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梳理|为财务造假“买单” 老牌药企同济堂退市

事件概述
6月2日,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6月10日起,同济堂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30日。7月1日,同济堂发布公告称,退市整理期已结束,于7月7日终止上市暨摘牌,此时距离2016年8月8日登陆A股还未满6年。成立超20年、在全国曾拥有5000家药店的老牌药企同济堂,借壳上市不到6年就迎来退市的结局,引发舆论关注。
如图1所示,相关舆情随事件进展而波动。6月2日,同济堂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引发舆论关注。6月6日,媒体报道梳理近期退市企业情况,均提及同济堂退市,舆情达到最高峰。随后,舆情随同济堂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终止上市等进展出现波动。
图1 媒体关注度和网民关注度走势图
同济堂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医药流通相关业务。2005年,同济堂连锁药店已达到3425家,居全国连锁药店第二名;连锁销售收入14.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三。2016年,同济堂成功借壳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啤酒花公司”)登陆上交所,股价节节攀升的同时,公司实控人张美华、李青夫妇的身家也水涨船高,一度高达67亿元。
借壳上市,财务造假完成对赌
成功借壳上市只是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若要真正站稳脚跟,还需迈过“对赌”大关,而同济堂的闯关方式竟是财务造假。
国际金融报网发表《曾造假超200亿,如今股价不到1元!老牌药企同济堂宣告退市》称,2016年,同济堂成功借壳啤酒花公司登录A股市场。同济堂与啤酒花公司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同济堂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不能低于4.6亿元、5.29亿元和5.61亿元,而同济堂采取财务造假的方式完成对赌。数据显示,同济堂在2016年虚增营业收入64.42亿元,相应虚增利润总额6.8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90.43%;在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72.32亿元,虚增净利润7.01亿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120.65%;在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70.61亿元,虚增净利润6.08亿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107.61%。
此外,同济堂还存在控股股东大额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多项信披违规等乱象。
新京报网发表《虚增收入超两百亿的同济堂将摘牌退市 多家药企曾涉财务造假》称,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堂在未经过审议程序的情况下,直接或间接通过多家公司累计向控股股东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25.92亿元,年报中并未对上述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进行披露,也未如实披露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及实际使用情况、违规担保并涉诉等重大事项。今年4月底,同济堂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张美华,总经理、张美华夫人李青,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魏军桥同时辞任。也就在这个月,同济堂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针对上述违法事件,中国证监会对同济堂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张美华、李青夫妇给予警告,合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市场进入措施;对魏军桥给予警告,处以1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业绩“变脸”,多元化布局失利
在“完成”对赌协议后,同济堂业绩立即“变脸”,营收及利润暴跌。2019~2021年,根据同济堂公告信息,公司营收分别为44.99亿元、8.9亿元、7.24亿元,对应利润为9820万元、-22.61亿元、-2.12亿元。
2020年,公司总营收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骤降。同济堂对近两年业绩亏损原因表示,2020~2021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和持续发酵,以及医药流通领域“两票制”全面推行、“医保控费”渐成趋势、“集中招标、带量采购”政策提速扩面等均对药品价格和医药流通行业竞争生态造成深远影响,行业集中化、规模化特点日益突出,公司乃至上下游合作伙伴业务及现金流均受到较大不利影响,公司前期应收款项回款延迟,现金流不足,业务部分萎缩,导致公司业绩受到影响。
微信公众号“第一药店财智”发布《曾有5000门店,老牌连锁被强制退市》称,药店方面,官网显示,截至2011年底,同济堂在全国拥有5000家连锁药店,位居中国医药零售连锁前三名。集团还计划在“十二五”末,连锁药店将达到20000家的规模。行业多位从业人士表示,同济堂药店多为加盟店,“(自营门店)基本没有”。连锁药店从业者表示,“医药销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盒药赚几毛钱,有的甚至亏本销售,连锁药店属于微利”。遍及全国的价格战、异常残酷的竞争、行业利润微薄是那时国内药店连锁共同面临的头号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同济堂的多元化布局或也是“爆雷”的导火索之一。
华夏时报网发表《老牌药企退市 荆州首富为财务造假买单》称,在上市之前,同济堂就开始多元化拓展,上市后同济堂业务涉及健康产业园、房地产开发、养老服务、医院管理等,并先后收购了海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拥有87家药店的兴盛源医药药材公司等。然而,种类繁多的业务却拖累了同济堂。自2019年起,同济堂多家子公司出现内部控制失效。并且多元化经营还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前文国际金融报网也指出,除了严重亏损的子公司外,同济堂还有3家控股子公司是注销状态。此外,在上市之后,同济堂保留了此前已经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的新疆啤酒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试图将这些公司重新运营起来,但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这几家公司累计净亏损金额接近1亿元。张美华将同济堂发展成为融合房地产、旅游、果蔬等元素在内的健康产业链同时,却忽视了形成产业链的基础在于长时间、可持续的高融资能力,忽略了产业链的资金健康。
退市之后,或将面临维权索赔
退市并不意味着结束,同济堂或将面临因财务造假产生的维权索赔。
时代财经发表《老牌药企同济堂退市 前荆州首富财务造假超200亿 空留5万股东踩雷》称,上海信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伟表示,公司退市并非索赔的依据,股民索赔的依据是由中国证监会于2022年4月1日发布的《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17号)(以下简称《决定书》)中所提到的违法事实,主要是公司虚假陈述方面的行为。另外,在股民的可赔损失上,包括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等。数据显示,退市前,同济堂的股东总户数为50192户,从新浪投资者互动平台7月4日更新的数据来看,平台目前已收到358件针对同济堂的维权。
同时,同济堂还有各种纠纷缠身,曾经的药企龙头,如今正卖地抵债。今年以来,与同济堂相关的司法纠纷累计超过20起,最新的一起出现在7月4日,杭州迦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张美华,新疆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产生的合同纠纷问题,从3月立案执行转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询价评估阶段。其中,湖北同济堂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以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高新区台子湾村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标的物赔偿杭州迦明约2.98亿元。目前,该土地正在进行询价评估。
来源 /《舆情周刊》删减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 / 金 雷
新媒体编辑:占 妮
统筹策划:赵晓菲 谢佳婷 占 妮
联系邮箱:Syyq@health-china.com
欢迎加入《舆情周刊》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