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来】泸定地震,这些瞬间值得铭记!

9月5日12时52分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截至9月11日17时
地震已造成93人遇难,另有25人失联
多支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持续展开救援
抗震救灾中
我们在为遇难同胞感到惋惜和悲痛的同时
也为那些出于本能的爱所动容
被千里驰援的人民子弟兵所感动
生命与时间的赛跑
一刻不停歇
……
紧急集结:救援力量赶赴震中
图片
地震发生后,消防员迅速赶往灾区
在距离磨西镇约2公里处
遇到道路塌方
为了能第一时间赶往震中
面对几乎无法下脚的斜坡
救援人员手脚并用
踩着松动的石块、泥土艰难前行
行经之处不时有土渣掉落
但他们谁也顾不上
只想快点、再快一点
带着搜救犬一起赶往最需要的地方
救援人员到达共和村
发现共和村不具备直升机降落条件
目前只剩一条生命通道——水上索降
在湍急的河水之上
救援人员手脚并用在一根绳子上努力前进
图片
在受灾严重的磨子沟村
因连续下雨
河流上涨桥梁垮塌
消防员抬着伤者踩着木桥跨越激流
湿滑的大树让救援人员很难站稳脚步
脚下是刺骨湍急的激流
大家只能一步一步往前慢慢转移
过了木桥,还有险滩
山上滚落的巨石砸毁了路基
武警官兵和森林消防救援人员一边抬着伤员
一边清理道路艰难前行
图片
在灾情严重的磨西镇青岗坪村
救援人员发现桥梁垮塌无法到达对面
一条河流横亘在救援人员和受困群众之间
雅江大队大队长张国胜带领十人
一边拉着绳索一边小步挪动
通过管道缓缓地向河对岸前进
到了对岸他们现场砍树
制作了一座简易的“生命桥”
图片
展开搜救:不放过一丝希望
特警徒手刨土救出被埋男子
图片
地震发生后
泸定县磨西镇部分路段出现山体滑坡
道路被阻断
磨西镇成为急需救援的“生命孤岛”
甘孜警方第一时间派出
240名特警赶赴救援
图片
9月5日
突击救援小组在海螺沟街面巡逻中
接到群众求助称
有一个40多岁的男子被压在垮塌的房子下面
他们立即赶往现场救援
面对狭窄的通道
挖掘机等救援机具无法到达的情况
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徒手刨土
图片
成功将被困男子解救出来
并送往医院抢救
“汶川哥哥”
图片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6日17时
四川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救援人员
在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搜救过程中
发现了滞留家中的老人和婴儿
并且婴儿头部有轻微受伤
汶川消防员张自立
将搜救出来的孩子紧紧抱在怀中
送往安全地带
图片
▲张自立将婴儿交给泸定县人民医院医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张自立左手臂章上的“汶川”
也吸引了网友的目光
图片
消防员张自立是一名00后
阿坝州茂县人
14年前,汶川
一位解放军叔叔对他说
“不要怕,我们来了”
图片
▲右前方为张自立
这句话给张自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年后,森林消防招聘
他义无反顾报考
图片
▲张自立在火场(中间为张自立)
看到汶川消防员怀抱泸定婴儿
众多网友为之动容
图片
“谢谢你!汶川哥哥”
“这种爱的传承令人动容”
从容:老师们临危不乱
组织学生有序撤离
地震发生后
监控下的老师们在地震瞬间
展现了一幕幕感人场面
他们教科书式疏散学生
他们扔下碗筷奔向孩子
他们一手一个抱起午睡中的孩子冲向操场
……
四川宜宾一所幼儿园内
地震发生时孩子们正在午睡
两名老师瞬间起身
把还在床上的孩子抱起
迅速组织30余名小朋友撤离
图片
老师让孩子们躲到较安全的空间里
直到把最后一个孩子安排妥当
整个过程用时30秒
在四川雅安一所幼儿园
老师们正在开例会
突然手机响起了地震预警
她们不约而同地跑到各自的班里
为赶在地震发生前撤离所有学生
她们一边喊醒午睡的孩子
一边抱着他们往空地跑
“赶紧赶紧,不穿了”
叫不醒的,直接连被子一起抱走
用时1分57秒
127名孩子全部安全撤离
图片
雅安另外一所幼儿园内
老师们同样迅速组织小朋友避险
一名老师不慎摔倒
她立即爬起来,继续转移孩子
在撤离现场
不少老师一手“提着”一个娃
只为更快地将孩子带到安全区域
图片
在甘孜一所中学
地震来临时,老师带学生紧急避险
学生们第一时间躲到课桌下
老师反复强调“保护头”
震动停止后
图片
老师立即喊学生离开教室
引导大家分前后门有序撤离
同时不忘提醒遮挡头部
不到10秒,所有学生撤出教室
老师最后离开
她们用最柔也最韧的力量
守护每一棵幼苗
为每一位逆行奔跑的老师点赞!
