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2~3日,飓风、暴雨、发大水中的上海奇景面面观

(获取更多上海历史内容,敬请各位读者添加同名微信公众号:上海历史社)
1933年8月31日晚,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发出飓风靠近上海的天气警告。9月1日下午4时半,江海关鸣炮警告,外滩海关大厦同时在楼顶旗杆升起一上一下两个黑球,预示着飓风即将袭沪。(清末至民国时期将英文"Typhoon"翻译作“颶風”,解放后译作:"台风")
1933年9月2日夜间的飓风袭沪,由于飓风中心始终未经过上海,所以上海市中心区受损相对较轻,郊区则相对较重,其中宝山县多处海塘(即江堤)受损坏颇为巨大,而棉花和晚稻等本市传统农作物受损则十分巨大。另外,本市所有轮船即停止离港出口,所有民航飞机亦暂停起飞。
当夜飓风暴雨引起黄浦江水位急速涨高,江水倒灌入外滩。自9月2日晚10时至9月3日上午,两租界特别是公共租界中心区的广东路至南京路近外滩一带以及虹口区(公共租界北区)已经几成汪洋泽国。9月3号的上海英文日报《字林西報》称“上海宛如欧洲水城威尼斯一般”;另一份英文日报《大陆报》则表示大陆报馆体育新闻记者昨晚(9月2日晚)从苏州路的上海划船总会采访回来时恰逢上海近两年来最大的暴风雨,他为了赶稿写新闻只得在大水中游泳回报馆;而上海华文日报《申报》则说当晚(9月2日晚)潮水没胫(淹没至大腿);另一份中文日报《民报》则称:“江潮上岸:跑马厅以东水深二三尺”。9月3日的《纽约时报》亦在头版刊登了上海发大水的新闻,一方面可见作为当时远东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会之上海所拥有的世界级影响力,但凡上海有点大事都能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此次飓风暴雨威力着实巨大。
公共租界中区和北区(虹口)的大水直到9月3日中午才告基本退去。9月4日的《字林西報》报道:黄浦江潮在9月3日凌晨一时到达最高位,此时,沿着南京路西行的汽车之轮胎一半已经淹没于大水之中。开过永安有限公司之后,大水开始变浅,路面方告显露出来。至9月3日中午,大水开始退去,黄浦江潮位已经低于外滩码头,但是江西路和四川路一带低洼地区的大水直到9月3日下午才完全退去。
工部局火政处在9月2~3日两天可谓忙得焦头烂额,不断出动救火队前去帮浦各大楼地库里的积水。中央救火会所在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一带由于地势较低则成为头号重灾区,中央捕房和中央救火会大楼可谓是水漫金山,工部局大厦合围的内院水深达三英尺(近一米),成为一潭泥水。工部局救火会于9月2日至9月3日还应接不暇地为以下大厦和单位帮浦抽出地库之积水:
九江路美商花旗银行大厦、
四川路英商卜内门洋碱有限公司大厦、
中央路24号英国陆军医院、
福州路江西路口的汉弥登大楼、
爱多亚路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九江路四川路口的德华银行大楼、
四川大楼、
九江路四川路口的东亚银行大楼、
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派克路变电站、
湖北路、浙江路和九江路合围之上海永安有限公司新厦地基、
九江路大陆银行大楼。
9月2日深夜积水最严重的还有浙江路、九江路和湖北路合围之永安有限公司新厦地基,工部局火政处大批救火队员用帮浦马达不断抽水,但是不久水坑又被潮水填回。直到9月3日凌晨一时,救火队员停止作业,决定用一根更长的管子来抽水。
除此以外,苏州路上的上海划船总会完全被潮水淹没,而位于法租界法兰西外滩的英商太古洋行大楼地库亦水漫金山,该行用帮浦马达日以继夜地抽水直到9月3日中午将所有的积水抽光为止。黄浦滩2号的上海总会则用沙包挡住来势汹汹的黄浦江潮水,但是仍然有水渗进地库。而福州路上的美国总会则用木板围住会所以挡住大水的去路。
9月2日午夜时分,出于对江西路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大楼之地库会被大水淹没进而干扰电话线路的运行,上海电话公司向万国商团总司令部拨打紧急求救电话,要求支援大量沙包,中央救火会亦送去大批锯末。万国商团团员随后将沙包填满地库窗户,上海电话公司避免了地库被大水浸没的危险。
而广东路上的大来大楼七楼一扇铁窗被飓风吹落,不幸击中一名华人苦力之头颅,造成重伤。在韬朋路近倍开尔路,一名华人被吹落的墙砖击中头部,受伤严重。
飓风还将静安寺路上正在建造中的四行储蓄会廿二层脚手架吹落,顺势砸中附近的大光明大戏院之电炬高塔,玻璃碎片散落一地,翌晨,工部局中央救火会救火队员出动清除碎玻璃。
由于暴雨连绵不断,上海跑马厅内的公共娱乐场也取消了9月2号和3号所有的体育比赛活动。
而上海各处建筑物中受损最严重的也许是正在虹口公园旁建造当中的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其大块未完工之结构垮塌。附近的福民医院则挤满了诸多伤员,尚不清楚这些伤员是否与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垮塌事件有何联系。
飓风吹倒沪东的行道树后,压坏了部分高架电线,导致杨树浦东部大范围停电,其中,新落成不久的工部局警务处杨树浦捕房亦停电一小时。
华界闸北和法租界善钟路曾经一度停电。爱多亚路沿街和英商太古洋行对过的法兰西外滩的行道树皆被飓风吹到。法租界公馆马路上的法商上海日报社则将沙包堆满记者室。
大北电报公司位于上海以东90英里处的海底电缆亦受此次飓风袭击受到阻断,致使上海电报业务一度停顿。
在此次飓风袭击上海时最有惊无险的就要算是国营招商局新铭轮。该轮在飓风袭沪时,泊于扬子江口佘山岛附近洋面,双锚均被飓风导致的狂风巨浪所折断,随后在洋面漂流20余小时,4名船员在此间受伤,不少行李和货物受损,所幸最后绝处逢生,安全驶回上海。
此次飓风最后经朝鲜向日本袭去。1933年9月4日的《申报》评价此次飓风对上海的各处损失未如1931年那次飓风袭沪来得剧烈。
