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堡寨,河山同框

《山海经》云:“谒戾之山,沁水出焉。”沁河,古称少水,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全长460公里,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
沁河,蜿蜒于太岳、太行的群山之中,唯独在晋城市境内的沁水、阳城接壤处,留下了一片沃土,造就了一方富庶。这里物产丰富,人民勤奋,明清两代成为山西东南端的一颗明珠。在众多历史遗存中,沁河流域的堡寨建筑,构成了地区传统建筑中的一枝奇葩。
图片
沁河流域众多的堡寨:粗略统计现有遗存117处,其中可开发利用34座,而记入《明史》则多达54座
打开清雍正十三年(1735)所编修的《泽州府志》,在《关隘•阳城县》的众多记载之后,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王村堡、下孔堡、北留堡、沁渡堡、上佛堡、润城堡、刘善堡、王曲堡、美泉堡、安阳堡”,如果参照着地图看下,便会发现它们全都位于沁河流域。
其实沁河流域的堡寨建筑远不止这些,据调查,在沁河流域有据可考的堡寨建筑,还有泽州境内的周村堡,阳城境内的下伏寨、望川寨、屯城堡、屯城寨、郭峪堡、黄城堡,沁水境内的湘峪堡、武安寨、郭南寨、郭北寨、窦庄堡、坪上寨、花沟寨、端氏寨等。三里一堡,五里一寨,在沁、阳接壤处不足30公里的沁河流域,现有堡寨粗略统计就有117处之多,其中以湘峪堡为代表可开发利用者34座,而记入《明史》的则多达54座。
图片
如此多的堡寨出现在沁河流域,并载入地方文献,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堡,《辞海》注释为“土筑的小城”。寨,《辞海》注释为“防卫所用的木栅”,可见都是用以抵御外辱的防御设施。城垣堡寨的云集,表明了当年在沁河流域曾经发生过旷日持久的战争。
沁水和阳城衔接的沁河流域,历史上就是一块丰腴的土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城筑堡的习俗由来已久。三家分晋始有端氏,战国争雄屡有战事,这里便有了白起屯兵的屯城、驻扎的武安城以及马邑城、王离城等。以后各代,虽然也有人修寨筑城,但遗留下来的甚少。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天灾人祸引发了农民起义。秦晋相邻,山西南部的沁河流域,便成了起义的最早战场,义军曾五次进入这片土地。沁河流域所留存的堡寨建筑,大部分是那次战争的产物。
图片
堡寨建筑形成的原因:既是战争的记录
也是经济繁荣、社会发达的象征
如此众多的堡寨,集中地出现于一个地区,战争是其形成的主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明末战乱,涉及地域之辽阔,众所周知,唯独在沁、阳接壤的沁河流域形成并保存了这样一批堡寨建筑,无疑有它的特殊性。
(1)丰腴的土地形成了充裕的农耕经济
沁河进入沁水的端氏后,地势逐渐平缓,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台地。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再加上充足的水源,这一切促成了这一地区农耕经济的相对发达,为古代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这里聚集了比较多的人口。
发达的农耕经济,造就了一方的繁荣。以润城为例,清光绪年间(1875-1908),村里的人口一度达8000余口,超过了1998年的一倍。
(2)繁荣的工商业造就了一方富庶
除了充裕的农耕经济,沁河流域还有着类型众多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经济。
沁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冶炼业和煤炭采掘业,丰富着当地人的经济生活。在沁河流域的阳城境内,沿河两岸遍存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铁山”(炼铁后的矿渣)。在润城村,现存的明清建筑中,将近四分之一的墙体是用炼铁后遗弃的坩锅砌筑的。
