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沾边935》时光老人

静笃君按: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喜剧》从这里开始。(但丁语)
意大利民族最伟大的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位诗人。《神曲》(Divina Commedia)是但丁在被流放期间所作长诗。诗中,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领之下开始了一次灵魂救赎之旅。在维吉尔的带领之下,但丁首先进入地狱游历。
图片
▲《地狱第七层第三环——惩罚对上帝和自然不敬者的火雨沙漠》(1857)
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雷 作
私人收藏
但丁和维吉尔下到地狱第七层第三环的火雨沙漠,在这里受苦刑的是那些生前对天神和大自然不敬畏的人。在告别了“七雄攻忒拜”英雄之一的渎神者卡帕牛斯之后,维吉尔开始向但丁讲述地狱之河源,故事要从克里特仙岛开始。
图片
▲克里特岛伊达仙山
图片
▲克里特岛伊达山巅
图片
▲克里特岛伊达山宙斯仙洞
很久以前,大海中央有一座仙岛,名叫克里特。岛上世人纯良,那里有一座仙山,名唤伊达(Ida),山有灵泉,草木向荣。神王朱庇特(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的母亲瑞阿选定伊达山作为儿子的藏身之所,只因其夫农神萨图努斯听信预言,说他会被儿子推翻,因此他要吃掉自己的每个儿子。于是瑞阿在生下朱庇特之后便把他带到克里特岛,藏进伊达山仙洞中。每当儿子哭闹,瑞阿就命令祭司们用各种乐器发出喧天声响,这样小朱庇特就幸存了下来,最终长成了众神之王。
图片
▲克里特岛伊达山宙斯仙洞内部
1982年,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的伊达山洞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图片
▲《伊达山众仙护佑小朱庇特》(17世纪)
佛拉芒画家范·迪彭贝克 作
护佑了朱庇特的伊达仙山中还屹立着一座老人巨像,他背对埃及,眼望罗马,头颅纯金,双臂和胸膛都是纯银打造,胸部以下是青铜,双腿直到左脚是纯铁,只有右脚是陶土的。巨像矗立在山上,身体主要是靠这只陶土右脚支撑。除了黄金头颅,他浑身上下每一部分都有裂缝,从缝里流出眼泪,泪水汇合在一起穿透了脚下的岩石。老人的泪水一直流入地狱深渊,从一层悬崖落到另一层悬崖,最终汇成了冥河阿刻隆,一直流到不能再往下流淌的地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地狱湖泊与斯提克斯沼泽
图片
▲水彩画《克里特仙岛上的老人巨像》(1824-1827)
英国浪漫主义版画家威廉·布莱克 作
现藏于墨尔本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
但丁对于这座老人巨像的描写显然受到《圣经·但以理书》第二章有关尼布甲尼撒大王之梦的影响。书中记载,尼布甲尼撒大王“梦见一个大像,这像甚高,极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状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图片
▲《克里特仙岛上的老人巨像》
但丁用克里特仙岛上的这座时光老人巨像来象征人类的历史,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人类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铁做的左脚代表帝国权力,泥捏的右脚是堕落教会的象征。老人背后是古埃及,代表古代文明中心;而老人面对的则是但丁时代的世俗世界和教会的中心——罗马。黄金头颅没有裂缝,因为人类在那时还处于原罪之前。原罪之后,人的各种罪孽纷至沓来以致人像崩裂,追悔莫及的泪水最终汇成了地狱之河。
图片
▲钢笔画《克里特仙岛上的老人巨像》(2016)
罗伯特·布林克霍夫 作
私人收藏
此外,还有一种从希腊哲学角度对巨像的解释,称这座巨像是一位“哲学老人”,他代表人类灵魂的堕落。黄金头颅象征着自由意志,身体其他部分则因罪恶而堕落成银、铜、铁、陶土,而眼泪则是启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