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乡野中的桃源秘境

当人们希望摆脱都市的禁锢,便会对山林乡野空间生出原生的向往,而那些悄然坐落其中的栖居之所,就是旅途终点的桃源秘境。
图片
建筑师孟凡浩近些年,投入颇多心血致力于乡村激活的创作实践,除了表达建筑和乡野空间本身独特的场域美感,更希望向前一步去探索建筑本体之外,建筑与乡野与人群三者之间,丰富且焕然的多维价值。而其中有三个作品,正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这样的探索。
人在屋内,屋在山里
海华樾溪里
图片
刚刚动工的海华浦江樾溪里酒店,是孟凡浩携手国牌海华酒店打造的高端度假酒 店。作为高端度假酒店,除了优越的山野自然环境,在选址上更需要独特的自然景观。樾溪里的选址可谓得天独厚,秀美的茜溪从中流过,孟凡浩于是就此为整个度假酒店的空间设计核心,以此为线,将南北岸分作年轻化的“青峦居”与Villa式的“清澜湾”,一水相隔,南北对望,山野风光尽收眼底。
图片
当然,优越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意味着这里有属于设计师在空间创作上的独特挑战。坐 落于南岸的青峦居用地夹于山坳,“划地的时候就是一个小方块,如果只在其中建造,建筑就 会非常突兀,和周围环境毫无关系。”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孟凡浩依据山势,将建筑延展于用地空间之上,层叠错落地将青峦居客房Z字排开,于是青峦居的52间客房如同从山坳间自然生长,每间都有独特景观和光照,而非生硬嵌入,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彼此融合呼应。
对岸的清澜湾,所处环境的山腰有一截断崖,和建筑平地有一个空间错落的巨大落 差,很难整体构建完整建筑群,孟凡浩却将此变为清澜湾的独特亮点,围绕断崖构建四间房 子 ,远处看 ,它们就像“漂浮”在崖顶 ,又将观光电梯藏在崖下的山洞之中,当人们步入其中,如同步入舞台下的升降机,当它升到崖顶,门开的一瞬间,整个世界豁然敞亮,清风岚雾扑面而来。
图片
整个酒店的 check in的入口,是由当地旧村落遗留的祠堂改建而成。当住客抵达,由充满历史人文感的祠堂处进入check in,然后去对应的南北岸的客房,不论入住了哪边,都能观赏到对岸建筑群和山野风景,于是人在屋内,屋在山里,山在景中,景在对岸的眼睛里。这是孟凡浩这次在樾溪里酒店当中希望探索的一种新的创作表达:“我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不仅是简单来住一个山里的酒店,而是在这里感受更多有丰富层次的体验。置身其中,人与时间,时间与建筑、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山野空间紧密连接呼应。这样,你来到山野,你也 是山野的一部分。”
毛石房子里,云与水的梦
九女峰故乡的云
图片
如果说浦江樾溪里,在探索的是一种人、建筑、原生山野的自然融合,那么在九女峰东西门村的“故乡的云”山奢酒店,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当代山野与过去山野的时间对话。故乡的云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几乎是一个改建项目,所有客房和公共空间都是在旧址上改建的新屋。也因此这个酒店的每一个房间的大小、内部格局,建筑细节都独一无二。
图片
相传原村落立村于康熙年间,有百年历史,近代村民逐渐迁出,古村逐渐荒芜。旧址上矗立于此的是数十堵毛石墙、几个破败的杂物房,和分布在山坡陡地的破败农舍。在最初设计时,是“推倒重来”还是“保留改建”的设计方向一度相持不下,可孟凡浩十分看重这份漫长时光造就的质朴美感,更珍视它的不可复制,力排众议将它们改建焕新。那些原始场地的毛石焕活为客房和公共空间的主墙体,并最大程度保留了屋舍原有的建筑肌理、和周围山体空间的关系。
图片
“这些破败的屋舍就是过去这里生活的人们,不断和本地山野通过多年和山体彼此适应和对话的结果。保留它们,就是留下这个村落人们过去生活的痕迹。”孟凡浩沉浸于通过建筑复刻过去山野的时光。与山脚下故乡的云呼应的是山顶上的九女峰书房,在空中看仿如一团白云落在山间绿树间,山脚下充满古朴原始质感的酒店客房,和山顶上如梦似幻的超现实建筑,彼此遥遥相望,形成一种历史与未来的碰撞。而连接他们的,是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住客的“现在”。
回到“山野里的家”
贵州龙塘山房
图片
龙塘山房民宿酒店里藏着的山野生活,是一种别致的“生动”。龙塘村位于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这里有丰富、历史悠久的苗寨文化。这里的人们也依然沿袭着古朴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个项目是一个扶贫项目。也因此与普通的酒店建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孟凡浩的使命是通过建筑的设计,提高原有村民的生活品质,理通苗寨的聚落脉络和文化脉络,为藏于此处拥有无限美好山野风光的贫困村落引入外来的人群,注入活力,带动村落旅游及文创营收的自我造血能力。
图片
孟凡浩带着团队深入古村落,对原有的特色苗寨吊脚楼进行改建,以和村民们自发改建相近的造价成本,改建了2户村民的自有房,以此为范本,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的自发改建,使整个村落建筑在保留了原有吊脚楼风貌的同时,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旅游线的带动和长久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新建的民宿屋舍则处在和村落有一定距离的山脊上,这样既不打破原有村落村民的生活生态,又将吊脚楼的元素融于最前沿的建筑设计之中。
图片
当住客入住山脊的酒店时,可看向山脚的风貌古朴但鲜活的村落,也能随时进入其中体验最原生态不被破坏的苗寨文化。投入运营至今两年,村落的焕活与自我造血效果远远超出预期。龙塘山房也因其独特的苗寨山野风光和人文氛围的亲密融合,响彻全国。孟凡浩对此颇为感慨“:我们的设计是其中一部分,运营方后续的精心运营非常超出预期,他们深入到村民当中花大量时间精力获得村民的支持,现在你去那里,很多酒店的工作人员都是本地村民。他们非常热爱和珍惜这个酒店,把这里当做他们村自己家那样来爱 护,那来入住的人它体验到的服务和人文的氛围是其他普通旅游景点无可比拟的。”这份生动而珍贵的体验,令每一个到此的人都融入其中,仿佛回到那个记忆深处“山野里的家 ”。
图片
对于您的这些在山野空间的建筑作品,你希望它能传达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我更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去这些酒店,不止是物理性能和乡野环境的享受,更能感受到和当地的原住民,包括酒店的一系列的这种 在地文化挖掘和体验活动的安排,可以在精神层面上提供营养和养分的。
那对于这一系列作品,您觉得您最满意或者比较自豪的的部分是哪里?
这个问题可以延续上个问题展开。实际上一个酒店作品最终的呈现,除了设计师团队的努力,还有业主、以及运营方等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文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它跟酒店的价格并没有直接关系,真的是需要很多细节方面的用心才能做到。
有什么是在建造酒店的时候或者之后发生的印象深刻的趣事吗?
设计师本人想去自己设计建造的酒店可是订不到房间,这个算吗 ?( 笑 )
编辑—卡卡
采访、撰文—葵菜
图片—line+ Studi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