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了节放水灯祈福,高州曹江墟星河闪烁

9月11日,高州市曹江镇曹江墟举办田了节放水灯活动。走近曹江大桥,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处大牌楼。排楼顶上写有“曹江墟田了节放水灯习俗”,排楼两边则写有一副“曹江百代非遗放灯观靓景;田了千年风俗竞筏佑丰年”的长楹联以庆祝田了节的到来。
图片
下午时分进入到曹江墟,村民们正抬出自家创作和制作的独具特色的河灯船艇,在搭起的大舞台上进行“最佳河灯船排船艇”的评比活动。经过反复展示角逐,评委最终分别评选出“最佳河灯船排船艇”一、二、三等奖,并逐一为获奖者颁奖。趣味十足的评比活动让村民喜逐颜开,现场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
图片
夜幕降临,当地的村民及游客在自己制作的精致漂亮水灯上,写下对五谷丰登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到河里,任其沿河顺水漂流,并通过祈福,辟邪求安。
盏盏河灯顺水漂流,放逐河灯,犹如星河,繁灯闪烁,五彩缤纷,满江辉煌。村民还会唱起高州山歌,“水灯亮,水灯明。水灯一放千里程,祈福村民喜盈盈!”伴着山歌,人们又吹起自制的土乐器“勒古笛”。一旁的观灯人群相互喝彩,村民们会共同祈求天下太平,国泰民安,谷廪满仓,赐福消灾,风调雨顺,人旺业兴。河桥上,两岸边,游客争相拍照,留下这一美好的时刻。
图片
放水灯是曹江当地百姓庆祝田了节祈丰年的一种传统习俗。水灯,又称河灯,传说与纪念冼夫人有关,而曹江墟民众一直传承这个传统放水灯的习俗,俗称布田。据村民口述与高州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田野调查,高州市曹江墟“田了节放水灯习俗”非遗项目可能起源于隋唐初年,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田了节放水灯习俗”也至少具有上百年的历史。清朝《光绪重修茂名县志》(卷一,舆地篇)记载:“田了节。屈翁山诗:芦管(勒古笛)吹田了,中含祝岁辞,是时早稻始,获儿吹芦管庆之。”
【撰文】苏斯铭
【通讯员】周斯伶 周泽明 冯月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