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锡话里有那么多中古音?丨声音里的中国

新编吴歌《江南文化泰伯头》:江南文化泰伯头,吴歌如海流金匮。泰伯头一个唱出吴歌声。一代一代传下来。
图片
无锡梅村泰伯庙,始建于东汉时期,为祭奠东吴文化始祖“泰伯”而建立;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八月末,江南暑意渐消。在吴地文明的开创者泰伯故地江苏无锡梅村,“我要上吴歌台”才艺选拔大赛正在进行中。三千多年前,周王子泰伯三让天下,南下“荆蛮之地”建国勾吴,也将中原诗歌与当地蛮谣土歌融合,形成了新的韵味。民俗专家刘桂秋说,“吴歌”就此诞生,吴文化,也从此源起。
图片
“包孕吴越”,无锡市鼋头渚公园的著名景点之一,意在赞美太湖用宽阔胸怀养育了万千太湖儿女。
刘桂秋:自古以来,人们经常会用委婉清丽、曲折婉约来概括吴歌的特点,它具有浓厚水文化的特点,就像那涓涓的流水,柔韧而又含情脉脉。这就和我们说的吴地方言,也就是所谓的吴侬软语,有着极其相似的气息和韵律。
图片
夕阳下的太湖景致
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的无锡,南枕太湖,北倚长江,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而大运河带来的南来客商,也让无锡话在包容并蓄中不断变化。旧时,江苏布政使和江苏巡抚均驻苏州,这使得苏州话对无锡邻近苏州的鹅湖、梅村和新安等地影响极大。
图片
赏樱时节,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郭沫若诗赞: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使鼋头渚名扬海内外。
无锡梅村市民:无锡话里,说“女儿”是“nou ni”,苏州话以及我们无锡梅村这边是“nu ni”或者“nu en”;无锡市里人说“你们”是“你里”,我们这边和苏州话类似,说“恁”……
图片
春季的无锡蠡园
《双珠凤》选段:
幕后独唱:法华宝地藏胜景,到来不乏知名人。
文必正:好个禅林清幽静,果然是别有天地景色新,日丽风和鸟语清。
01:36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剧中最脍炙人口的剧目《双珠凤》选段。锡剧传承人周东亮用“小桥流水,优柔典雅”八个字概括锡剧特色,而这也正是无锡话的特色之一。在当地人看来,无锡话没有苏州话嗲,但比常州话糯,《无锡方言词典》的编著者项行说,无锡方言非常古老,至今仍保留着大量中古音。
图片
锡剧传承人周东亮
项行和苏州话相比,无锡方言说话比较快,声调也比较高,有8个音调,平上去入,各有阴阳。有的时候它有几个字连读,也是无锡话的一大特色。尖团音在无锡话里是有区分的,比如拼音中“z、c、s”“j、q、x”和“i、u”起头韵母的区别。大小的“小”和拂晓的“晓”,普通话里面的读音是一样的,但在无锡话里面它有很明显的区分,一个是读“siao”,一个是“xiao”。平翘舌也有不同,比如一座大山的“山”和一二三四的“三”在无锡话里都是“sai”,它是一个音。前后鼻音,比如明天的“明”和人民的“民”在无锡话里面都是“民”字的读音。
图片
《无锡方言词典》作者项行,图为他正在查阅《无锡县志》上关于无锡方言的内容
江苏小调《无锡景》程桂兰: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诸公静呀静静心,让我么唱一支无锡景,细细哪到来唱给诸公听,春天去游玩顶好是梅园……
00:45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无锡这颗太湖明珠,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和美不胜收的绝佳风景在这里共同滋养了美丽富足的鱼米之乡。她精致典雅,她钟灵毓秀,她的美如诗如画,如同无边无际又灵动惬意的太湖。
图片
昔日无锡白旄村村民正踏着夕阳满载而归
无锡市歌《太湖美》吴语版: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
图片
清晨的无锡蠡湖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记者丨卢燕 景明 刘正则 冷明 万岳
播讲丨姚科
制作丨单丹丹
新媒体编辑丨廉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