《泽州府志》卷四十九记载了“明正德七年(1512),霸州贼刘六、刘七等,至阳城县东白巷等村,民以铁锅排列衢巷,登屋用瓦击之,贼不能入”的故事,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当地冶铁铸造业的发达。
采煤业是沁河流域的古老产业。沁河流域的无烟煤,以质地坚硬,很少产生粉末而被誉为“白煤”,明清两代,广为高官喜爱,并成为英国王室壁炉必备的燃料,有着“兰花炭”的美称。煤炭,是当地人做饭取暖用的燃料,并可直接用于炼铁。煤炭业支持了冶铸业,冶铸业促进了采煤业。
有着发达的农业,有着众多的手工业,有着众多的人口,自然就会产生繁荣的商业。产品的销售,人群的消费,都离不开集市与商贩,沁河流域便出现了几个大的集镇。比较著名的有润城镇、郭峪镇、窦庄镇、端氏镇等。
丰腴的土地,众多的手工业,繁荣的商业贸易,造就了一大批手握重金的财主商贾,如郭峪的王重新、下庄的李思孝等,都是商行千里、富甲一方的巨富。
(3)众多官僚集聚了天下财富,左右着一方的政治
充裕的粮食,富庶的经济,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读书入仕便成为可能。在沁、阳接壤的沁河流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有王国光、刘东星、张五典、张铨、张慎言、张云鹏、孙居相、孙鼎相、张春、陈廷敬等。他们个个高官厚禄,建造了深宅大院、书房花园,收罗了天下众多的财富,成了显赫一方的名门贵族。他们有着相当的号召力,影响着一方政治、经济与文化。
以上诸多条件,恰遇明末的农民起义,在官僚绅士的号令下,在富商大贾的支持下,在殷实之家的配合下,在流浪饥民的劳作中,沁河流域就十分自然地出现了这许许多多的堡寨建筑。它们既是战争的记录,也是经济繁荣、社会发达的象征。
图片
堡寨建筑形成的时间:
在明代中后期,以天启、崇祯年间为最多
图片
沁河流域的堡寨建筑,建成的时间前后不一,但多在明代中后期,以天启、崇祯年间为最多。有据可查的有王村堡、窦庄堡、上佛堡(寨)、润城堡、郭峪堡、黄城堡等。
王村堡:又名宁远寨。寨内有一汤帝庙。据考证,王村堡的名字应该叫“宁远寨”,创建时间在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之前,是沁河流域创建较早的堡寨之一。
窦庄堡:又名“夫人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泽州府志》记日:窦庄堡,“县(沁水县)东一百里,磕山下,堡东滨沁河,明天启时邑人大司马张五典筑寨”。明崇祯五年(1632)七月,农民军首次进入沁河流域,前按辽经略、忠烈公张铨夫人霍氏躬率僮仆坚守城堡,并获得成功,后人称作夫人城。
窦庄堡守城御敌的成功,为沁河流域的官僚绅士们做出了榜样,掀起了修堡筑寨的高潮。
上佛堡(寨):创建时间不详,但明崇祯十三年(1640)郭峪乡绅王重新所撰《焕宇变中自记》记载了此寨。文章记载说,崇祯五年七月,义军横扫沁河流域,“独周村保全一城,上佛保全一寨,吾乡保全陈宅一楼”。由此可见上佛堡(寨)的创建时间要早于明崇祯五年(1632)。
润城堡:又名砥洎城。无创建记载,通过对城内文昌阁上所保存的《山城一览》图的刊刻年代分析,城堡的创建年代应该在明崇祯五年(1632)之后,崇祯十一年(1638)之前。
黄城堡:原名斗筑居。创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创建人陈昌言撰有《斗筑居记》,记述了斗筑居创建的时间、过程与城堡的概况。从记载可知工程始于明崇祯六年(1633)七月,成于崇祯七年(1634)ニ月,七个月建成了一座长百丈、高三丈、垛口二百的城堡,实属中国建城史之奇迹。
郭峪堡:又名景阳城,创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一年之内完成。崇祯十一年(1638)邑人张云鹏所撰《郭峪修城碑记》记录了修城的经过。
图片
堡寨建筑的建筑类型:
公有的堡寨、围村而筑的堡寨和家庭建堡寨
沁河流域的堡寨建筑,是为了保护财产与人身安全,但由于其大小不一、投资不一、产权不一,又各具特点,归结起来可分三个类型。第一种为集体筹资,建筑在公有地域内,为公产。第二种为村民集资,用墙垣将村子包围起来,堡内的房产产权不变,仍归自己所有。第三种为家庭自筹资金,购卖土地,围城筑堡,供自己家用,战时也可容纳避难之亲朋,为私有财产。
