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丨“星月相伴 情满中秋”中秋知识线上科普活动

图片
图片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在2022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恩平市文明办联合良西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以“星月相伴 情满中秋”为主题的中秋知识线上科普活动。
图片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恩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恩平市良西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恩平市良西镇文体服务中心
活动主题
星月相伴 情满中秋
活动内容
学习中秋节知识,向广大群众科普有关中秋节的起源、神话传说,以及相关风俗习惯。
在答题前
我们先学习一些
中秋节的知识
图片
一、中秋节起源: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中秋节神话传说:
(1)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2)吴刚折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3)玉兔捣药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三、中秋节传统活动:
(1)祭月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习俗。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3)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相信通过学习中秋节的小知识
大家都认识到不少中秋节的传统知识了吧~
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扫下方二维码
考一考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来源:文明恩平
运营: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