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塞罕坝精神:三代人60年接力,守护百万亩林海

八月的塞罕坝,有无垠的林海、壮阔的草原、广袤的湿地、清澈的湖泊……满眼都是迷人的风景。这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兽的天堂”。
60年来,塞罕坝经历了荒原变林海、沙地变绿洲的沧桑巨变,如今又从林海、绿洲中掘出“金子”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奉献与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在8月8日至12日举行的“弘扬塞罕坝精神•绿色发展河北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深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地,探访当地的绿色生态发展情况,追寻流淌在塞罕坝人血液里的“塞罕坝精神”。
图片
塞罕坝森林资源。
24年守护,换来百万亩林海平安
驱车从承德市区进入塞罕坝,气温降了7摄氏度,沿途林海苍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风光旖旎。见到如此场景,很难令人联想到曾经的塞罕坝,竟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的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塞罕坝”一词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沛,清朝时曾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举行木兰秋狝(清朝特有的一项大型围猎活动)。
然而,到1949年,塞罕坝的原始森林已变成茫茫荒原,无法阻挡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南侵。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这块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挡不住,就形同“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
60年前,为保持水土,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地区建立大型国有林场。经过三代林场建设者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塞罕坝: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5.1万亩,林木蓄积量103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位置的高山之顶,矗立着9座人工值守的望海楼,这是塞罕坝护林防火的重要岗位,人们称之为“夫妻望海楼”,因为这里的瞭望员通常由夫妻担任,刘军、王娟夫妇就是其中一对。
图片
月亮山望海楼。
在月亮山望海楼3楼,是刘军夫妻俩的办公区,桌上摆放的一部电话、一个记录本、一支笔和窗边的一台望远镜,就是他们瞭望所用的工具。每年的春季、秋季防火紧要期,他们都要在望海楼驻守,白天每隔15分钟报告一次瞭望情况,晚上9时到次日早晨6时则每小时报告一次,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图片
刘军夫妇使用的望远镜。
“以前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不方便、吃水也困难,现在都得到了改善。”王娟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刘军原先从事护林员工作,后来在两座望海楼担任瞭望员,前后已24年有余。“看着这片林海就感觉挺幸福的,很有成就感。”王娟笑着说。
现如今,尽管塞罕坝的望海楼都安装了自动化红外监控和通信设备。但刘军表示,因为机器有死角,容易误报,人工瞭望仍然不可取代,“我们会继续坚守岗位,守护林海平安。”
图片
刘军、王娟夫妇。
三代接力,开启林场“二次创业”新征程
在塞罕坝,一对对像刘军夫妇这样的“望海楼夫妻”依旧默默坚守,为林场森林防火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一批批林场建设者也在默默奉献,做好林场的绿色发展文章。
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尚海纪念林,纪念着王尚海等老一代创业元勋的功绩:60年前,时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的王尚海带着家人扎根塞罕坝,带领工人们13年造林植绿54万亩,他曾说,自己“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 ”。
图片
尚海纪念林。
如今,塞罕坝已涌现出更多的“林二代”“林三代”,90后技术员刘鑫洋便是“林三代”之一,因为父母都是“林二代”,从小她就在林场长大,所以硕士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而是投身塞罕坝护林事业。
作为技术员,刘鑫洋一年四季都有工作任务,春夏季要攻坚造林、开展技术指导、布设样地,秋冬季要对木材进行清点入库。“冬天遇上下雪是比较艰苦的时候,积雪没过膝盖,气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要穿上厚衣服、套上橡胶手套作业。”刘鑫洋说。
尽管工作条件艰苦,刘鑫洋却乐在其中,林场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她都了然于胸:“这几年,林子里的野生动物变多了,经常能看见狍子、野鸡、灰鹤、天鹅、獾子、野猪等,说明塞罕坝的森林质量越来越好了。”
图片
野猪。
图片
黑琴鸡。
经过60年的建设,如今的塞罕坝已建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森林和湿地每年涵养水源量2.84亿立方米,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
在经济效益方面,林场主营业收入达26.4亿元,主要来源于森林抚育与利用原木产品、工程造林与园林绿化苗木、生态旅游等方面。其中,在生态旅游方面,林场通过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打造了七星湖、塞罕塔、亮兵台、木兰秋狝园等18处景点。
图片
七星湖湿地保护区内的森林。
七星湖湿地保护区是旅游旺季的一大“网红景点”。在这里,往来如织的游客们悠闲踱步在栈道上,时而驻足远眺,时而拍照“打卡”,纷纷被眼前景致所倾倒:徐徐秋风拂动青草,群山绿林环抱四周,100万平方米的湿地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7个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北斗七星。
图片
七星湖湿地保护区。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表示,如今,塞罕坝正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预计到2030年,林场森林面积将达到12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6%。“艰苦奋斗是塞罕坝几代人的本色,绿色发展是我们的进一步追求。塞罕坝今天一定要把绿色发展这篇文章做好。”陈智卿说。
巧妙造型,一棵树单株售价可翻30倍
生态好了,发展路也宽了。多年来,塞罕坝绿色发展理念也在影响着周边村庄的发展路径。在毗邻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哈里哈村,良好的生态森林也成了当地最大的效益资源。
上世纪70年代,哈里哈村的许多村民到塞罕坝参与植树造林,并将学到的造林技术带回村里,掀起了全村的植树造林热潮。目前,全村有林面积达到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林木保守估值1亿元,每年通过科学间伐获得收入40万元。
这几天,65岁的哈里哈村村民张义正忙活着给松树做造型,看着眼前的苗木在自己手上一点点成型,他干劲十足。“掌握了一门手艺,干这个活还挺轻松的,只要造好一棵树就能产生很大的价值,既有观赏价值,又能卖出高价钱。我做的造型松一棵最高能卖到8000多元!”张义说。
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给松树做造型。
“经过精巧造型后,苗木单株价格可增加30倍以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洋介绍,以油松、樟子松等树种为例,4年生1.5米单株售价15元,10年生5米单株800元,造型松单株售价4000至1万元,再培育3—5年,单株可达到3万—5万元。
截至2021年底,围场苗木产业基地总面积12.2万亩,从事苗木生产的经营主体达1056家,存量苗木6.3亿株,年销售各类苗木9000余万株,产值7亿多元,苗木产业所提供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以上,户均增收达到5000元至1万元。
图片
单株造型松价格可卖上万元。
而今,围场县通过实施“苗木产业价值倍增计划”,正积极培育发展“造型松”产业,开展了“木兰松”园艺景观大赛、作品展示大赛等系列活动和赛事,培养了千名本土造型技能人才,建立了千亩“造型松”基地,全县苗木产业实现从卖树苗到卖园林服务、卖景观、卖创意转变。
【记者】陈薇
【摄影】陈薇
【作者】 陈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