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体验基地迎来首场婚礼

南都讯 斗门第七届民俗文化节从8月26日持续到11月6日。南都记者从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今年斗门各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启动“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体验基地第一期建设工程,国庆期间将举办首场婚礼仪式,为基地正式启用“热身”。

斗门每年都将举办民俗文化节。

完善配套

投200多万建设“水上婚嫁习俗”体验基地

为加快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成果转化,斗门区与各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启动“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体验

地第一期建设工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实现文旅融合。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

据介绍,项目建设遵循“斗门水上婚嫁习俗”水元素文化场所要求,河道总长约1.5公里,包括起点码头、终点码头,码头均建设亲水栈道作为看台,并在基地设置若干打卡点。购置迎亲花船20艘。整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完善。

项目建成后,由岭南大地进行商业化运营及管理、维护,面向社会招揽生意,为新人策划和举办水上婚嫁仪式,为各地群众提供沉浸式的婚礼仪式体验。

按照计划,岭南大地“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体验基地第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庆期间,斗门区非保中心在集体婚礼活动名单中选出一对新人举办首场婚礼仪式,为基地正式启用“热身”,届时各大媒体将来拍摄专题片及进行现场报道,为新基地“诞生”造势,在社会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活动举办

岭南大地“非遗月”拉开序幕

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斗门第七届民俗文化节将迎来活动热潮。

据悉,国庆期间,“斗门水上婚嫁”仪式为岭南大地旅游作了提前预热,拉开岭南大地“非遗月”序幕,“新的热点、亮点”将吸引各地游客,预计10月期间景区人流量会持续攀升。

10月底,斗门区第七届民俗文化展系列活动在岭南大地举行,岭南大地将迎来客流量高峰。活动包括第十一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织鱼笼比赛、装泥鱼体验、传统农艇赛、醒狮邀请赛、舞龙邀请赛、七月三十装路香原生态活动、舞火龙项目展示、龙舟民俗文化体验、第十一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竹板山歌、沙田民歌、曲艺成果展示、武术展示、非遗集市(非遗美食、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展示、旅游产品推介等)。

斗门第七届民俗文化节从8月26日持续到11月6日。

系列活动通过更直观更新颖更原汁原味的形式展示和活化斗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到场的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有得吃、有得玩、有得看,从而丰富休闲娱乐生活。

非遗活动进景区旨在为旅游业注入文化内容,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为市民群众提供生动直观的民俗文化体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斗门民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斗门的文化旅游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后期规划

将加快岭南大地第二期非遗项目工程建设

作为珠海新晋的网红旅游景区,岭南大地正规划第二期非遗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包括“水上婚嫁”体验基地延伸至岭南大地喜来登酒店和非遗展馆建设项目。

其中,非遗展馆将展示和体验融为一体。在馆内设立非遗研习基地,以商业模式打造非遗研学品牌活动,使“岭南大地”成为“非遗+旅游”和非遗研学的试验点、热点。

往届民俗文化节的装泥鱼比赛现场。

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在岭南大地,各地游客不仅能品尝到非遗美食,住上民宿,还能学习非遗技艺。

按照计划,后续将通过以点带面,把更多项目植入更多景区,拓宽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的覆盖面。同时加强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各项非遗的文化附加值,注重针对性、时代性、趣味性、丰富性,对各个非遗项目进行梯度开发,让文创产品成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