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归来话感想】龙江森工集团总部员工北大荒博物馆参观学习有感(二)

按照集团党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安排部署,7月28日,龙江森工集团组织集团总部员工代表到北大荒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追寻感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集团“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实走深。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所感所悟。
图片
改革办(政策研究室) 王好岩
通过本次北大荒博物馆参观之旅,我深受北大荒精神触动,对日后的工作有如下几点想法。
一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北大荒”的发展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伟大历史中的精彩篇章,也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党史一定要和“北大荒”的发展历史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方位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为加快建成现代化新森工凝聚奋进动能。用好用活森工红色资源,把龙江森工发展史讲明白学明白,不断赋予龙江森工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二是学习北大荒精神攻坚克难完成改革重任。当前,森工集团正收官集行政体制转型、国企改革和公司制改制、事业单位改革于一体的最为艰难的森工体制改革,实现涅槃重生。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国企改革中,森工集团也很好地诠释了北大荒精神。改革最大的困难是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森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发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精神,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形成了凝心聚力抓改革的浓厚氛围。
三是发扬北大荒精神,谱写现代化森工新征程。北大荒精神是三代北大荒人拓荒实践的成果,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展现了北大荒人战天斗地捍卫国家粮食安全的经验智慧与红色情怀。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必须学习发扬北大荒精神与时俱进的新内涵,才能不断续写中国林业现代化道路的新篇章。
森林防火部 寇晓东
通过参观北大荒博物馆,看到馆内的图片、实物、模型,我切身感受到了北大荒人六十年的艰苦奋斗史,感受到了老一代垦荒人为垦区的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北大荒精神。作为一名老森工人,我深有感悟,龙江森工从采伐阶段到现在的营林发展阶段,也是靠着一代代森工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拼搏来的。下步工作中,我将深入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七个森工”,配合领导抓好具体工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党委部署上来,站在全局高度,按照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台账,保质保量配合领导推进森林防火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是严防火灾保护生态。结合“林长制”部署和“三清单一承诺”机制,将各项责任压实落靠到“最后一厘米”,在防火工作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是牢固树立“大人才观”。以开展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严格按照省委和集团党委要求,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做好笔记、写好心得,打牢理论功底。
四是全力保障民生安全。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切实发挥集团安委办职能,配合领导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全面推进企业主体责任和“三个必须”责任落实,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确保职工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五是坚持遵守法纪。坚持把法律和制度执行贯穿工作全过程,确保政令畅通。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具有龙江森工特色的管理办法,确保全林区各项森林防灭火工作、防汛抗旱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党委组织部 王晓龙
1974年起,14万转业复员军人、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10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科技人员和许多地方干部先后扎根北大荒,用火热的激情、无价的青春与辛勤的汗水,在曾经那片人迹罕至的北大荒播下希望,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将曾经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建设成今天富饶丰盈的北大仓。这十六个字深刻地诠释了垦荒人敢与天地斗,誓将荒原变沃野的必胜信念和忠诚担当,今天我们追忆学习北大荒精神,是一份使命,更是一种传承。
龙江森工走过了不平凡的70多年历程,当国家需要木材的时候,森工人挺进莽莽白山,爬冰卧雪、战天斗地,声声伐木号子声唤醒了寂静的山林。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的时候,森工人放下手中的斧锯,拿起造林的锹镐,舍小利、求大义,把绿水青山幻化为金山银山。
作为一名新时代森工人,也是一名组工干部,我要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进一步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中干、干中学,将个人成长融入事业发展。紧紧围绕集团党委“政治建企、生态立企、产业富企、文化润企、人才强企、民生筑企、法纪治企”28字建企方针,立足自身本职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业务能力,在工作中敢担当、能承重,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在建设现代化新森工波澜壮阔的洪流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综合办公室 马晓杰
北大荒精神是在黑龙江垦区极其艰苦的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培育和锤炼的。在茫茫黑土地上,北大荒战士们以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解放思想、敢想敢试得勇于开拓精神,胸怀全局、强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创造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奇迹。
北大荒人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实现了由传统拓荒到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次次飞跃。在拓荒的路上,129000多名建设者永远留在这片黑土地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通过这次学习参观,让我经受了一次思想上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学习参观中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行动上落实好工作任务,切实做到“远学塞罕坝、近学北大荒”,为建设现代化新森工贡献自己力量。
林农产业部 赵佳宁
在北大荒人眼中,祖国占据了北大荒人重要的地位,为了共和国的大局,他们无怨无悔地把千斤重担放在了自己的肩头,开发北大荒,一开始就把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围绕着生产和上交粮食,北大荒人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在北大荒人的心目中,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是神圣的,作为共和国全局的一个部分,他们只有服从全局的责任,而不能事事与国家计较,更不能讨价还价。
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布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繁荣黑龙江经济的必然选择。垦区点多线长面广,104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各个地市县境内,这种特殊的地域分布,决定了垦区的经济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黑土地养育了一辈辈北大荒人,黑土地上也孕育出了北大荒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几代北大荒人身上不但得以传承,而且在新时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时代赋予了北大荒精神新的内涵,它将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大气磅礴的北大荒精神一定会鼓舞着我们工作中不懈奋斗,刻苦努力,去实现我们每一个梦想。弘扬和传承北大荒精神,是我们年轻干部的职责。
审计法务部 李俊龙
在这次参观学习过程中,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北大荒70多年的开发建设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北大荒精神作为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龙江青年不懈奋斗,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种从困难中汲取动力、在艰苦中磨炼品质的特殊精神属性,也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另外一种与它几乎有着一脉相承精神内涵的精神品质——“森工精神”。
初到森工,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作为一个新人,真实体会到了重担压肩的感觉。没有路,自己趟,没有资料,自己查。从对森工林区的一无所知,到对各个林业局如数珍,在数百个日日夜夜中,写满了千百行笔记,磨平了百十杆笔头。
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对森工的认识也在日积月累、与日俱增,每当疑惑时、惶恐时、艰难时、困扰时,想起前辈们,冒着零下三五十度的酷烈严寒,以肩扛手抬的方式、爬冰卧雪的精神,扎根茫茫林海,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木材资源,保障了经济建设中最紧缺的物资需求,支持国家完成了许许多多重大工程的安装建设,一次又一次完成党和国家交代的任务,一次又一次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和他们相比,我的苦、我的难,又算得了什么?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这,就是森工精神。
作为森工改革新时期的一名参与者、见证者,作为“森工精神”的传承者,我对森工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感情也更深了。此时此刻,我深深地相信,在集团党委的带领下,森工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战略发展部 徐强
这次到北大荒博物馆学习参观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最受震撼的就是在看短片时,看到一位同志下潜到沼泽地里去挂钩,把农用机器拉出来的情景,而且在参观壁画时有一次看到了这个情景,再一次加深了我的印象,这正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体现。同时,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老一代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他们舍生忘死、战天斗地,勇往直前,正是这种精神帮助他们攻克了种种无法想象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要弘扬森工精神,在增强信心定力、提振发展精气神上解放思想,并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学习,加强理论武装头脑。实事求是,端正工作作风,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要自觉以“持续有效发展”为己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要做好工作,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首先,进一步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其次,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再次,要加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进一步熟悉本职工作,大力创新工作方式。
我们要向老一辈人学习,端正工作态度,有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森工的发展做贡献。
来源|龙江森工集团融媒体中心
记者 | 张牧秋
责编|王畅
点个“在看”每天收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