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剧本的摇篮不停摆,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工作坊第七年公益培训

图片
有没有好戏?好本子在哪里?在上海,有这样一个不停摆动的获奖剧本摇篮。诞生迄今不到7岁,编剧学员创作出一批剧作在全国各地公演;近十部剧作在国家级刊物《剧本》月刊发表,话剧《生命行歌》《公鸡下蛋》《三湾改编》《村长就是一根筋》等分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剧本扶持工程资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资助、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以及各省市相关项目资助。
图片
大型儿童剧《公鸡下蛋》剧照
这些剧作者都从上海学校“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走出来。在成功举办2016-2021六期工作坊的基础上,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上海学生戏剧联盟——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今年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联手,使2022“百·千·万”工作坊不因疫情而停摆,持续提升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创作水平,培养校园戏剧创作骨干。
“女主人公克莱尔,用10亿巨款,向小城人们换取对她负心的旧情人之性命,结果使全城陷入道德考验……”这就是迪伦马特戏剧作品《贵妇还乡》的戏核,也相当于“百·千·万字剧”中最难创新的百字剧。有了好的戏核,再发展出千字剧、万字剧就可能迎刃而解、势如破竹。
图片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由上海戏剧学院二级教授陆军创立。在总结上戏70多年编剧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工作坊将编剧专业4年本科教学和3年艺术硕士专业教学中的编剧理论与技法核心课程,进一步浓缩提纯为“百字剧”“千字剧”“万字剧”剧作法的训练模式,让学员通过培训在短期内把握编剧技术精髓,在原有基础上有效提升创作技能、专业水准与人文素养。
图片
编剧有新法,写戏有新人。以这一工作坊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项目《培养有情怀的剧作家——编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荣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自2016年起,“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培训戏剧写作骨干百余人,先后举行千字剧专场汇报演出6场。
图片
《渔阳里的大人物》剧照
据悉,2022上海学校“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继续由陆军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为拓展上海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期工作坊主题聚焦儿童剧创作,希望通过工作坊培养一批儿童剧创作人才,催生一批儿童剧作品。此前,经工作坊孵化,仅松江区作者俞月娥、杜冬颖、陶倩妮等创作演出的《公鸡下蛋》《寻找耳朵的小棕熊》《渔阳里的“大人物”》等,就均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儿童剧《公鸡下蛋》《公鸡搬家》《寻找耳朵的小棕熊》还都在《剧本》月刊发表。
受疫情影响,今年工作坊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学程9周内,每个学员需完成5个百字剧、3个千字剧的写作,从8月25日开始,至11月3日汇报演出。此期间,每周四全天授课,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线下在松江区图书馆报告厅面授。主办方希望全体学员尽可能现场参加开班结业,其余课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进行。
图片
作为2022上海市财政专项资金“文教结合”资助项目,工作坊面向上海市各学校教师开放,通过“陆军戏剧馆”等公众号渠道可查询并报名,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到8月16日止。经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审核通过后,再寄发录取通知书。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坊不收取任何培训费用,学员在工作坊学习期间所有学杂费、外出采风食宿费也均由主办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