作为当时远东新闻中心地的上海,各大中外报刊杂志自然竞相报道此次飓风暴雨袭击上海这一自然大事件,为我们记录了不少文字叙述和相关的新闻照片。此外,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特别摄制一部纪录片,此外,还有旅沪外侨亦用镜箱(家庭电影摄影机)为本文带来了两段弥足珍贵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发大水之珍贵影像。
笔者再度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运用当时沪上中外文报刊杂志,以及三段珍贵的纪录片影像来为各位读者呈现当时飓风暴雨袭击前上海的应对工作和飓风过后发大水时本埠三界之众生相。
8月31日晚,徐家汇天文台发出飓风袭沪之警告
图片
图1:上海英文日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3年9月1日刊第13版)刊登了昨夜徐家汇天文台发出飓风靠近上海的天气警告之新闻《TYPHOON NEARING SHANGHAI》。 
图片
图2: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1日刊本市新聞):《上海沿海岸將有暴風雨:天文台昨晚九時報告》。 
图片
图3:上海美商华文晚报《大美晚報 TA MEI WAN PAO》(1933年9月1日刊头版):《二颶風相遇:向滬附近吹來;今熱八五度六》。
9月1日下午4时半,江海关鸣炮、升黑球
江海关大厦逢飓风(今作:台风)日间悬挂黑球两个一上一下,夜间江海关大厦开警视红灯两盏平行悬挂于桅杆顶部。
图片
图4:上海英文日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3年9月2日刊第11版)刊登了飓风即将袭击上海但影响力减弱的新闻《TYPHOON PROVES A SCARE: Sets for Shanghai but Fades Away; MUCH DELAY CAUSED TO SHIPPING》。 可见昨日下午4时30分江海关于今年内首次鸣炮预警、发出飓风来袭的警告并江海关大厦旗杆升起两个黑球(如下图5)。此外,本市轮船出口受飓风影响而推迟。
图片
图5:上海英文日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3年9月2日刊第16版)刊登了日下午4时半,江海关于今年内首次鸣炮预警、发出飓风来袭的警告以及外滩江海关大厦楼顶升起两个黑球的新闻照片《NEW TYPHOON SIGNAL》(可见海关大钟指针指向四时半)。
图片
图6:上海英文日报《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33年9月2日刊第7版)亦刊登了该新闻《Rain Squalls Herald The Approaching Typhoon: Customs Gun Fires Warning To All Craft As Ningpo Vessels Are Told Not To Leave Harbour; May Strike Early To-day》。
图片
图片
图7-8: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2日刊第A1版和第A4版)亦报道了昨日下午4时半起江海关鸣炮预警,严阵以待飓风来袭的新闻《Big Gun Signalizes Coming Of Typhoon: Vessels Scheduled To Sail Are Advised To Remain In Port; Launching Of Customs Cutter Is Postponed》 。
图片
图9: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2日刊第A2版)刊登了徐家汇天文台的天气报告《Meteorological Reports》。 
图片
图10:上海法文日报《LE JOURNAL DE SHANGHAI》(法文上海日報,1933年9月2日刊第2版)刊登了徐家汇天文台的天气报告。 
图片
图11:上海法文日报《LE JOURNAL DE SHANGHAI》(法文上海日報,1933年9月2日刊第6版)报道了上海今日将再受飓风威胁的新闻《Shanghai de nouveau menacé par un typhon》和昨天下午四时半江海关鸣炮预警飓风即将袭沪的新闻《Un coup de canon a annoncé hier aprês-midi l’approche du typhon》。 
图片
图12: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2日刊第十六版本市新聞):《滬埠已處颶風區域內:二路颶風會合北侵;海關鳴砲海輪停航》。 可见新闻开头以诙谐的手法形容两飓风会合为行结婚礼,并在上海附近度其蜜月旅行。
图片
图13:上海华文日报《時報 THE EASTERN TIMES》(1933年9月2日刊第七版):《颶風到滬》。
图片
图14:上海华文日报《民報 THE MIN PAO》(1933年9月2日刊第六版):《颶風正向西北方進行、今明日吹抵上海:海關昨日下午發出警炮;開往甯波輪船一律停駛》。
图片
图15: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2日刊第九版):《二颶風相遇、吹向本埠附近:各輪相率展緩出口》。
图片
图16:上海美商英文晚报《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 大美晚報》(1933年9月2日刊頭版)刊登了飓风仍将袭击上海并风势更为猛烈的新闻《Typhoon Still Headed Directly For Shanghai Growing More Violent: High Winds Only 200 Miles Away At 6 A. M. Increase Intensity As Forward Speed Drops To Less Than 20 Miles Per Hour; Full Force Expected By Sunday》。