转移:搭建起“生命之桥”
9月5日
泸定磨西镇青岗坪村因连续下雨
河流上涨桥梁垮塌
森林消防员自制担架
脚踩木桥抬伤员过河
图片
▲9月5日,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甘孜支队消防员在泸定县磨西镇青岗坪村转移群众和伤员。新华社发(程雪力 摄)
消防员用身体搭桥
9月8日下午
雅安消防将石棉县跃进村的村民转移到爱国村安置点
被转移的群众是一位瘫痪老人
遇到道路中断的山路时
消防员趴在地上用身体构建起一座“桥梁”
让救援人员踩在肩背上将老人成功转移
“飞夺泸定桥般的救援”
9月6日,“飞夺泸定桥式救援”
被网友刷上热搜
图片
5日,甘孜特警队员
在震区持续开展救援
行至磨西镇与青岗坪交会处时
被湍急的流水拦住去路
他们用身体和绳索搭建桥梁
徒手爬绳索前往对岸
图片
渡河后
特警队员就地取材
在水面搭起一座简易木桥
为被困群众打通“生命通道”
图片
昼夜不停转移群众
有群众受伤严重
有的甚至无法行走
在医疗员进行包扎固定后
特警队员们四五个人分成一组
用竹竿、树枝制作拐杖和担架
扶着、抬着伤员分批次进行转移
图片
起起伏伏的山路上
每一步都要加倍小心
要随时小心掉落的碎石
还要注意脚下打滑的泥土
更得避免爬山、下坡时磕碰到群众
抬最后一名重伤群众转移时
已经深夜11点多
山路难行再加上视野变差
这一趟花费了近4个小时
图片
这是震撼人心的一幕
冒着滚石掉落的危险
消防员背着不满3岁的幼童
艰难地攀越垂直滑坡地带
而脚下就是湍急的水流
让人看了既感动又揪心
图片
9月6日
海螺沟景区通往泸定县磨西镇道路
因山体滑坡中断
一侧是陡峭且不时有滚石滑落的山坡
另一侧是滚滚而下的河水
“只有队员先过
在两道坎之间用绳索连起来
再组织队伍慢慢顺着绳索踩出一条路来
最后让8名群众过去”
图片
随着路基逐渐被踩稳踩实
8名群众顺着救援人员踩出的“小路”
攀爬通过这段塌方路段
图片
被困群众杜彦庭的儿子还未满3岁
走到塌方路段前
消防员王家伟从杜彦庭怀里
接过孩子背在了身上
给孩子戴上防护头盔
图片
在另外一名队员的帮助护送下
一步一步攀爬过
近百米高的垂直滑坡带
抢修:绝壁之上 打通生命通道
9月6日
一段“9·5”泸定地震中交通抢险人员
在绝壁上打通“生命通道”的视频引爆网络
地震发生后
由磨西镇通往海螺沟景区的道路
被山体滑坡阻断
蜀道集团的工作人员
通过挖机在绝壁之上抢通道路
左边是100多米的悬崖
右边是10多米高的垮方
覆在面上的山石
还有流沙在滚
图片
公路抢险,挖掘机是走在最前面的
今年刚满30岁的王令
已是蜀道集团四川路桥的一名“老机手”
图片
▲挖掘机手王令。
9月5日,泸定地震发生后
位于康定的康新公路项目部接到紧急任务
调集精兵强将赶往震中支援
王令是第一时间被抽调的
娃娃脸的唐鑫,虽然才25岁
但已开装载机七八年了
在绝壁抢通中,他在王令的后面
将挖掘机身后的山体不断铲起,扔到一边
图片
▲装载机手唐鑫。
装载机和挖掘机是搭档
地震那天,唐鑫和王令一起接令
赶赴震中抢险
图片
感动:双向奔赴的守护
泸定地震后首个宝宝平安降生
医生感动落泪
9月5日20时51分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6个小时后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
一个可爱的小天使来到这个世界
图片
▲小宝宝诞生
地震发生后
甘孜州人民医院立即集结应急救援队
前往磨西镇开展救援
救援现场一名孕妇沙某临近预产期
