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闲置电站、开发新反应堆,日本要重振核电

记者 | 刘子象
编辑 |
1
福岛核事故十余年后,日本的核电政策面临重大扭转。
本周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一场能源政策会议上表示,乌克兰局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因此日本需要牢记“潜在的危机情景”,应该考虑建造下一代核反应堆,同时政府也将讨论重启更多核电站,以及在安全情况下延长反应堆的使用寿命。他指示手下官员在今年年底前要拿出一套具体的框架和措施。
日本正在进入核能战略的新阶段。上个月,岸田政府就表示希望及时重启更多核反应堆,以避免今年冬季出现电力短缺。周三的最新表态更加明确了核能政策的转变。岸田政府的目标是确保中长期电力供应,计划从2023年夏季开始重启多达17座核电站。岸田认为,这将解决日本面临的电力短缺和脱碳延迟等结构性挑战。
自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熔毁灾难以来,日本33座核电站中的大部分一直处于闲置状态。11年后的今天,10个核电站已得到重启。据日本核安全研究所的数据,截至8月22日,其中7个正常运转,3个因维修而暂时下线。另有7个电站原则上已获得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的批准,正等待上线。
对于岸田的最新表态,东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Jun Arima评价称,这是日本能源政策“正常化”的第一步。他认为日本需要核电,原因在于日本电网没有与邻国相连,也无法提高国内化石燃料的产量。
在福岛核灾难发生之前,核能贡献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发电量,日本政府曾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核电贡献率提高到50%。但到2021年,核电比例下降到7.2%。
搁置大部分核电后,日本转向天然气发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之一。日本天然气主要依赖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的供应。2021年,澳大利亚贡献了日本约36%的液化天然气进口,美国提供了近10%,俄罗斯提供了约9%。
图片
随着人口减少,近年来日本的能源发电消费呈下降态势。
日本频发重启核电言论的一个重要刺激源是俄乌冲突。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减少,近年来日本的电力需求普遍下降,这减少了其对新的发电来源的需求。然而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价格飙升至创纪录水平,同时竞争加剧,日本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面临巨大的成本和供应压力。
另外,日本还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西方阵营,正推动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这些因素都刺激了日本政府内的“核电派”重启搁置电站,以及新建电站的努力。
另外,日本也面对实现脱碳目标的压力。这个东亚经济大国已经制定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今年7月份,岸田政府专门成立“绿色转型”小组,核能被列为实现转型计划、停止化石燃料依赖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该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岸田就表示,打算今年年底前重启至少9个反应堆,将核电比例提高到10%,以便快速减少碳排放。
不过,许多专家认为,即使岸田政府扭转政策、大力推动新电站的建设和旧电站的重启预计也不会一帆风顺。
一个重大挑战来自民间。致命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熔毁事件,被认为是仅次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严重核灾难。民众对核电站安全性的担忧仍然没有消除,任何重启计划对日本民众来说都是敏感话题。
福岛核电站的运营商,即现在的东京电力控股公司,多年来一直试图在距离东京较近的新泻县的一个工厂重启两个反应堆。虽然反应堆已经通过了安全检查,但却屡屡遭遇阻挠,至今仍然没有重新开放的具体日期。
不过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引发担忧,日本民众对核电的态度有所松动。
另一个挑战来自政治层面。在7月份的上议院选举中,大多数在野党,以及执政联盟的公明党都呼吁日本要建设成不依赖核能的社会。公明党政调会长竹内让在周三的记者会上表示,“从没考虑过转变方针”。
能源安全咨询公司Mathyos Advisory驻东京的能源顾问Tom O'Sullivan表示,任何重启都需要得到当地主官的批准,这可能“具有政治挑战性”。不过他同时指出,俄乌冲突之后,现在日本国内已经有了一个不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