图片
图17:上海美商华文晚报《大美晚報 TA MEI WAN PAO》(1933年9月2日刊头版):《最後消息:颶風今晚八時到滬》。 
图片
图18:上海美商华文晚报《大美晚報 TA MEI WAN PAO》(1933年9月2日刊头版):《颶風迫近上海:今夜將仍有大風陣雨;各公司輪船暫停出口》。 
9月2日深夜~9月3日中午,市区化作汪洋泽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9-22:上海英文日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3年9月3日刊第11版和第20版)刊登了昨晚飓风袭沪、一夜之间将申城化作水乡泽国的新闻《TYPHOON PUTS SHANGHAI UNDER WATER: A Night of Tremendous Winds, Rain, and Floods: Whangpoo Overflows Bund; ACTUAL DAMAGE IS SLIGHT; Venetian Scenes in Central and Hongkew Areas: Landing Jetty at Metropole》(图20-21,可见公共租界中区和虹口一片汪洋泽国,宛如水城威尼斯一般,都城饭店门口形同上岸码头)以及刊登了上海1915年遭受强飓风袭击的新闻照片《 WORST TYPHOON IN RECENT YEARS》(图22,可见1915年那一次强飓风袭沪后将黄浦江上的驳船和舢板纷纷吹打向外滩花园的岸边)。
图片
图片
图23-24:上海英文周刊新闻报《The Shanghai Sunday Times 泰晤士報 (星期刊)》(1933年9月3日刊头版和第8版)亦刊登了截止昨晚十时,飓风暴雨使得黄浦江水倒灌进外滩,广东路至南京路一带的公共租界中心区已完全被大水淹没的新闻《Fringe Of Fierce Typhoon Strikes Shanghai; Floods In Heart Of Settlement: Centre Of Hurricane Passed Within 40 Miles Of City Last Evening; Deep Water Covers Central Roads; Traffic Held Up; SHIPPING IS SERIOUSLY HINDERED; DAMAGE IN SUBURBS》。
图片
图25:上海英文周刊新闻报《The Shanghai Sunday Times 泰晤士報 (星期刊)》(1933年9月3日刊第4版)刊登了飓风主要导致上海市郊区受损较大、而两租界受损较小的新闻《Typhoon Damage Mainly In Rural Territories: Settlement And Concession Escape Lightly With Floods Causing Most Loss; Rice And Cotton Crops Hurt; Paoshan Dyke In Danger》。 可见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损失主要由发大水引起。稻米和棉花等农作物受灾影响大,宝山县塘工(堤坝)损坏。
图片
图片
图26-27: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3日刊头版和第4版)报道了昨日飓风暴雨导致黄浦江水倒灌市区,引发上海市中心多处水漫金山、积水深达三呎的新闻《Whangpoo Overflows And Inundates Large Area In Business District: Typhoon, Flood Cause Considerable Damage In City, Basements, Ground Floors Flooded Sandbags Brought Into Use To Keep Water Out Of Buildings, Depth Of Three Feet Reached》。 
图片
图28: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3日刊第C1版)报道了大陆报馆体育新闻记者昨晚从苏州路的上海划船总会采访回来时恰逢上海近两年来最大的暴风雨,他为了赶稿写新闻只得在大水中游泳回报馆的消息《China Press Reporter Swims To Office To Write Swimming Story》 。 可见当他游泳到汉口路时脸色发白,前面的四川路一片波涛汹涌,宛若大海。
图片
图29:上海法文日报《LE JOURNAL DE SHANGHAI》(法文上海日報,1933年9月3日刊第3版)报道了昨日飓风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袭击沪东地区以及上海外滩和法兰西外滩遭受暴雨和发大水之灾的新闻《LE TYPHON SUR SHANGHAI:Son centre a effleuré l'est de la ville à une vitesse horaire de 80 Kms; Ouragan, pluies torrentielles, inondations du Quai de France et du Bund》。
图片
图30: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3日刊第十五版本市新聞):《昨日颶風襲滬:烈風暴雨進出口輪船停航;江潮倒灌各馬路積水沒脛》。 
图片
图31: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3日刊第二十二版商業新聞):《紗花:颶風過境紗花漲——現銷則愈形減少——》。
图片
图32:上海华文日报《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33年9月3日刊第九版本市新聞):《上海為颶風中心△昨晚九時至十時間風力最猛△方向變易無常上海未能倖免:浦江中········白浪如山········輪船飛機均停;夜十時········大水上岸········各處馬路成河》。
