代 Google Glass 还要大一号的极客眼镜,虽然看起来拍照和摄影功能比 Snapchat Spectacles 和 Ray-Ban Stories 更加强悍,价格也更便宜,但缺点无疑是明显的。
首先,它并不适合日常佩戴。Google Glass 的前车之鉴,使 Google 在消费级智能眼镜道路上的探索非常谨慎,在砍掉了大量多余的功能后,新款 Google AR 眼镜的设计看起来和普通眼镜没有两样。
其实,它无论如何都绕不过人们对于隐私的担忧,因为有摄像头,并且个头还很大。
再次,它并不主打社交。虽然社交不是智能眼镜的必须,但没有社交网络的炫耀,拍照又有何用呢?
图片
单就眼镜相机的产品特性而言,相比于手机拍摄,智能眼镜省去了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相机、调整拍摄角度等多个步骤,更能帮助拍摄者抓拍到一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画面。
眼镜相机的确可以成为生产力工具。但米家眼镜相机是否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它还需要更加明确的应用场景,而不仅仅是泛泛的玩个新鲜——毕竟,十年前大家已经新鲜过了。
再或者,它可能只是一款作为技术过渡的工程机,那就让我们等着它的下一代放大招吧!■
微信号:shenzhenware / 深圳湾
主笔:达达 / 深圳湾
编辑:陈述 / 深圳湾
智能眼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创办于 2014 年,是最早也是最活跃的硬件创新媒体和社区。深圳湾还有一个英文名:shenzhenware,起源于 software + hardware。深圳湾不仅是地标,更是大湾区创新的动力,用精致有料的科技报道,推动产业创新!
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欢迎读者和社会各界与我们联系,创始人「深圳湾的炫姐姐」欢迎你随时来湾里做客。
精致有料的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