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天府旌城三年成长记

若不是一纸蓝图,成都都市圈就会缺失一个动力源,富庶的天府之国也会少一城。
也正是这一纸蓝图,成都北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质的要素迅速聚集,仅仅三年时间,一座重新定义的新兴城市正拔地而起。
这里就是德阳天府旌城。
图片
▲天府旌城城市设计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公园城市的底色,科技创新的基因,产城融合的活力,这一切在新时代交通、人文、低碳等要素的支撑下,迅速发生化学反应,裂变出多种发展模式,成就了一条“因人而兴,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通往未来的发展路径,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样本。
从2019年8月正式挂牌,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完善,产业布局落地有声,城市景观、公园绿地正在加速打造。
天府旌城已经成为新兴产业聚集,人才聚拢的新高地,一些高精尖项目到此落地,德阳的人才开始回流。
━━━━━
蓝图打开
天府旌城位于成都北侧,是德阳市区传统工业区。
经过多年发展,传统工业形态亟待升级,城市发展空间需要拓展,成都都市圈在南部成功打造天府新区后,北部引擎同样需要尽快启动。
图片
▲天府旌城鸟瞰图。受访者供图
建设天府旌城是德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部署,立足德阳发展实际,为建设成都北部重要功能板块,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9年8月30日,天府旌城正式成立,一个新时代的新城构想跃然纸上。
德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天府旌城党工委书记周鸿要求,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围绕天府旌城“公园城市样板区”这一发展定位,遵循“人城景业”融合共生的城市哲学和公园本底、水城共生的城市美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蹄疾步稳推动天府旌城开发建设。
图片
▲天府旌城公园城市展厅。受访者供图
在天府旌城公园城市展厅,沉浸式的场景体验、详实的城市规划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城市设计理念、文化底蕴、建设成就和未来愿景,一座全新的现代都市跃然而出。
按照规划,天府旌城直管区70平方公里,协管区96平方公里,协调区2.7平方公里;建成后蓝绿空间达到70%,建设空间占比3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8平方米;新建多条直达成都的快速道路,加速布局多家公共场馆;在产城融合上,按照“七分城、三分产”总体布局,形成“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区域协调、绿色低碳、智慧科技、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现代理念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座展厅西侧,北天府中央湿地公园正在施工,而石亭江的上方,天府大道北延线正在修建,这条双向8车道,全程无红绿灯,直达成都二环路的快速通道年底就会通车。
天府旌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姜俊介绍道,天府旌城规划编制历时一年多,汇聚国内众多一流院所开展规划设计,对标雄安新区、天府新区,将分区规划、控规、城市设计等同步推进,遵循“产城人”到“人城产”的城市发展新逻辑,力求让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城市未来的蓝图,打造生态型公园城市新区,建设德阳未来新中心。
━━━━━
项目落地
前不久,天府旌城2022年上半年经济总结会议召开。
周鸿出席会议并讲话,姜俊主持会议并就下半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周鸿指出,2022年是天府旌城大开发、大建设之年,也是实现“三年打基础”目标的最后一年,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大家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坚决不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非不分的“东郭先生”、不低不高的“差不多先生”,真正的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切实推动天府旌城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已经启用的天府旌城科创港。受访者供图
天府旌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原则,管委会制定了《德阳天府旌城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推动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根据项目建设时序,推动天府旌城综合医院、长白山路改造工程、白鹤花园棚户区改造等15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建立协调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有序开展总投资159亿元的40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精准对接项目需求,探索建立“局区联动”机制,着力解决“钱”“地”等问题,在征地拆迁的同时盘活土地存量资源。
如果说有序的政府投资是为天府旌城的发展奠定基础,产业的落地则使得这座新城充满生机。