图片
图33:上海华文日报《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33年9月3日刊第十九版):《談話:颶風來了》。
图片
图34:上海华文日报《民報 THE MIN PAO》(1933年9月3日刊第二版):《颶風過滬、江潮上岸:跑馬廳以東水深二三尺》。
图片
图35: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3日刊第二版):《天文台報吿:颶風襲來!》。
图片
图片
图36-37: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3日刊第三版):《颶風吹襲潮汛猛漲、上海市江水浸岸:狂風暴雨昨竟日未息;海陸空交通均被阻滯;浦濱低窪處水深達三尺餘》(图36)和新闻照片《江海關一帶大水眞相》(图37)。
图片
图38: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3日刊第十一版):《中美試航機因颶風改期返滬:開航事宜在籌備中》。
图片
图39:南京华文日报《中央日报 THE CENTRAL DAILY NEWS》(1933年9月3日刊第二版):《颶風襲來浦江泛溢、滬上一片汪洋:外灘迄望平街水深兩尺;各報均水浸將縮小篇幅》。
图片
图40:南京华文日报《中央日报 THE CENTRAL DAILY NEWS》(1933年9月3日刊第二版):《滬漢郵航因颶風昨停飛》。
1933年9月3日上午,公共租界中区、北区发大水之影像全记录
视频A:为美商派拉蒙影片公司拍摄的1933年9月3日晨,遭受昨夜飓风暴雨袭击后的上海公共租界市区发大水之景象之派拉蒙新闻纪录片。
图片
图片
图42:汉口路西望四川路之发大水情形。 
图片
图片
图43-44:人力车夫用布蓬遮住乘客身体防止人力车在大水行驶中溅起的水花弄湿客人的衣裤。 
图片
图45:三名身着雨衣的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华捕交通警在路口执勤。 
图片
图46:电车、公共汽车和牛群在被大水淹没的租界马路上行走,互不干扰,也算当天上海水灾中的一大奇观。 
图片
图片
图47-48:这名华人司阍撩起裤脚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9-52:一辆载着一名衣着优雅的西侨妇女之人力车右轮胎突然陷入水洼当中,车身开始向右侧微倾,此时女子发出尖叫声,引来一旁的一名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西捕二道头(副巡长)前来出手相助,只见他奋力一拉,将人力车拖出水洼。 
图片
图53:虹口,一名旅沪日侨妇女撩起和服,赤脚淌水。身后可见一块“M. C. R.”的公共租界工部局筑路石碑。 
图片
图54:一名穿着雨鞋的日侨女童。
图片
图55:上海美商英文晚报《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 Mercury 大美晚報》(1933年12月7日刊第10版)刊登了昨夜大批洋华市民观众在法租界霞飞路国泰大戏院观摩当天开始公映的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歌舞爱情新片《I'm No Angel》(侬本多情)之新闻《Mae West "Panics" Cathay Crowds》。 可见影片开始之前先放映今年9月2-3日飓风暴雨袭击上海导致发大水的派拉蒙新闻片(即视频A),惹得观众们哄堂大笑。参见本微信公众号“上海历史社”过往文章《由《侬本多情》和“老吃老做”的梅蕙丝谈起……》。
视频B可见1933年9月3日晨,上海公共租界中区汉口路四川路转角处在遭受昨日飓风暴雨袭击后,水漫金山、交通受阻的情形。影像当中的江海关大厦西部大楼清晰可辨。
可见各条马路几乎积水成渠,水深没胫。有汽车熄火抛锚,有人力车之左侧车轮陷入水洼而难以自拔。还可看见一名身背步枪的印度司阍途径该处路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76:1933年9月3日晨,上海因遭受飓风(台风)袭击影响导致连夜暴雨,进而引起黄浦江潮水倒流市区发大水。此照片可见大水漫过江西路,南望 HAMILTON HOUSE 汉弥登大楼以及其北侧的 METROPOLE HOTEL 都城饭店。照片右侧(靠西)可见工部局大厦花坛以及一排公共租界古典派艺术风格的路灯。(由上海南京路王开照相馆拍摄) 
图片
图77:1933年9月3日晨,位于江西路福州路口的都城饭店周遭已是水乡泽国,该饭店大门口变作渡船码头一般。 可见当时无轨电车和小轿车都是靠左行驶的。 图左下角可见华商祥生汽车公司的出租汽车,车顶有祥生公司商标和40000之祥生叫车电话。 
视频C:影像为1933年9月3日中午,飓风暴雨袭击上海后的闹市区马路发大水逐渐退去之情形。可见人力车、汽车和机器脚踏车在马路上纷纷淌水而驶、相映成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82:上海华文晚报《夜報 The Evening Times》(1933年9月3日刊第二版):《颶風昨夜轉變方向、向朝鮮西岸吹去:黃海及高麗海峽有旋風與巨浪西岸有大潮;寧波風雨不定內江航路已恢復》。 
《纽约时报》之头版报道
9月3日的《纽约时报》亦在头版刊登了上海发大水的新闻,一方面可见作为当时远东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会之上海所拥有的世界级影响力,但凡上海有点大事都能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此次飓风暴雨威力着实巨大。
图片
图片
