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少年到首席科学家!他毕业于北京名校,成果填补空白、破解世界难题!

在我国兽医事业中,有这样一位视事业如生命,视疫情如军令的人物。他长年驻守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治领域的第一线,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浇灌给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研究成果“填补空白”“解决世界性难题”……一项项硕果蕴含着他投身兽医事业矢志不移的决心。这位将青春年华奉献给我国兽医事业的学者,就是中国农业大学1980级校友田克恭。
图片
田克恭,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他填补了兽医学科无系统介绍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专著的空白;在国际上第一个揭示猪“高热病”发病原因,解决了严重危害国内外养猪业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个世界性难题。他曾获得“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等荣誉称号;于今年入围“中原学者”。
进京求学,立志改变农村现状
田克恭出生在山西的农村,家里靠务农生存,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田克恭从小就深知父母的不易,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0年参加高考后,田克恭被中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录取,成为当时村里唯一的大学生。那时,他就立志要用学到的‍‍知识‍‍改变农村的现状,让老百姓养的家畜少生病,家家户户都有肉吃、都有奶喝。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风景
刚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时,田克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学习领域,曾一度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也没有学习的劲头。但中国农大的老师们敏锐地观察到他的担忧,特意邀请兽医界的前辈为大家做报告。那时刘秀梵院士从美国学成回国,受邀在中国农业大学为兽医系学生做了题为《单克隆抗体技术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刘秀梵所讲的技术非常新颖,深深地感染了田克恭,让他暗下决心——今后要在预防兽医学领域有所建树。
日夜奋战,破解世界性难题
图片
本科毕业后,田克恭继续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预防兽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鸭病研究鼻祖郭玉璞教授。在读研期间,除了理论学习和科研工作外,他还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养殖户的困难处境,也更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
1988年,田克恭以优异成绩研究生毕业,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成为一名负责实验动物研究的军人。期间,田克恭在犬病方面研究突出,并主编了我国首部实验动物病毒学专著《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填补了兽医学科无系统介绍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专著的空白。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风景
凭借突出的研究成绩,田克恭28岁就晋升为副研究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研究员。1995年,他重回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诊断室工作。
2006年春夏之交,猪高热病席卷全国。田克恭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奔赴多个发病猪场进行调查和样品采集。之后,他带领团队来往于全国各地猪场与实验室之间,仅用三周时间就找到了病因——这场猪高热病是由变异的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揭示猪“高热病”发病原因的团队。
图片
除了确定病因,田克恭还带领团队在全球率先研制成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活疫苗和诊断试剂,解决了严重危害国内外养猪业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个世界性难题,为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做出突出贡献,这一疫苗也曾在多国推广应用。
猪高热病病因的确定让田克恭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同时,他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聘任为猪蓝耳病参考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接续创新,迎来科研第二春
2012年,田克恭从北京来到河南洛阳工作,担任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迎来了科研中的“第二春”。
图片
在良好科技创新政策和环境的支持下,田克恭带领团队围绕动物生物制品的研发,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搭建了以基因工程疫苗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平台,研发出多个引领行业发展的重大产品。
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暴发。田克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依托由普莱柯生物牵头的洛阳市重大科技专项“非洲猪瘟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创的非洲猪瘟病毒荧光热对流快速检测试剂盒。
图片
2020年,田克恭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双抗原夹心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为新冠病毒动物感染模型研究、动物溯源检测等提供了技术手段。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研究员,到中国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的资深专家,田克恭一路走来始终坚守着他钟爱的兽医事业。“我的初心就是当一名好兽医。”他说。未来,田克恭将继续践行母校“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带领科研团队专注于兽用疫苗研发,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持续提升关键技术突破能力。
本文来源PaperRSS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文章只为学术新闻信息的传播,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