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及8省市、自治区近30家主流媒体走进承德哈里哈村和大贵口村

图片
8月10日,中央及8省市、自治区近30家主流媒体,50多位记者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哈里哈村和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围绕“弘扬塞罕坝精神•绿色发展河北行”主题采访活动进行了集中采访调研。
图片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哈里哈村毗邻塞罕坝机械林场,全村总面积2.9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930亩、有林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8%。哈里哈村因地制宜,结合塞罕坝绿色资源带动周边发展。从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穷村,发展到现在年人均收入9000多元的生态新村,被誉为“塞罕坝生态第一村”。
图片
图片
在围场哈里哈村史馆内,通过讲解员的精心讲解,记者团队对哈里哈村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变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南方日报记者陈薇接受采访
随后,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洋的带领下,记者团队一行来到哈里哈村的“造型松”苗木示范基地和塞罕坝牛繁育基地进行实地采访。
图片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洋接受记者们采访,以生态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图片
记者团队采访“造型松”苗木示范基地技术人员
图片
记者团队采访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玉来
采访过程中,记者团队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哈里哈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落地见效的实践成果,展示哈里哈村乡村振兴新成效、新突破、新发展。
图片
图片
从哈里哈村驱车两个多小时,记者团队又赶到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大贵口村第一书记郝天娇向记者团队逐一介绍了大贵口村山谷市集、山谷人家民宿、农村电商的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等。
图片
大贵口村电商第一人 林艳会
图片
创办“四点半”课堂义务教学的退休校长 王祥
图片
大贵口村村民 霍金
在大贵口村村部门口,记者们采访了大贵口村电商第一人林艳会、创办“四点半”课堂义务教学的退休校长王祥以及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到家中做客的大贵口村村民霍金。
图片
讲解员向记者团队介绍山谷田园项目
山谷田园项目,是大贵口对原有的农业设施大棚进行改造,建设了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打造集休闲采摘、种苗培育、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田园综合体。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接受记者采访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再次来到大贵口村,对大贵口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收获。“当的产业和项目,经过一年的发展有了很多新的变化,用科技化的手段,来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路径更明确,措施更精准。这样的变化也给我们采访带来了很多启示。”
图片
近年来,大贵口村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位于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通过建设大棚种植、升级村庄基础设施、发展精品民宿等举措,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民富村强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记者/杜淋淋
责任编辑/李艳宇
编审/刘颖
承德新闻网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承德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承德广播电视台和承德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承德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承德新闻网联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