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行猎,对月当歌——红角鸮丨花颜鸟语

编者按:在地球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命世界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塑造了地球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史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传播的星辰里,中科院之声与华南植物园联合开设“花颜鸟语”专栏,既是生命世界之窗,又荟萃自然体验的点滴故事。惟愿她为自然世界代言,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惟愿她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封存自然足迹。
俗语云:一日之计在于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延续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对于黑夜,人类大多怀有敬畏与恐惧。然而,对于夜行性动物而言,当太阳的最后一道光线隐没,黑暗笼罩大地之时,“一日之计”才刚要开始。在灯光遗弃之地,蟋蟀不知疲惫地高歌,流萤漫天飞舞,壁虎蓄势待发……夜晚充满生机而又暗藏杀机。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式的生物链条中,翱翔于夜空中的猛禽猫头鹰无疑是居于顶层的王者,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夜行性猫头鹰——红角鸮。
图片
红角鸮的“多功能外衣”
红角鸮(xiāo)(Otussunia),隶属鸮形目鸱(chī)鸮科角鸮属,是一种小型猫头鹰,体长仅约19厘米,分为灰色型及棕色型两种。其头部浑圆,一双圆滚滚的黄色大眼睛镶嵌在密布纤细黑纹的面盘上,显得极为呆萌可爱。头上有耳羽,平常一般伏于头顶,但当其情绪激动或受到威胁时,耳羽会如同犄角般竖起,同时全身羽毛收紧,眉头稍簇、目光如炬,如同封建大家长般威严地审视着威胁之处,镇定自若而又蓄势待发。
图片
情绪激动或受到威胁时,耳羽簇起、神情威严(文章所有图片和视频均来自于伍志锴)
红角鸮耳羽收起全过程
红角鸮下体大部分红褐或者灰褐色,飞羽多为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翅膀和尾巴有黑白条纹;颈部和胸部的羽毛带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呈现出微弱的“人字形”图案。其嘴黑灰,周围有白色;脚趾基部有灰褐色羽毛,爪子黑褐色。
有意思的是,红角鸮羽色斑驳,乍看起来灰头土脸、平平无奇,但当其站立于树枝上时,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羽毛“障眼法”
古人有术法谓之“障眼法”,是一种通过遮蔽或转移视线来使别人看不清真相的道法。自然界中不少动物如枯叶蛱蝶、螳螂、避役(变色龙)等皆为使用“障眼法”的高手,它们一般通过模仿植物的枝、叶、茎、花或自然环境等来躲避天敌或迷惑猎物,是为“拟态”。在漫长的进化中,红角鸮也掌握了其中诀窍,斑驳的羽色长得与粗糙的树皮纹路极为相似,当其白天立于树枝上一动不动时,身体与大树枝干融为一体,俨然便是一截小木桩。这种“障眼法”为红角鸮带来不少便利,在险象环生的野外,虽有猛禽技能加身,但像它这种小型猛禽也难免沦为其他猛禽的大餐,但只要它站在树枝上闭着眼睛不动,它的天敌们很容易会将它看作一段粗短的树枝而放过它;而相对于比它弱小的猎物而言,如同树干般的保护色会帮助它出其不意地捕杀猎物,增加成功的几率。
图片
羽色与大树枝干融为一体(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要维持“障眼”的效果,必须拥有良好的定力,一旦身体自主活动,障眼法也就不攻自破。对于“不动”,红角鸮仿佛已锤炼千万次,在站立时身体始终保持着静止的惯性,能长时间保持纹丝不动的状态,即便是动,幅度也不会过大,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来。它白天一般躲藏在浓密的枝叶里或靠在树干上,眯着眼睛如同入定的和尚般神游天地之外,任凭外界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静静地等待着夜幕降临大地。
红角鸮定力惊人,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
暗夜王者