(1)公有的堡寨
这类堡寨面积不大,大多在原有的社产——庙宇四周围以墙垣,一旦遭遇战乱,全村人皆可携家带口入住其中,御敌自保。
这类堡寨,多建于相对贫困或无领袖人物主持的村落,面积窄小,建筑简陋,功能欠缺。无水井,存粮,可躲一时兵乱,但不可久居。一旦警报解除,村民便各自回家,类似一般的堡垒。这类堡寨,在沁河流域有刘善堡、王村堡、上佛堡(寨)等。
王村堡:位于王村村北的高地上,原有一汤帝庙,堡墙围汤帝庙而建,正南辟一门,方圆不足1000平方米。
上佛堡(寨):已毁,面积不详,但情况基本相同。清道光二年(1822)《上佛村重修大庙创建文庙碑记》记叙了寨子的大致情况:“阳城县东三十里上佛村,其西固有寨,成汤庙在焉。迨承平日久,寨废,而乾隆壬子岁(1792)夏于河,半颓,庙逐圮,遂迁成汤像于村庙。”可见寨内有庙,庙以寨围。
刘善堡:位于村东南一山头上,二十年前拆毁。无证据说明。堡内围着的是一座“吴王庙”,解放后为学校占用。堡墙围庙而筑,平日无常住人口。
(2)围村而筑的堡寨
这类堡寨多以城相称,面积较大,有常住人口,生活设施齐全,以保全房屋财产、抗御外侵之敌为目标。
这类堡寨的修筑必须有官绅富贾为领袖,具备村镇富庶、百姓充裕、市井繁荣等条件。建筑这样的堡寨工程浩大,必须有专门的规划与经营管理人员筹材集资,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郭峪堡:又名景阳城,建成之前已是王、张、陈、窦、卢、马、蔡等杂姓居住的大村。明崇祯五年(1632)至崇祯八年(1635)之间,陕西义军四袭郭峪,财物人员损失惨重,“不论男女大小十伤八九”。原蓟北巡抚张云鹏“极力倡议输财以奠磐石之安”,村社首富王重焕“以金七千”带头筹资,共筹白银数万两,于明崇祯八年(1635)正月十七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一年之间建成。民居、宗祠、书院、庙宇、戏台、店铺、水井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完善的小城市。
窦庄堡:也是一杂姓居住之所。该堡建于战乱之前,城内规划整齐,街市、庙宇、书房、讲堂一应俱全。城堡平面呈正方形,城墙总长约770米,总面积约33420平方米,城墙高约10米,厚1.6米,东西南北各建大小城门两个。现仅存残墙不足百米,城内建筑基本完整。
屯城堡:也是由杂姓村落围建的城堡,领衔者为明吏部尚书张慎言。屯城堡为长方形,围村而建,设四门,城内街市庙宇俱全,城北另有一小堡,额名“古寨”。目前屯城堡已毁之殆尽,无迹可考。
(3)家庭建堡寨
这类堡寨由单独家庭兴建,自筹资金,自购土地,雇工修筑。堡寨的大小因家庭大小而异,堡以原有宅院为主,根据规划,购地补齐,然后筑墙垣围之。
堡寨之内生活设施俱全,并有庙宇神灵保佑,但没有街市,遇到战乱则关门守之,可保家财,保性命,御来敌。最具代表性的是黄城堡、花沟寨。
黄城堡:为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旧居。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其《斗筑居记》中记载了修筑过程中的许多磨难与艰辛。先是“聚族长而谋之”,但无人响应,于是“不得不就余所居址处自为修葺”。斗筑居工程始于明崇祯六年(1633)七月廿一,成于崇祯七年(1634)二月廿一,用时七个月,“费千金有余”,“堡既成,可以容人,可以畜物,五谷六畜俱不受灾”。
花沟寨:额名“长兴庄”,现隶属于端氏镇坪上村。创建人虽不详,但从其额名及其规模来看,也应是一家族建堡寨。该寨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不足60米,设东、南两门,南门为正门,东门为便门,院内有十余座院落,保存基本完好。
图片
堡寨建筑的建筑特征:
具有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沁河流域的堡寨建筑,由于其固有的功能和不同的经济条件,建筑特征也具有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
(1)沁河流域堡寨建筑的共性特征
堡寨建筑的功能是保护自己,抵御敌人,因此沁河流域堡寨建筑的共性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