因为地震突然来袭
孕妇受到惊吓及墙体倒塌被砸伤
孕妇可能存在胎膜早破
随即,一场“生死救援”展开
图片
▲孕妇转往医院途中,得到悉心照料。
9月5日20时51分
伴随着清脆的婴儿啼哭声
一名婴儿平安降生
母子平安
他也成为此次泸定震后第一个诞生的宝宝
看着平安出生的宝宝
在场的医生们都忍不住落泪
图片
▲泸定地震后平安降生的宝宝。
“家没了,但我们还有一双手!”
地震后
石棉县草科乡大田湾村村民李有琴
在镇上经营的餐馆在地震中受损
已经两晚没合眼的她安顿好家人后
就和几个年轻人在乡政府支起了大锅
为前来救援的队伍烧饭
图片
▲9月7日,在石棉县草科乡政府,李有琴(左一)与乡亲一起备菜。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你不顾安危前来救援
我为你烤火盖被愿你安睡
9月6日凌晨
四川森林消防的救援人员
在磨西镇磨子沟村进行短暂休整
此时,山间的温度不到十摄氏度
这群卸下一身疲惫的小伙子
把湿了的衣服、袜子和鞋垫脱下来晾在火堆旁
倒头就在旁边的空地上睡着了
图片
一位乡亲悄悄来到他们身边
发现火即将烧到鞋垫
她赶紧把鞋垫捡到一旁
后来,陆续有村民过来
把自家的被子拿过来
轻轻盖在小伙子们的身上
给他们身旁的火堆添柴
帮他们烘烤湿漉漉的鞋垫
震后,这里自发排起百米长队
地震中的伤员陆续转至当地医院救治
9月6日,甘孜州中心血站外排起长龙
很多市民自发前来献血
画面令人动容
地震发生后
灾区伤员陆续转至
华西甘孜医院和泸定县人民医院
为保证临床供血充足、挽救患者生命健康
甘孜州中心血站第一时间
向社会发出无偿献血倡议书
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图片
献血倡议发出后
立即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仅9月6日一天时间里
共有110多名爱心市民成功献血
累计捐献3.6万毫升血液
已经完全满足需求
目前灾区受灾群众
已全部得到转移安置
地震灾区正全力以赴
继续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
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
灾难面前,双向奔赴
用奉献传递奉献
用希望传承希望
向所有救援人员致敬
请一定平安归来!
【短评】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救援中,有与时间赛跑的逆行者,有用身体搭建起生命之桥的救援者,有不放过一丝希望的搜救者,有从容不迫的组织者,也有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一幕幕感人瞬间,我们见证了无数场生死救援、道不尽的人间大爱。
在泸定地震的现场,中国人再次用团结和顽强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这一次,我们也一定能战胜灾害!
往期荐读
END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据央视网、新华社、人民日报、成都日报、川观新闻、澎湃新闻、四川日报、四川消防等综合整理
文字撰写:杨玉洁
编辑:贺靓
责任编辑:江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