图83-84: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1933年9月3日刊头版)亦刊登了上海昨夜受飓风暴雨袭击导致闹市区内水漫金山的新闻《SHANGHAI FLOODED, LASHED BY STORM: Streams Swirl Through Chief Streets and Pour Into Banks and Business Offices; LOSSES TOTAL MILLIONS; Typhoon Hurls Sampans and Junks Into the Streets -- Communications Broken》。 By Hallett Abend.special Cable To the New York Times. by Hallett Abend. Sept. 3, 1933
9月4~5日的后续报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85-89:上海英文日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3年9月4日刊第9版和第10版)刊登了上海昨天经受住今年最强飓风袭击的新闻《BIGGEST BLOW OF YEAR: How Shanghai Survived Typhoon and Floods; FIRE BRIGADE BUSY; S. V. C. Sandbags For The Telephone Company》(图87-89)及四川路齐腰深和公共租界中区其他马路齐膝深的积水新闻照片《WHEN THE TYPHOON STRUCK SHANGHAI》(图86)。
可见黄浦江潮在昨日凌晨一时到达最高位,此时,沿着南京路西行的汽车之轮胎一半已经淹没于大水之中。开过永安有限公司之后,大水开始变浅,路面方告显露出来。至昨日中午,大水开始退去,黄浦江潮位已经低于外滩码头,但是江西路和四川路一带低洼地区的大水直到昨日下午才完全退去。
工部局火政处昨日一天忙得焦头烂额,不断出动前去帮浦各大楼地库里的积水。中央救火会所在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则是头号重灾区,水深达三英尺(近一米)。工部局救火会昨日一天应接不暇地为以下大厦和单位帮浦抽出地库之积水:
九江路美商花旗银行大厦、
四川路英商卜内门洋碱有限公司大厦、
中央路24号英国陆军医院、
福州路江西路口的汉弥登大楼、
爱多亚路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九江路四川路口的德华银行大楼、
四川大楼、
九江路四川路口的东亚银行大楼、
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派克路变电站、
浙江路、九江路和湖北路之上海永安有限公司新厦地基、
九江路大陆银行大楼。
9月2日深夜积水最严重的还有浙江路、九江路和湖北路合围之永安有限公司新厦地基,工部局火政处大批救火队员用帮浦马达不断抽水,但是不久水坑又被潮水填回。直到9月3日凌晨一时,救火队员停止作业,决定用一根更长的管子来抽水。
除此以外,位于法租界法兰西外滩的英商太古洋行大楼地库亦水漫金山,该行用帮浦马达日以继夜地抽水直到3日中午将所有的积水抽光为止。黄浦滩2号的上海总会则用沙包挡住来势汹汹的黄浦江潮水,但是仍然有水渗进地库。而福州路上的美国总会则用木板围住会所以挡住大水的去路。
9月2日午夜时分,江西路上的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向万国商团总司令部发出紧急求救电话,要求支援大量沙包,中央救火会亦送去大批锯末。由此,上海电话公司避免了地库被大水浸没的危险。
飓风还将静安寺路上正在建造中的四行储蓄会廿二层脚手架吹落,顺势砸中附近的大光明大戏院之电炬高塔,玻璃碎片散落一地,翌晨,工部局中央救火会救火队员出动清除碎玻璃。
由于暴雨连绵不断,上海跑马厅内的公共娱乐场也取消了9月2号和3号所有的体育比赛活动。
飓风吹倒沪东地区的行道树后,压坏了部分高架电线,导致杨树浦东部大范围停电,其中,新落成不久的工部局警务处杨树浦捕房亦停电一小时。
华界闸北和法租界善钟路曾经一度停电。爱多亚路沿街和英商太古洋行对过的法兰西外滩的行道树皆被飓风吹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90-93:上海英文日报《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 (1933年9月4日刊頭版)刊登了飓风淹没上海市区多处酒窖、中区和虹口的大水直到昨日中午才告退去以及飓风吹倒两租界内大量行道树和广告牌的新闻《Typhoon Causes Little Serious Damage Except Inundation Of Cellars: Water In Hongkew, Central District Recedes By Noon Yesterday; Wind Blows Down Trees, Signs In Settlement And Concession》(图92-93)以及由日本电报通信社记者于9月2日深夜和9月3日上午拍摄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区马路发大水之新闻图片《SZECHUEN ROAD FLOODS AT MIDNIGHT SATURDAY AND YESTERDAY MORNING》(图91)。 图91之右图为9月2日午夜,汉口路近四川路发大水之情形,可见大水齐腰之深,使得人力车夫举步维艰。左图为汉口路近四川路口昨晨(9月3日上午)之大水情形,一辆英商中国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公共汽车在大水中宛若快艇驶过一般。远处可见四行储蓄会大楼。 图92-93可见昨晨十时,市区大水基本退去。广东路上的大来大楼七楼一扇铁窗被飓风吹落,不幸击中一名华人苦力之头颅,造成重伤。在韬朋路近倍开尔路,一名华人被吹落的墙砖击中头部,受伤严重。飓风还将静安寺路上正在建造中的四行储蓄会廿二层脚手架吹落,顺势砸中附近的大光明大戏院之电炬高塔,玻璃碎片散落一地,翌晨,工部局中央救火会救火队员出动清除碎玻璃。而上海各处建筑物中受损最严重的也许是正在虹口公园旁建造当中的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其大块未完工之结构垮塌。附近的福民医院则挤满了诸多伤员,尚不清楚这些伤员是否与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垮塌事件有何联系。此外,中央捕房和中央救火会大楼亦被水漫金山。