当黑夜渐渐来临,属于红角鸮的时刻终于到了。与所有猫头鹰一样,红角鸮的眼睛位于面部的正前方,在暗淡的环境下也能拥有深度感知能力,其瞳孔大而使光线易于入眼,对弱光非常敏感,极适合在黑夜中视物;同时羽毛稠密松软,飞行时悄无声息,再加上嘴爪锐利,捕食时神出鬼没,常常在猎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前便将其擒获。红角鸮一般在晨昏和夜间外出觅食,在林缘、林中空地及次生植丛的小矮树上捕食,主要以大型昆虫、非昆虫类无脊椎动物及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包括蜥蜴、蜘蛛、壁虎、田鼠、昆虫等。据学者对红角鸮食性的研究发现,其只在夜间活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对于红角鸮这种小型猫头鹰而言,夜间可以捕猎到更多更大的昆虫。
图片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红角鸮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常栖息于开放和半开放的林地、树木繁茂的河滨地带,在南方是留鸟,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常有出没。每年夏天是其求偶及繁殖期,在求爱期间,红角鸮一般采用“歌声”打动配偶。夏天的夜晚星辰灿烂,花前月下,金风玉露一相逢,正是才子佳人们山盟海誓的至美时刻,刚好也是红角鸮追求爱侣的时刻。入夜后,雄鸟首先会在潜在的筑巢地点附近(树上、墙洞或者岩石上)鸣叫召唤雌鸟,接受追求的雌鸟也会鸣叫以作回应,互为“对唱”,有时能彻夜不停。相对于才子佳人们琴曲舞乐时的缠绵悱恻,红角鸮的“歌声”却较为“煞风景”,其通常以“咕咕——唔”三声为一组,循环往复,单调非常。不过红角鸮的鸣声不单单只作求偶“用途”,同时也有着宣示领地的作用。
红角鸮鸣叫,背景鸣声是其他红角鸮的叫声,视频中的红角鸮起先鸣声较弱,后逐渐响亮,最后又不再鸣叫。
育儿要义:安全第一
求偶成功后,繁殖后代是水到渠成的事。红角鸮的巢穴主要在树洞或大树的缝隙中,有时也会筑巢在岩石裂缝中,巢内铺设简单,不同类型的巢穴内铺设不同的巢材,或为木屑、也有苔草或苔藓等。雌鸟通常每窝产卵2-5枚,卵呈无光泽的白色,由雌鸟孵化,雄鸟负责送食及巢外警戒。孵卵期间,雌鸟几乎昼夜坐巢,一般只在中午最热的时段才会离开巢穴;而雄鸟则相对自由,多在巢穴附近的树冠上守护,黄昏后开始活跃,会在林间飞翔,有时也会向着巢洞高歌。雏鸟出壳后,红角鸮亲鸟便忙碌起来,它们不但要喂饱孩子的肚子,也要教会其飞行觅食的本领。据学者观察记录,红角鸮的育雏行为一般出现在晨昏及夜间,共有三个喂食高峰,分别为19:00-20:00、21:00-22:00、4:00-5:00,喂食种类多为小型无脊椎动物。
虽然作为猛禽是很多昆虫及动物的克星,但红角鸮因体型小、居住生境较多动物出没等原因,还是会遭到天敌的侵扰。有趣的是,红角鸮既具有猛禽的勇猛,也颇能当机立断、知晓“弃车保帅”的道理,当其巢穴被天敌攻击或察觉孩子受到生命威胁后,为顾全孩子的安危,红角鸮会果断弃巢,星夜举家搬迁,绝不留恋。
图片
结语: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红角鸮及其他猫头鹰因昼伏夜出、叫声凄厉、相貌丑陋等特点,成为不祥的象征,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厌恶。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人们对猫头鹰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将其统一归入“鸮形目”鸟类中,成为了人们普遍认知以内的物种。近年来,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改变,在古人看来“相貌丑陋”的猫头鹰成为了可爱的“萌宠”,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然而,不管是厌恶还是追捧,作为地球主宰的人类对其他物种的意念投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物种的生存发展,如厌恶可能引致驱逐或杀害,追捧可能带来惊扰及买卖。唯有对野生物种存有容忍与爱护之心,方是人与万物共生共存的长久之计。
红角鸮及其他在我国境内的鸮形目鸟类均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图片
参考文献:
1. Eve V Fernandez, 刘春红, 周梦妍,等. 红角鸮的食性及育雏行为初报[J]. 动物学杂志, 2016, 51(6):4.
2. 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等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3. 张瑜. 我们需要隐身[J]. 森林与人类, 2007, 27(4):12.
4. 杨向明. 红角鸮的生态观察[J]. 四川动物, 1993(03):34-35.
5. 郝映红, 齐磊. 山西庞泉沟保护区三种鸮的繁殖生态特性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3(6):6.
6. 邢超. 猫头鹰:哼,说谁脸圆呢,我看你脸最圆. 博物微信公众号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