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年间,阳曲与晋中的分分合合

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左拥巍巍太行,右临滔滔黄河,地形上自成一体。
自成一体的山西内部又由山系、盆地分为四大板块:以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为核心的晋南板块、以长治盆地和晋城盆地为核心的上党板块(晋东南板块)、以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为核心的大晋中板块、以大同盆地为核心的雁北板块。
图片
其中大晋中板块又可细分为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太行山西麓、吕梁市西麓四个小板块。大晋中板块内部的行政区划,历史上有过统归太原管理的时期,也有过分而治之的时期。
分而治之的时候,既有过按板块划分的时期,也有过由盆地管理山区的时期。但变动最大、最复杂的始终是太行山西麓。也就是今天的阳泉和晋中东部。今天主要说说这一区域的区划历史。
图片
在秦汉时期,太行山西麓属于太原郡和上党郡管辖。直到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置乐平郡(治乐平县,在今昔阳县乐平镇巴洲村),这一区域才独立建制。乐平郡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被废。期间北魏也曾一度废乐平郡,后复置。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置辽州,治所仍在乐平。大业初废,并入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辽州,移治辽山(今左权)。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期间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到元丰八年(1085年)曾废除辽州,并入平定军。元丰八年复置辽州。
东汉末年至隋代初年,乐平郡的辖区一般包括今天的阳泉市区、平定县、昔阳县、和顺县和左权县。
图片
隋唐五代时期阳泉市区和平定县多属太原管辖。期间唐武德三年(620)至贞观八年(634)于今山西盂县置受州,领盂县、乐平县、石艾县,县。武德六年移治受阳县(今寿阳县),武德八年移治石艾县赛鱼城。贞观八年废后盂县、受阳县和石艾县复归太原郡。
受阳、受州
北宋太宗时期,置平定军,辖平定、乐平二县。金大定二年(1162)升平定军为平定州。此时的平定军与平定州均归太原府管辖。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同时管辖范围增加为平定、寿阳、乐平、盂县四县。
清雍正二年以前寿阳和盂县几乎均由太原管辖(仅唐朝初年例外)。
以上各县在民国初期废州后,均属冀宁道(治太原)。
1949年8月1日,设阳泉专区,驻阳泉。辖榆次、徐沟、平定、寿阳、祁县、太谷、介休、平遥、昔阳、和顺、辽县、榆社、盂县、灵石共14个县及阳泉工矿区。同年8月20日,阳泉专区驻地迁往榆次,并改名为榆次专区。
1951年原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由省直辖。1958年11月,阳泉市划入榆次专区,榆次专区改名晋中专区,同时撤销盂县、平定县和昔阳县,划归阳泉市。1960年,复设盂县和昔阳县。1961年复设平定县,归晋中专区管辖,同时阳泉市重新由省直辖。1983年盂县和平定县由晋中地区划归阳泉市管辖。1999年,晋中地区改为晋中市。
图片
自东汉末年到今天的1800年中,太行山西麓的行政中心不断在今天的昔阳、左权、平定、盂县、寿阳、阳泉市区迁移,可以说是“居无定所”。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这一区域东面和北面分别为高大的太行山和其支脉系舟山,西部和南部是肥沃的太原盆地和长治盆地,处于高山和盆地之间的这块土地有一定的独立性;其次是这一区域有大约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足够建立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再次是这一区域内部以山区为主,没有贯通全境的河流做区域内部的沟通,只有一些零散分布的小盆地或谷地可供建立城池。
在这三个因素的叠加作用下,该区域陆续出现了乐平郡、辽州、平定州、阳泉市等区划建制,但辖区并不稳定,治所也是在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桃河(平定、阳泉市区)、松溪河(昔阳)、清漳河西源(左权)之间不断游走。
其实,在铁路兴起后,这一区域内出现了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城市——阳泉(特指阳泉市区),此时阳泉应该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但由于1949年到2000年前后我国实行的是省管县与省管市并行的区划管理体制,县由省里的派出机构“专区、地区”负责管理,而市则由省里直接管理,市一般不管县,或只管个别县。因此这一时期该区域始终处于分裂状态,北部归阳泉市管,南部归晋中专区(1971年改为晋中地区)管。
从1983年开始,省管县体制逐渐变更为市管县体制。原来的地区陆续撤销,改设为地级市。在地改市的同时,不少省份同时调整了原有地级市和地区管辖县的数量,使得市管县时代各地级市管辖县的数量不至于相差太大。但山西在地改市的时候除晋东南外没有调整县的归属。
图片
晋中地区于1999年9月改为晋中市。地改市的同时并没有调整县的归属,对于太行山西麓的这个板块来说,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区划混乱,一方面北部归区域内的最大城市阳泉管辖,南部却归太原盆地北部的榆次管辖;另一方面阳泉的发展受限,榆次却是小马拉大车。
图片
倘若1999年遗留的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对于经历过1800年的分分合合、现在以阳泉为中心的太行山西麓而言,那就完美了。
来源:163@解读新角度
原标题:晋中与阳泉,从东汉到现在:1800年分分合合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