图片
图94:上海英文日报《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 (1933年9月4日刊頭版)刊登了前夜至昨晨上海发大水之奇景面面观《Notes Scribbled In The Wake Of The Great 1933 Typhoon》。 可见一人开着他的汽车在大水齐腰深的江西路上熄火。而江西路上各家商铺的学徒们则拼命用报纸塞住门槛以防大水溢进。 还有一名大胆的船夫昨晨将他的舢板从黄浦江开进四川路渡客驶过汉口路,直到上午十一时为止。 一名绅士则在都城饭店门口亲眼目睹大水之漩涡将他的汽车漂往高处,随后向巡捕大喊:“我的汽车被漂走了”。 而在福州路中央捕房大楼,下班后正在睡觉的巡捕们被一群逃命的老鼠吵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95-98: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4日刊头版和第2版)刊登了昨日飓风暴雨后的上海到处已积水成渠的新闻照片《Wind And Water Invade Shanghai Streets》(图96,上图可见9月2日午夜的南京路四川路口水漫金山,人力车似舢板、脚踏车如潜水艇;下图可见9月3日破晓之虹口吴淞路积水情形)及其新闻《City Emerges Damply From Deluge After Storm Passes: Central District Dries Out In Sun As Water Subsides; Considerable Damage Is Estimated; Sampan Passengers Lose Lives In Typhoon On River; Flood Creeps Over Bund Second Time》(图97-98)。可见随着昨日阳光渐出,市中心区大水已逐步退去。 
图片
图片
图99-100: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4日刊第2版)继续刊登了前晚和昨晨上海化作威尼斯般的水乡泽国之新闻照片《Venecian Scenes Here And There In Shanghai》。 图100之上图可见9月2日晚的南京路。 图100之下图可见9月3日晨,大水漫过江西路,南望汉弥登大楼以及其北侧的都城饭店,照片右侧可见工部局大厦花坛(参照图76)。 图片最右下角可见三名公共租界工部局中央救火会之中西救火队员在河南路中央救火会大楼门前。
图片
图101: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4日刊第4版)刊登了《TYPHOONS, VORTICES AND POLAR KOKES》。 
图片
图102: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4日刊第十版本市新聞):《颶風過境寶山海塘昨午出險:薛家灘顧隆墩潰决十處;老石洞等處祇存一二尺;寶山縣府已雇民伕搶救;金縣長昨連電省廳告急》。
图片
图103: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4日刊第十二版本市新聞):《颶風中心未到上海、昨已吹向朝鮮南部:各處損失未如民國廿年之劇烈;棉花晚稻因風吹雨浸受損最鉅——昨日風勢大减輪船照常出口——》。
图片
图104:上海华文日报《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33年9月4日刊第六版):《颶風過境:寶山塘工損壞▲縣府兩電告急▲省府派員查勘》。
图片
图片
图105-106:上海华文日报《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33年9月4日刊第十版):《颶風吹向朝鮮南部▲本埠風勢已減輪船照常出口▲寶山海塘出險縣府電省告急》(图105)及一组上海各处发大水之新闻照片《狂風巨浸下之馬路寫眞》(图106)。
图片
图107:上海华文日报《時報 THE EASTERN TIMES》(1933年9月4日刊第七版):《颶風邊緣波及上海、中心向朝鮮吹去:大風雨中上海方面損失調查:觸電·坍屋·覆舟·寶山縣塘衝决》。
图片
图108:上海华文日报《民報 THE MIN PAO》(1933年9月4日刊第五版):《颶風過境怒濤漰湃、寶山海塘被沖坍:薛家灘顧隆墩潰决十處;老石洞等處祇存二一尺;寶山縣府已雇民伕搶救;金縣長昨連電省廳告急》。
图片
图109:上海华文日报《民報 THE MIN PAO》(1933年9月4日刊第五版):《颶風吹向朝鮮南部:本埠風勢已減輪船照常出口》。
图片
图片
图110-111: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4日刊第五版):《颶風吹向朝鮮:本市風勢已大減;江海輪照常出口》。
图片
图112: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4日刊第五版):《松江颶風過境》。 
图片
