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皮划艇之热和活在鄙视链顶端的人|路灯

图片
先注意到这家水上饭店的是刘小玮儿子,他的小艇和父母的大艇保持了5到10米的距离。三个人从青浦区金泽镇出发,此时已划行约一小时。华灯初上,饭店主人在门口双手叉腰闲闲而立。
“你们这里划船倒还方便!”刘小玮隔着点距离提高声量和他打招呼。“是啊,我平时也喜欢划划船。怎么样,进来吃点啊?”等他们靠近,老板眼明手快地迎上去帮忙将缆绳系好,把大人小孩搀上了岸。入内坐定,边吃边聊,店老板又推荐了几个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冷门水域。饭毕,一家人心满意足登艇,划行而去。
对于今夏每个周末都在露营中度过的外企白领刘小玮和他家人而言,皮划艇作为露营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一大乐趣就在于这样的随兴而至,尽兴而归,仿佛是把近年来流行的慢综艺场景搬到了现实生活中。
但要实现这种返璞归真通常需要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以刘小玮为例,他今夏刚入手两只充气皮划艇,一大一小,价位都在4000元到6000元不等。这种入门级充气艇可以满足普通爱好者需求,而专业级的皮划艇售价则常在万元以上。
手头并不宽裕但也想体验一把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人们,往往被各类平台博主推荐的打卡地吸引。今夏爆火的青浦区岑卜村号称“皮划艇之村”,提供皮划艇入门级体验服务,但当一众时髦男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INS风大片的同时,其实已自动进入了上海皮划艇鄙视链的底端。
对于某一类人群而言,皮划艇已不仅仅是周末和假期的消遣——他们甚至因此搬到那些水系发达的乡村,成为以皮划艇为生的“新村民”,这类人被称为活在皮划艇鄙视链顶端的人。
我们的另一名受访者R2(化名)就是这类人群的代表,他多年前辞去在广告业的高薪工作,在岑卜村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皮划艇俱乐部。在他和皮划艇打交道的数千个日日夜夜里,发展出了水上生活特有的美学和哲学观点,以及在陆地上的人们很少体会过的、对于彼岸的憧憬和执念……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皮划艇之热,也许终归还是在讨论当下都市人群所选择的不同生活方式。
在艇上有种对生活的掌控感,
哪怕是短暂的,哪怕只是错觉
同样是吃一碗泡面,你在家里餐桌前吃和在艇上看着落日沐浴在余晖里吃,那感觉无疑是不一样的。——刘小玮
刘小玮十多年前开始玩皮划艇的时候,国内的圈子还很闭塞。想入手一条艇需多方打听资源,而且只有硬艇。他当时入的一只二手艇是来自瑞典的品牌point 65°n,陪伴了自己多年。
“所谓的硬艇就是不能折叠的,不像现在的充气艇都能折叠。小的2公斤,大的5公斤,更方便携带,平时就放在背包里。”以他最近入手的一只MRS的R2大梭鱼为例,重量仅5.1公斤。充气后展开长度为3.5米,最大承重却能达到230公斤,也就是说,足够容下普通身形的三口之家。他又另买一艘小艇,是给儿子专用的。小孩渐渐长大,需要更多个人空间了。
他们都接受过专业的皮划艇技能培训,儿子刘沐阳8岁,但也已通过了考核。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皮划艇倾覆后发生倒扣的情况下如何脱身,只有在顺利完成逃生的前提下,学员们方能获得证书。
图片
今夏皮划艇在上海尤其火,刘小玮明显感觉到,在一些非经营性质的水域里也经常能看到十几只皮划艇同时出没。“玩的人状态都不一样的,有的人不和别人啰嗦,带着心率表闷头划,这种是专业的。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在艇上就是吃饭睡觉打豆豆。”
但不争分夺秒的感觉是很好的,刘小玮形容,周遭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时间在水上的流逝好像比在陆地上缓慢,只有河水在身下流淌,提醒你这个世界还在运动。
图片
皮划艇体型通常比较窄小,相对于在普通的轮船上,人在皮划艇里更易产生一种与水的亲近感。不思不动,随波逐流也可以;但最终总会有个去处,这是由自己手中的一把浆决定的。这种时候,好像对于生命和生活终于有了一种掌控感,一种在陆地上遵循着朝九晚五的规则而奔忙时所缺失的掌控感。哪怕是短暂的,甚或只是一种错觉。
“疫情期间也许来不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至少现在可以做到想下水的时候就下水。一路划一路欣赏风景,想停下来就停下来。看到卖椰汁的小店面,划过去招呼一声,阿姨会帮你送到岸边来;也可以随时在手机上下单,等到了定位的地方,外卖小哥已经拿着东西等着了。”
