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开启新征程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定格」出品
图片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也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
“立秋之日凉风至”
屏幕前的RUCers
了解立秋节气,合理饮食作息
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燥
更好地迎接金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迎接秋日的到来
全国各地流传着各式各样的民俗
立秋习俗多种多样
有相当一部分与消暑息息相关
立秋的到来
预示着炎热的夏日即将过去
赶快抽取下方盲盒
一起感受
具有地域特色的迎秋氛围吧
点击抽取盲盒
图片
下滑查看介绍
图片
贴秋膘
古代到了立秋这一天,人们常以悬秤称人。人们会将体重与立夏时所称的体重作对比,来检验当年夏季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果瘦了就要在立秋后“以肉贴膘”。久而久之,全国都形成了“贴秋膘”的习俗。现代,人们喜欢借“贴秋膘”的由头好好犒劳自己。
图片
躺秋
“躺秋”,也称“卧秋”或“睡秋”。江淮附近的部分地区,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象征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
图片
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即在立秋日吃西瓜。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会在立秋前一天把西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用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在山东部分地区,立秋时要吃饺子,也被称为“咬秋”。
图片
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流行立秋吃“渣”。由于秋天早晚气温较低,饮食不注意就会引起肠胃不适。古人认为立秋这一天用豆腐渣拌青菜熬粥喝,可以防止腹泻和胃肠受凉,因此,当地还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图片
晒秋
“秋”在这里指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由于当地地势复杂,平地极少,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地的山区村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图片
称水
在江苏省宿迁、淮安等地,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称水的重量。如果立秋后的水比立秋之前的水重,就代表着立秋后雨水较多。人们一般用黄河水来称重,其实是根据黄河水中的含沙量来判断天气变化,反映着农民对丰年的期待。
图片
立秋已至,万物逐渐成熟
各异的立秋习俗
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知秋到,话丰收
暑去秋来
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祝愿各位人大人
以饱满的姿态
迎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收获属于自己的
硕果累累的秋天!
媒体来源:人民日报
校内来源:校团委
编辑:诗涵
校对:顾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