图113: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4日刊第八版):《上週標紗花先跌後囘:始以美棉步落天時良好見疲;嗣因日商購紗颶風消息囘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14-117:上海美商英文晚报《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 Mercuru 大美晚報》(1933年9月4日刊头版和第 版)亦刊登了飓风路径经朝鲜转向日本以及虹口地区依然被大水淹没的新闻《Path Of Typhoon Turns To Japan; Korea Is Grazed: Shanghai Takes Dusting But Center Goes 60 Miles Off; HONGKEW SECTORS STILL SUBMERGED: No More "High Water" Expected After A Double Dose》(图115-116)并刊登了此次飓风之路线图《 How Typhoons Came, Saw And Went Away》(图117)。 图115-116可见跑马厅和上海划船总会完全被雨水和潮水所淹没。大光明大戏院楼顶塔楼玻璃碎片吹落一地,浙江路、湖北路和九江路合围的上海永安有限公司新厦之建筑地基成为积水深潭。法文上海日报社则在记者室堆满沙包。工部局大厦内院则积水最深。 出于对江西路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大楼之地库会被大水淹没进而干扰电话线路的运行,该公司紧急向万国商团总司令部拨打救援电话,团员立即出动将一些沙包带到了电话公司现场,并被塞进了地下室的窗户,防止了大水灌入。
图片
图118:上海美商英文晚报《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 Mercuru 大美晚報》(1933年9月4日刊头版)亦刊登了此次飓风袭沪时的众生相《TYPHOON SIDELIGHTS》。  同仁医院的看护妇(护士)在大水高涨之时朝窗外看去,发现一名行人突然被大水冲走消失,水面上只留下他的帽子。随后,这名行人又游出了水面。美国总会的一名理发师说他住在法租界的一名宿舍舍友在洗澡时,房子的天花板突然掉落,砸到他的前额。
图片
图119:上海美商英文晚报《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 Mercuru 大美晚報》(1933年9月4日刊第2版)刊登了飓风致使大北电报公司东段缆线完全阻断,电报服务暂时停顿的新闻《Typhoon Hits Cables Causing New Routing》 。
图片
图120:上海美商华文晚报《大美晚報 TA MEI WAN PAO》(1933年9月4日刊头版):《颶風經韓襲日本:本埠天氣轉涼有秋意;今晚浦江水不致漲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21-123:上海法文日报《LE JOURNAL DE SHANGHAI》(法文上海日報,1933年9月5日刊第6版)刊登了9月2日飓风袭击上海后黄浦江水涨潮倒流导致市区发大水的新闻《Les dégâts causés par le typhon et le débordement du Houangpou à Shanghai》(图121-122)以及由日本电报通信社记者于9月2日深夜和9月3日上午拍摄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区马路发大水之新闻图片(图123,参照图91)。 图123之左图为9月2日午夜,汉口路近四川路发大水之情形,可见大水齐腰之深,使得人力车夫举步维艰。右下角图为9月3日上午,汉口路近四川路口之大水情形。可见一辆英商中国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公共汽车在大水中宛若快艇驶过一般。远处可见四行储蓄会大楼。
新铭轮劫后逢生
在此次飓风袭击上海时最有惊无险的就要算是国营招商局新铭轮。该轮在飓风袭沪时,泊于扬子江口佘山岛附近洋面,双锚均被飓风导致的狂风巨浪所折断,随后在洋面漂流20余小时,4名船员在此间受伤,不少行李和货物受损,所幸最后绝处逢生,安全驶回上海。
图片
图片
图124-125: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5日刊第9版和第10版)刊登了被飓风袭击长达22小时的国营招商局轮船新铭轮昨日艰难返沪的新闻《Ship Battered By Typhoon For 22 Hours: Hsinming Limps Into Port With 4 Sailors Hurt Baggage Missing》 。 可见有四名水手受伤,行李遗失。 
图片
图片
图126-127: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5日刊第9版和第10版)刊登了飓风暴雨过后的上海昨日开始帮浦积水、抓紧抢救的新闻《City Takes Inventory After Storm: Damage Unestimated But Flooding Widespread; Fire Brigade Active; Deaths Reported Due To Unexpected Typhoon》。
图片
图片
图128-129:上海英文日报《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3年9月5日刊第A1版和第A4版)刊登了上海航运业昨日已恢复正常的新闻《Shanghai Shipping Returns To Normalcy: 'Business As Usual' Follows 36 Hours Of Typhoon And Suspense; Sailings Of Various Coastal And River Boats Affected; China Merchant's Ship Drifts 40 Miles From Course; Pilot Boat Breaks Moorings; Pig Junk BIown On W'sung Breakwater》 。
图片
图130: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5日刊第十三版本市新聞):《搶救寶山海塘:省府派技士今日可到;縣府赴省領欵趕修;兩團体請撥欵興修》。 
图片
图131: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5日刊第十三版本市新聞):《瀏河海塘亦告出險:王家宅王家碼頭等八處;各段共計冲毀達數百丈》。