真的是一种遥远又切近的感觉。好像回到了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的年代,在乌篷船里向岸边挑“炙糕担”的递一串铜钱买些喜欢的江南糕点吃。但定眼看看外卖小哥们蓝的、黄的工作服,听到他们手机里的新订单提示音,简直不能更现代了。江南水乡经常给人这种时空交错感
他们也尝试过另一种方式,在出发前提前将食物饮料准备好。买了披萨、羊肉串和奶茶,在大艇的后面搭个小桌子,把吃的喝的一一摆上桌,一路划一路吃。“你要享受慢生活就来玩皮划艇,想快也快不起来。别的不说,下水前把它充满气连同往上面搬运物资就差不多要半个小时。”
图片
上个月《北京日报》报道过一桩新闻: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尝试用皮划艇进行通勤。他家住东直门,公司在安定门,地铁仅隔一站路,耗时不过几分钟。但使用皮划艇,全称耗时近50分钟,其中入水前充气和使用后整理装备耗去了大部分时间,但有人正是看中这种仪式感。
事实上,在水陆空皆发达的当下,人力划行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仪式感。“同样是吃一碗泡面,你在家里餐桌前面吃和在艇上看着落日沐浴在余晖里吃,那感觉无疑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名十几年前就接触皮划艇的城市中产,刘小玮无疑站在魔都皮划艇鄙视链的上端,但对他而言,这终究只能作为一项假日的消遣
辞去光鲜亮丽的白领工作,
他从都市搬到农村
我从广告行业辞了职,以前是个光鲜亮丽的白领,现在变成了一个体力工作者,搬船、洗船……都是体力活,和农民没区别的。——R2
人力船不再具备生活功能,
但它仍然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6月1日,上海全域解除静态管理的第一天。R2大清早从自己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的咖啡馆门口下水,一路划行至淀山湖码头。
这一程好几公里,全然不见人影船影,只闻水流声和鸟鸣声,不知多少只鸟聚在一起,嗓门之大、穿透力之强简直让他震惊。“这就是大自然强大的自愈能力,这地方至少两、三个月没人来过了。一派祥和,鸟语花香。”R2感叹,“真的太治愈了!”
图片
一天中有两个时段最适合划艇,他传授心得,要么日出的时候、要么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里,‘亚马逊’的生意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感觉自己就像承包了整片水域,天人合一。”
R2口中的“亚马逊”,就是岑卜村中在网络上被博主们称为“魔都亚马逊”的一段河道。这里如今已然成为了“皮划艇村”,大小皮划艇俱乐部众多,多提供体验式服务,单人一个半小时的费用在150元到200元之间。
最早的时候,R2就是在岑卜村组建了自己的皮划艇俱乐部,距今至少有8年了。虽然岑卜村今夏才开始在网络走红,但在过去几年实际已因为皮划艇生意变得热闹。
这种体验式的皮划艇项目划行线路较短,多为500米或1公里,船只间相距近,不适合有一定经验的皮划艇爱好者。
“皮划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项小众运动,这里一开始很好,偏僻、安静、无人干扰,适合我们进行5公里划和10公里划这样的日常划行。”R2已在4年前离开了岑卜村,搬去隔壁一个暂时还没有被盯上的村子继续做俱乐部,“我的宗旨就是避开人,这项运动本来就不适合人多。”
图片
他告诉我们,自己的俱乐部是会籍制。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特定的自豪,“我是有门槛的,要过来跟我们划船,至少自己得是一条船的船东。你可以把船存在我这边,然后和我们一起划船去旅行、探险。我一般不会服务皮划艇‘小白’,因为对我来说没有意义,也不差这点钱。”
江南地区水系发达,不同的省市之间的水路都可以互通。“除了周庄,基本所有的水乡和古镇都能划进去。比如太湖、东山等,我们都去过。”
图片
最远的一次划行经历,是用了半天时间划行50多公里,到了苏州。
从上海出发去苏州,高铁不过20分钟出头。R2有理由认为皮划艇只具有运动休闲功能,性质更偏向于一种景观运动,挑战自我之余欣赏一下沿河风光。但他强调,虽然包括皮划艇在内的大多数人力船只都不再具备日常的生活功能,也就是说人们不再依靠它们解决生活所需,但它们仍然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头脑一热,从爱好者变成创业者