天府旌城科创港占地约73.8亩,作为科技孵化基地,用于在天府旌城落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目前已有德阳红外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电子科技大学—天府旌城联合研究中心等项目落地。据了解,电子科技大学—天府旌城联合研究中心今年1月正式成立,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就开始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集成电路、智慧医疗、空天通信、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布局。目前,已获多项专利申请或授权,获批多项软件著作权,累计已达15项。
图片
▲正在建设中的成都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分院)。受访者供图
图片
▲正在建设中的白鹤花园项目。受访者供图
天府旌城管委会经济合作部负责人介绍,紧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两大产业,瞄准现代服务业、食品医药业,天府旌城精准对接,提高项目落地率,从而提升城市品质。目前,已经建立“链长制”招商工作制度,由主要领导担任“链长”,招商业务部门牵头,实行“一个链长、一个牵头部门”工作模式。仅仅今年1-6月,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21.37亿元,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2.2亿元。同时,投资30亿元的云狐集团德阳数字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特变电工西南5G装备电缆科技产业园、投资8.7亿元的天府旌城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旌城。
一场因发展而起,从蓝图到实施的兴城大业,短短3年时间已经得到极大成长,未来更加可期。
━━━━━
人才归巢
8月的四川德阳骄阳似火。
离开德阳市核心区文庙广场,不到10分钟车程,天府旌城管委会就到了。接待记者的是一名叫杨梦瑶的女孩子和一名叫廖驰的小伙子。招呼,介绍,有条不紊,一气呵成。管委会党群部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名刚入职的员工,是天府旌城从“双一流”高校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近两年来,天府旌城先后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引进选调生30余名。
图片
▲天府大道北延线(长江路-宝成线)改造提升工程。受访者供图
采访也最先从这两名年轻人开始。
杨梦瑶一边开车带记者参观天府旌城,一边介绍,她和廖驰都是德阳本地人,研究生毕业后也曾想出去试试,然而天府旌城抛出的橄榄枝十分诱人。“待遇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前景,觉得守着家门口同样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就留了下来。”杨梦瑶表示,“以前觉得成渝,甚至北上广深才能够实现的,现在德阳也有了这样的机会,而且能够作为一座新城崛起的参与者、奉献者,也是一件幸事。”
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介绍,成立至今,天府旌城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不仅政府机构,天府旌城的平台公司、园区企业也开始了大面积人才招聘。也正是在这场东风的吹拂下,有着北京某知名企业工作经历的张娟,经过几轮竞争成为一家名为“四川费米光电”科技公司的高管。2021年10月,随着这家公司的落地,张娟在家门口过上了大都市高端写字楼里的白领生活。虽然一开始工作千头万绪,在伴随这座新城一同起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总在慢慢克服,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也步入轨道”。而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袁尧在该大学和天府旌城集团公司合资的科技公司里担任副总经理。他已经习惯了成都与德阳之间的穿梭,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正在享受着同城化带来的便捷。
图片
▲已经建成的天府旌城邮票公园。受访者供图
“旌城的崛起给了青年人才机会,而青年人才使得旌城的事业走向成功。”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表示,“为促进公园城市建设,一系列人才奖励措施很快会出台,届时天府旌城的招才引智措施将成为成渝地区人才归巢的一盏明灯。”
天府旌城名片
德阳天府旌城成立于2019年8月,是德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部署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天府旌城规划面积约168.7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70平方公里(含起步区24平方公里),协管区96平方公里,协调区2.7平方公里。直管区北至德天铁路,南至南湖路,西至成德大道,东至宝成铁路,其中:旌阳区天元街道、孝感街道44.73平方公里,广汉市金轮镇、小汉镇共25.27平方公里。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立新城”的总体目标,到2022年,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初具雏形,天府大道北延线等成德同城化主干路网骨架基本建成。到2025年,生态景观基本建成,市规划馆、市博物馆、市科技馆和市民会客厅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基本建成。到2030年,直管区聚集40万常住人口,基本建成生态良好、集约高效、功能完善、活力迸发、产城共融、人城共进的现代化千亿产业新城。
图片
文/白华兵
值班编辑 李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