图片
图132: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5日刊第十四版本市新聞):《途遇颶風、新銘輪船脫險抵滬:在佘山洋面出險雙錨均斷;飄流二十餘小時自分必沉;傷四船員貨物等損毀不貲》。
图片
图133: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5日本埠增刊头版):《談言:在颶風中》。
图片
图134:上海华文日报《申報 THE SHUN PAO》(1933年9月5日本埠增刊头版):《颶風》。
图片
图135:上海华文日报《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33年9月5日刊第十版):《颶風襲滬時、新銘輪在途遇險:昨日抵滬將入埠修理》。
图片
图136:上海华文日报《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33年9月5日刊第十版):《颶風過滬時之影響》。
图片
图137:上海华文日报《民報 THE MIN PAO》(1933年9月5日刊第六版):《瀏河海塘又出險:王家宅王家碼頭等八處;各段共計冲毀達數百丈;吳淞海塘亦已冲毀數處;寶山海塘現正星夜搶救》。
图片
图138: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5日刊第九版):《途遇颶風自分必沉、新銘輪脫險昨抵滬:在佘山洋面遇險船損錨斷;傷四船員貨物等損失不貲;同船協力施救幸告無恙歸來》。
图片
图139:上海华文日报《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3年9月5日刊第十版):《颶風過滬影響:江灣坍屋傷人》。
图片
图140:上海华文日报《時代日報 MODERN DAILY NEWS》(1933年9月5日刊頭版):《暴風雨在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41-144:上海英文周刊新闻报《The North-China Herald 字林星期週刊》(1933年9月6日刊第375版)亦刊登了9月2~3日上海遭受飓风暴雨后,公共租界中区和虹口等地几成水乡泽国、都城饭店门口形如上岸码头的新闻《SHANGHAI PUT UNDER WATER: Venetian Scenes in Central and Hongkew Areas: Landing Jetty at Metropole》(图142)及四川路齐腰深和公共租界中区其他马路齐膝深的积水新闻照片《WHEN THE TYPHOON STRUCK SHANGHAI》(图143)和9月1日下午4时半江海关大厦楼顶升起两个黑球的新闻照片《NEW TYPHOON SIGNAL》(图144,可见海关大钟指针指向四时半)。
图片
图145:上海英文周刊新闻报《The North-China Herald 字林星期週刊》(1933年9月6日刊第378版)刊登了国营招商局新铭轮被飓风袭击导致货物丢失的新闻《ANCHORS AND PORTION OF CARGO LOST》。 可见飓风袭击上海时,该轮船正位于崇明岛正东之沙尾山岛(今佘山岛)五英里处。
图片
图片
图146-147:上海华英双文杂志《時代 MODERN MISCELLANY》(1933年9月16日出版,第4卷,第12期,第8-9頁):《上海暴風雨》。
图片
图148:上海摄影类周刊杂志《攝影畫報 PICTORIAL WEEKLY》(1933年,第九卷,第卅一期,封面):《颶風之水景》。
图片
图149:上海华英双文半月刊杂志 《青青 The Ever Green Arts》(1933年9月16日出版 ,第1卷,第4期):《九月二日上海大風雨之夜》(由王开照相馆拍摄)。
图片
图150:上海华人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补充刊物《高級中華英文週報 Chung Hwa English Weekly》(1933年9月23日出版,第24卷,第602期 ,第233页)之《CURRENT EVENTS》:《Typhoon Puts Shanghai Under Water》(参照图142之《字林星期周刊》同题目新闻)。
图片
图151:由上海河南路303号中华日报馆发行、蔚蓝书局制版部制版、中国图书印刷公司印刷的上海月刊杂志《中華月報 CENTRAL CHINA MONTHLY》(1933年10月1日出版,第1卷,第8期):《風災及水災》。
图片
图152:上海艺术类月刊杂志《文華 WENHWA/THE CULTURE ARTS REVIEW》(1933年10月出版,第41期):《新聞攝影》:九月二日颶風至滬連日狂風暴雨以致各馬路皆積水成渠此爲南京路水深没脛之夜景 (王開攝)
图片
图153:上海华文杂志《新上海》(1933年,第1卷,第2期):《没落在水中的上海》。
图片
图154:1933年上海华英双文月刊杂志《良友 THE YOUNG COMPANION》(1933年10月出版,第81期,第12頁):《暴風雨後之上海 Remarkable Scenes of the Shanghai Flood.》。
图片
图155:南昌周刊杂志《青年與戰爭》(1933年,第18期):《上海之大暴風雨》。
图片
图片
图156-157:这类在伦敦、巴黎和纽约随处可见的欧式风格之地库(地下室)沿街窗户在亚洲就属上海最普遍了。当然,这些地库窗户的劣势在历次上海水漫金山之中被体现地淋漓尽致。商户业主不得不用大堆沙包堵在它们前面,防止大水蔓延进地下室。 (2021年10月1日下午由笔者拍摄于原上海公共租界中区)
图片
图片
图158-159:工部局大厦原址地处公共租界中区最低洼处。1933年9月2-3日,此处受大水影响最甚,积水深达三英尺(约0.91米)。 (2022年9月11日下午由笔者拍摄于河南中路原工部局公共停车场口)
THE END
本文字数:十三千字(一万三千字)
(欢迎各位添加笔者同名微信公众号:上海历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