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荣誉,属于青海的文艺工作者”

编者的话
8月25日,一个好消息在全国文坛不胫而走——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令青海文坛喜不自禁地是,终于有一位青海作家摘得了鲁迅文学奖的桂冠,实现了青海文学界鲁迅文学奖零的突破。他就是青海蒙古族青年作家索南才让。
生活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索南才让既是一位牧民,也是一位作家,是海北的山水与人文滋养了他的文学梦。
索南才让的获奖中篇小说《荒原上》收录在他的同名小说集《荒原上》中,小说生动呈现了草原深处当代牧民们的真实生活,展现了时代高速发展给传统牧民性格、精神内涵以及生活习惯等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构筑起了一个独特的小说世界。
本期“江河源”副刊“特别关注”栏目特推出专版,刊发索南才让的专访、《荒原上》节选以及相关评论文章,敬请关注。
图片
索南才让,蒙古族,青年小说家。1985年生于青海。在《收获》《十月》《花城》《小说月报》《青年作家》等杂志发表作品,作品入选《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选刊及年度选本。历获青海青年文学奖,青海省政府文艺奖,2020年《收获》文学中篇小说排行榜,《钟山》之星文学奖年度佳作奖,《红豆》文学奖,青铜葵花儿童文学奖金葵花奖,华语青年作家奖,青稞文学奖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野色失痕》《哈桑的岛屿》,小说集《荒原上》《巡山队》等。
笔者:首先恭喜您的《荒原上》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获此殊荣您有着怎样的感受?
索南才让:这份荣誉来得突然,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谢谢评委老师们的认可。这是青海省的第一个鲁迅文学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属于整个青海省的荣誉,是属于我们青海全部的文艺工作者的荣誉。
笔者:在您的文学之路上,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索南才让:重要的是坚持,永远保持一往无前的气势。在困境时不妥协,在绝望时不放弃。文学创作是一条磨损人的道路,所以要求作者具备一些能“有效”抵抗这种磨损的能力,并且在这前行中不断加强这个能力。此外,天赋也是不可或缺的,我认为的天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对文字的延伸能力,一个作家,必须要知道写下的一句话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笔者:您的作品《荒原上》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您觉得这部作品的独到之处在哪里?
索南才让:《荒原上》讲述的是六个牧人进山去灭鼠,保护牧场的故事。在大雪封山的一个闭塞环境中,长久的孤寂来临,他们的心境产生了一些变化,又因为对爱情的渴望,他们有人义无反顾的,一夜夜踏上寻找爱情的雪路。而更多的时候,他们经受人性的撕扯,对抗人性之恶……
说到独到之处,我觉得我的作品可能提供了一点有别于传统草原游牧文化的异质色彩和气息,在当下现代社会复杂多元的环境中,我对草原新一代的牧人,做了一种带有复制性质的解读。
我12岁离开学校开始放牧,期间也外出打工挣钱。阅读武侠小说热爱上文学,阅读路遥萌生写作的念头,算起来,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十五年了,一直以来都是以创作小说为主,到目前写有四五部作品。严格考量的话,我的作品并不多,能够经得住考验,并让自己满意的更是少之又少。
笔者:很多人都说,青海是文学创作的富矿区,作为一位本土作家,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在这片富矿区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方向?
索南才让:青海的作家想要挖掘青海这块富矿也很不容易,这块富矿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以及多形态的,所以要求作家必须要有一种本领,那就是善于提炼,善于做出穿透性的解读和书写。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美学价值,所以每一个作家的路都是不同的,挖掘的方向决定了创作的难度。青海的前辈作家们已经做出了特别好的表率,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他们已经给我们引领了道路并总结了经验。这是他们留给我们后辈的财富,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认真学习和吸收,而后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
笔者: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之路上,您有着怎样的规划和想法?
索南才让:目前我正在写长篇小说,写的同样是青海这片大地。我期望能在两年时间里完成初稿,再用同样的时间完成作品。今后,我还是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不过也会去写一些非虚构作品,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想着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作者:王十梅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