首先,所有的堡寨都是为了防御而建,都建有城墙、城门、望楼、炮台、垛口等防御性建筑所必须有的建筑内容。
其次,所有的堡寨都充分利用了地理上的优势。如建于三面环水半岛之上的砥洎城,如建在孤山顶上的刘善寨,如建在崖壁之上的坪上寨、花沟寨、上佛寨等。即便是围村而建的城堡,围庙而建的小寨,也都充分研究了可以利用的地形地貌。如郭峪堡,东面临河,地形有较大落差;如王村寨选择了离村较近、地势较高的汤帝庙。有利的地形增加了堡寨的防御能力,增大了敌人攻击的难度。
其三,所有较大的堡寨都必备有水源。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衡量一个城堡防御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沁河流域比较大的堡寨中都有可长期保障的水源。砥洎城有小井两口,斗筑居有泉一眼,井一口,郭峪堡有井四口,坪上寨有井一口,窦庄堡有井三口。
图片
其四,所有堡寨建筑都充分利用了内部的面积。堡寨建筑是战乱中的避难之所,人口变化甚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可用资源,所有堡寨建筑都注意了这一问题,如利用城墙筑起数层窑洞,增加建筑高度等,有蜂窝城之说的郭峪城,以及黄城、砥洎城、湘峪城等,都有数量极多的城窑,许多院子里的房屋都高达三层。
其五,大多堡寨建筑内都有神祠庙宇。神灵是人类的保护者,在封建社会里是一个恒久的观念,神祠庙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大到郭峪堡,小到屯城寨,尽管神灵名字不同,但其无处不在。
郭峪堡内有汤帝庙祀汤帝、关帝等。
斗筑居城上有关帝阁、文昌阁。
砥洎城内有关帝庙、土地庙、文昌阁等。
窦庄堡内有古佛堂、大庙等。
屯城堡内有三官庙等。
王村堡、刘善堡、上佛堡、屯城寨等本身就是围庙而筑的城堡。
(2)沁河流域堡寨建筑的个性特征
沁河流域堡寨建筑的不同是由于归属不同,特别是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建筑材料使用上的不同。建筑材料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在沁河流域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其堡寨建筑大都用石材与青砖修建。基本形式为,基础及基础之上两三米部分用大块石条砌筑,然后再用青砖砌筑城墙、垛口、城楼等城上建筑。这类建筑多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润城周围,如砥洎城、郭峪堡、黄城堡、刘善堡、王村堡等。经济实力较差的地方就有所不同了,如花沟寨、坪上寨、下佛寨、望川寨、郭南寨等,这些堡寨多用夯土筑墙,在堡门处用少量青砖砌筑堡门及门楼等建筑。
其二,城墙厚度与城上建筑的不同。在砖石堡寨中,润城周围商业经济地区,所筑城墙高大厚实,一般都在两米以上,上可通行。城上建筑较多,有亭台楼阁等平时用作观赏休闲的建筑物,如斗筑居上,有关帝阁、文昌阁、望河亭,郭峪堡有六角亭式的魁星阁、菩萨阁,砥洎城有黑龙庙、忘暑亭。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能以御敌为主,如屯城堡、窦庄堡等,城墙宽在1.6米以下,前筑垛口后筑短强,中间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
其三,防御等级不同。沁河流域的堡寨建筑,由于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不同,防御能力也各有特色。一般的堡寨一旦被攻破之后,防御功能尽失,就没有第二层防御体系。但具有经济实力和较高政治地位的官绅们居住的堡寨,则准备了第二防御体系:地道和碉楼。如斗筑居中有“河山楼”、地道,郭峪堡中有“豫楼”、地道,屯城堡中有“同阁”等。这些建筑都具有完整的防御系统,并有一定的生活储备,是乡绅官吏们用以护财保命的私有设施和更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来源:《晋城历史文化丛书之古建览胜》(有删减)
来源:史志晋城
原标题:沁河流域的堡寨建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