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结弦的故事,总是有始有终

羽生结弦转为职业选手的“首秀”,即将于下周末播出的公益节目《24小时TV》今日提前公开了他即将表演的节目——《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在这场表演滑中,羽生结弦将以双四周的高难度“正赛配置”完成这个节目。
图片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一个那么美丽,几乎可以和《叙一》一样,成为羽生结弦“最美短节目”的曲目。一个羽生结弦带到过北京冬奥会、留下了美丽与遗憾的节目。
而现在,羽生结弦在开启花滑人生第二幕的“职业首秀”上,又一次选择了它。
图片
曾经的遗憾,即将成为新的起点。
这让我想起2019年时就留存在我草稿箱里的一句话:羽生结弦的故事,总是有始有终。
其实8月27日的亮相,也不过是《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这个节目的第三次亮相而已。2021年12月24日,平安夜,全日锦标赛,“星月交辉”的引旋,第一次亮相。
丰沛华丽、凌厉优雅。
花样滑冰之美,在羽生结弦的《引子与回旋》这个节目中可以说是尽数体现。音符仿佛从他的脚下自然流淌,在冰面上谱写出一曲绚丽的舞曲。
图片
因为天赋过人而倍感孤独的音乐才子圣桑,当时为另一位初露头角的小提琴演奏家萨拉萨蒂所写的这首《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经过钢琴家清冢信也的重新编排与钢琴演绎,热烈与灼烈之外,又多了几分宁静与忧伤。
亦如羽生结弦想要表达的花滑情绪。参加2021全日锦标赛之前的羽生结弦,历经了2个月的伤病期、因疫情而格外漫长的8个月的休赛季,没有参加任何比赛,空降全日。可是一回归,他就带来了完美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图片
再亮相时,就是2个月后的北京冬奥。那个让所有人至今“意难平”的“冰上黑洞”,让多少人至今都不忍再回看一遍当时的比赛视频?
图片
但其实,抛开那个因冰洞不幸跳空的4S,你可以从这套节目中看到更多的进步。哪怕那只是它的第二次出现。
图片
比如这个4T3T连跳,从全日时的普通版,进化成了3T举手版。
图片
还比如这个进入得极其突然,滑出则直接接了捻转接蹲转的后半3A,仔细看他落冰时的手~
图片
为了配合音乐,改成了单手打开的姿态。要知道,别人的3A落冰,还要勉力维持平衡,而他则已经可以“随意”单手打开,就为了节目好看。
图片
不仅如此,更有技术粉注意到,出现在北京冬奥会上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整套节目压步从6个压缩到了5个。
图片
如此种种。尽管只是一个2分半的短节目,但看得出,羽生结弦是要把它打造成一个精品的,这才如此精致地雕琢着每一个音符对应的每一个动作。
图片
正如当时的解说所评价的,这套《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满满都是衔接,满满都是转体。然后以更多的步法进入3A,令人难以置信的步法和控制,联合旋转,引人注目的编舞,他的音乐性、节目编排与感性,仍是这项运动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图片
话至于此,你也许会说,别说了,越说不是越是“意难平”么?这么好的一套节目,如果没有那个洞,短节目就会创纪录……也许就不会有第二天的公开训练受伤,也许自由滑的4A就能落冰更稳,也许……是的,我知道,虽说世事没有“如果”二字,但谁不希望拼命努力的孩子能够得偿所报,而不是抱憾离开。
那个洞,这个没有能够完美呈现的“引旋”,就那样成了多少人的心结、心魔,就这样从2月一直折磨人到他转身向职业的7月,始终难解!
可是最终解开心结的,还是羽生结弦自己。
正如无数次,真正治愈冰迷们的,是羽生结弦的花样滑冰,这一次,拉着大家一起往前跑,一起离开那个冰面黑洞的,还是羽生结弦自己。
图片
就好像他还在北京冬奥时最后做的,在GALA表演滑前的短暂几个训练日,拖着伤脚,执拗地、微笑着,在首体的副冰场上,带着又骄傲又任性的神色,一个个地滑过自己曾经滑过的节目。一个个地补足自己花滑人生中留下的遗憾。
图片
我不知道羽生结弦自己是否在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关于未来的决定?或者说一些想法已经在那一刻萌芽。后续种种,总是有迹可循,关于人生的遗憾,是让它就此成为永远的遗憾?还是用更勇敢的方式去直面,让遗憾能以另一种方式达成圆满?
我想羽生结弦选择了后一种。
图片
深夜仙台的无人冰场上,圣桑的音乐响起,热烈又忧伤,宁静却炙热。那是音乐家对音乐的热爱,也是羽生结弦对花滑的热爱。这份爱,带着他、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奔赴山海,共向美好。
羽生结弦告诉我们,故事的始终,也许并不在当下的时刻,而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悄然生长、默默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