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林场:年年都有新变化 发展势头步步高

距龙江森工集团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局址119公里的海源林场,是离局址最远的一个林场,因为路途远,人口稀少,所以在2022年5月前这里不通客车。
日前,经过近2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24户、46人,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小林场。
图片
俯瞰海源林场
安静、整洁、舒适是记者对这个小林场的第一印象,林场内两条街道不宽不长,道路两侧花团锦簇,绿树成行。虽然多年不通车,但海源林场的老百姓却从来没因为物资匮乏而苦恼过,不论大事小情,林场都会有人帮忙。
正在自家门前忙活着的宋炳兰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说起前几年不通客车的事,宋大姐说:“虽然不通车,但有急事时林场还是能帮我们解决的。尤其过年的时候,林场会出车给我们办年货,特别方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不仅通车晚,就连路灯也是全局最后一个安装的。“自从安上了路灯,职工群众出行更方便、更安全了。即使冬季留在林场的住户只有几家,到了傍晚依日是灯火通明,我们晚上遛弯时特别亮堂。”海源林场居民蔡凤霞说。
图片
路灯照亮老百姓的心
璀璨的路灯照亮的不仅是路,更照亮了老百姓的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上。家住西街的刘景兰,由于老伴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孩子又不在身边,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林场都有人帮忙。每每提到这些,刘景兰都十分激动地说:“老伴去看病,林场出车送到局址医院。而且我家有啥活他们都来帮着干,感谢林场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林场的东街走到西街,每一条巷道都十分干净整洁,两侧的路肩草更是清理得干干净净。“每条巷道的路肩草我们都定期清理,垃圾月月清理。春季机关干部义务献工绿化,场区绿化已经全覆盖,无死角。”海源林场营林技术员韩庆祥介绍说。
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海源林场实现了年年都有新变化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职工用双手,辛勤地建设着家园。“人少,就一人身兼多职,资金有限,就节约挖潜……”已经在林场工作27年的范立新谈起林场的变化时很有感触,“我们就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居民服好务。”
图片
干净整洁的道路
海源林场地处高寒山区,海拔较高,无霜期仅有80多天,制约了多种经营和林下经济的发展,林场结合实际,鼓励职工采集薇菜,种植高山红景天,发展养蜂业,增加职工收入。海源林场职工王秀林告诉记者,夏季老百姓主要采薇菜,一般都能采40至50斤,多的能采80至90多斤,能挣7000至8000元。
“海源林场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在我们施业区内。下一步,我们将引导职工向旅游服务业发展,同时带动餐饮、民宿等服务行业,让百姓富起来。争取一年一个新亮点,一年一个新变化,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海源林场场长孙振翼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图片
采摘微菜
心系群众解民忧,踏实肯干践初心。2013年年末新班子组建;2014年修建休闲广场;2015年主街道两侧安装路灯;2016年安装监控;2017年居民区巷道绿化;2018年设公共绿地,投放建设器材;2020年为居民区夹彩钢板仗……老百姓脸上幸福的笑容,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虽少、场虽小,但海源林场却用实际行动让这里发生了大变化。
海源林场党支部书记张冬冬表示:“未来,我们将按照龙江森工集团2022年工作会议暨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的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执行‘28字’建企方针,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做到班子团结有力、队伍管理有序、纪律作风严谨,更好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将‘能力做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王新丹 孙庭义 记者 马一梅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