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国宝有话说,“鼎鼎”邀你来鉴宝(中)

图片
鼎鼎又来啦!
昨天(8月29日),正观新闻客户端推出了“博物院|国宝有话说,‘鼎鼎’邀你来鉴宝”的上篇,很多小伙伴看了之后意犹未尽,留言说,还要看更多“宝贝”。于是鼎鼎就紧锣密鼓、精心准备了第二期!
本期,主要展示的是洛阳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以及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宝”。
好了,来和鼎鼎一起欣赏这新一期的“宝贝”吧。
洛阳博物馆
曹魏白玉杯
图片
本文图源网络,下同
大家好!我是曹魏白玉杯,是出生于曹魏时期的饮酒器,1956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的一座墓葬里。我是圆筒型,直口,深直腹,身高11.5里面,口径5.2厘米,底径4厘米,杯身没有任何花纹雕饰,造型简单,看起来甚至有点平平无奇。
但我可一点都不普通,因为我是用上好的新疆和田玉制成的。听说我所在的墓葬是被盗扰过的,里面好多文物都被盗走了,后来考古专家在墓前室一个角落发现了被泥土包裹的我,洗干净后才发现我这么好看!果然,我这么好看的白玉杯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唐黑釉三彩马
图片
说到唐朝的文化,不免就要说到唐三彩了,我就是典型的唐三彩马俑,我的名字是唐黑釉三彩马。我来自中国古代繁华的唐朝,经济兴盛,文化发达,瓷器技术也非常厉害。我身高73厘米,长84厘米,四足挺立,头颈上昂,眼视前方,你一看就知道我是多么神气十足!
相比其他唐三彩马,我的造型颜色是很独特的。全身黑色,唯马面、鬃、背、尾、蹄为白色,间施酱黄色花斑,马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背垫褐色釉的革带为饰,革带系绿色或棕色的圆形骑马浮雕垂饰15枚,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
东汉石辟邪
图片
终于到我重量级的文物东汉石辟邪啦!说起“重量级”,那可不是我自夸,我高1.90米,长2.97米,宽0.9米,重量足足有8吨多,可不是“重量级文物”吗?我出生于东汉时期,于1992年12月在河南洛阳汉光武帝陵附近被发现。雕刻精美,造型伟岸,昂首挺胸,步履矫健,充满着自信和豪迈。
我看起来像狮子,但其实是古代的神话里的神兽辟邪。《辞海》记载:“辟邪外形特征为似狮而带翼。” 到了汉代,辟邪是居民常用的随葬俑之一。他们相信,在一个墓中只要放上一只辟邪,那么死者也就能平安无事了,我也就成为守护墓葬的象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
杜虎符
图片
大家好,我是杜虎符,是战国晚期秦国的兵符,1978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我是青铜制成,虎形,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势,颈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凹槽。全符由左右两半合成,我只是其中的左半符,身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整体柔中带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现在我只是一件观看欣赏的文物艺术品,但在古代我可是权力的象征。我的符面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相合君王的右符。有了我才能号令兵士,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阙楼仪仗图
图片
大家好,我是阙楼仪仗图,我还有另一个你可能比较熟悉的名字是《懿德太子墓壁图》。我是唐朝懿德太子墓壁画的一部分,绘制于懿德太子墓墓道的东西两壁,共两幅。东壁图高3.04米、宽2.96米,西壁图高3.05米、宽2.98米。于1971年发掘出土。
我的墓主人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武则天的孙子,本来是太子,但在19岁时遭谗言被武则天杖杀。在中宗复位后,将他以太子身份陪葬乾陵。身份如此高贵,当然壁画也十分华丽,壁画中有大量的建筑形象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写实性,我的出土发掘,为后人研究了解唐代建筑,尤其是阙楼建筑艺术提供了第一手形象资料。
西汉皇后之玺
图片
我是皇后之玺,出生于西汉,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我的体型是正方形,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
我的发现其实很有戏剧性,我是被一个13岁的学生偶然发现的。他发现后将我交给了他的父亲,然后带我去西安交给文物专家鉴定。最终我被认为是西汉皇后的玉玺。发现如此偶然,我的价值可不小,专家说我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辽宁博物馆
洛神赋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本)
图片
曹植的《洛神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东晋画家顾恺之还根据这篇文章画了著名的《洛神赋图》。不过我不是《洛神赋》,也不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我这个洛神赋图是南宋高宗时期的摹本。大家可不要嫌弃我,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原本已经亡佚了,仅存数套摹本传世。我就是其中的明末睢阳袁枢藏本,有“庚子袁枢”印。
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出生其实还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当时宋高宗即位,重建南宋政治中心,为了宣示南宋的政治及文化正统地位,便开始推动文化复兴,包括制作大量书画作品,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临摹出来的。不过即使是临摹本,我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采用“图文融合法”,将赋文分为长短不一的段落,并和相关图像形成不同组合,使图画与文字在画面上产上一种动态的互动效果与整体的韵律感。有了赋文引导,使人能了解整则图像相互之间的故事情节和关系。
虢国夫人游春图
大家好,我是虢国夫人游春图,跟《洛神赋图》一样,我也是宋代摹本,原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画的,也已经亡佚了。作为人物场景描写画卷,我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描写了盛唐贵族女子出游的情景,给今天研究盛唐风貌提供了依据。
我主要展示的就是虢国夫人及其眷从出游的场景,什么,你没听过虢国夫人?那杨玉环你总该听过吧。虢国夫人就是杨玉环的姐姐,如此盛大的出游,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因为杨贵妃的缘故真的非常受宠啊。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
图片
还记得上一期的贾湖骨笛吗?跟它一样,我曾侯乙编钟也是一套乐器。我来自东周时期姬姓曾国,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被发掘出土。但是同样作为乐器,我可比贾湖骨笛大多了。我总重2567公斤,长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是考古所见最大、最重、音乐性能最完好的打击类乐器。
我的主人是一个叫“乙”的侯爵,他非常重视乐器,除了我之外,在他的墓里还发现了编磬、琴、瑟、排箫、篪等一系列的乐器。今天我们能够完整再现古代贵族礼乐制度中的钟鸣鼎食以及先秦时期的生活场景,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越王勾践剑
图片
大家好,我是越王勾践剑,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顾名思义我是越王勾践的佩剑。没错,就是卧薪尝胆的那个越王。我出生于春秋晚期的越国,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地区被发现。我身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看起来又精致又“酷”。
我是越王勾践最喜欢的一把剑,不是我自夸,在剑正面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专家认为我是越王众多剑中的“自用”剑。除此之外,我还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在春秋末期,吴越地区铸剑的水平远远超过中原诸国,其中我就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
怎么样,今天的文物有你喜欢的吗?《国家宝藏》里说:“守护文物,守护历史”。我们记住了历史,也希望大家能够不要忘记鼎鼎和承载厚重文化的文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