而这正是R2向往的生活方式。
“我以前是做广告的,城里的生活都半斤八两,我的压力不比别人更多,也不比别人更少。所以促使我来农村生活的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情结。我出生在松江,如今也是4字头的人了,到了这个年纪,感觉人生开始往回走,开始怀旧了。水上生活是我的一个情结,在市区的时候,总会想起小时候住在水边、开门见河的生活。”
在R2看来,自己作为一个上海近水郊区的人,往大里说,作为一个江南水乡的人,就应该过今天这种生活。“这是身体里的一种基因、一种身份的标识。空了就划划船,让生活变慢一点,这是我的初心。”
图片
起初,他只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艇。当他大约8年前在网上发帖后,立刻有近20人报名响应。“如果给这些人画幅群像是很有意思的,你会发现他们身上巨大的相似性:这是一群都上了点岁数的、从事艺术领域、对于美学又有极致追求的大老爷们。”
他们后来决定把皮划艇俱乐部当一门生意,注册一家公司,认真经营下去。“我当时头脑一热,说那自己就做个合伙人吧。把爱好变成事业,逼自己往前走了一步,然后就回不去了,其实就是经历了一次创业。”
R2曾经分享过一条短视频:傍晚时分,自己在结束划行后归来。坐在咖啡馆前的临水平台上晃荡两条腿听知了叫唤,面对一望无际的河水发阵呆。落日余晖将眼前这片天地晕成一片浅紫,狗子在身后朝自己扑来……
图片
这是水乡的生活,但并不是水乡生活的全貌。“到了某个时候发现,自己必须在市区和农村的生活中做一个抉择。到底以哪块为重心?我选择了农村。我从广告行业辞了职,以前是个光鲜亮丽的白领,现在变成了一个体力工作者,搬船、洗船,都是体力活,和农民没区别的。”
对于水乡的朦胧憧憬变成现实的生活,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水乡也需要工作。“公司已经进入正轨,我每天要去自己的公司上班。”他工作的主要范畴是代理很多皮划艇国际品牌,维系客户以及做一些专业培训和体验活动、派对等。”
图片
上海的皮划艇潜在市场无疑非常庞大,但现在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从最初设计搭建一个船库,到洗船、维修保养。”有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一条船幢了一个小破洞,你还得把它从上海运到杭州维修,运费的成本是巨大的。”
一句忠告:一定要懂得跟大自然认怂
自从成为村民,他的生活已不可避免与都市生活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裂缝。“认真说起来恐怕一天一夜都说不完,但也能用一句话简单表达——我过上了江南水乡人民千百年里传承的生活。”
最直接的证明,是市区的家如今反倒成为宾馆,偶尔落落脚,还充满各种不适。身处其中,让他感觉拘束以及被禁锢。当他说自己“回不去”的时候,不仅单指创业这件事,他指的是全方位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如今既难回归都市生活,也回不到一去不复返的真正的水乡生活。不是说R2对眼下这种状态感到尴尬或不满,但这是他和所有那些像他一样的“新村民”所直面的现实。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觉得水乡一旦通了路,真正意义上的水乡就消亡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所有的水乡都在卖猪蹄、粽子和毛豆了,空间的阻隔被打破了,世界也就大同了。”
但水乡生活的某种核心还保留着,生活的节奏依然不疾不徐,并且乡民们对于自然仍旧怀着最原始的敬畏。他经常忠告那些皮划艇的爱好者,“你一定要懂得跟大自然认怂。”
这话可以用在划艇的时候,“觉得划艇很不顺,需要花大力气去保持平衡的时候,一定选择小河道,这就能阻隔掉很大的风”;也可以用在更宽泛的日常生活中,“明白了自然才是最大的主宰,就会懂得随遇而安,不争不抢。但也不是就此躺平,我来乡村不是为了避世,而是要比城市过得更好,我还是有这份俗世的欲望在。”
图片
水上生活需随遇而安,但并不是随波逐流。“我划皮划艇是要有规划和方向的,不是躺着漂到哪里算哪里。”所有的水道指向一个终点,即他所要到达的彼岸。过惯了水上生活的人对于彼岸都有一种执念,
“彼岸是一个地理性的指向,它和你立于的此岸之间隔着河;它也是一个心理性的指向,是你想到达的未知之地,但不是那么顺利就能到达的。这种心理包含一层主观性的、浪漫主义的东西。虽然不知道彼岸有什么,但总想去渡,因为彼岸意味着希望,所以坚信它比此岸要好。”
也可能彼岸什么都没有,但总要想办法先过去,过去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