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强县域”的成县速度

央广网兰州9月18日消息 (记者 邸文炯) 2022年1至6月,甘肃成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91亿元,增速7%,与全市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亿元,增速28.2%,高于全市2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完成9.44亿元,增速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5亿元,增速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3元,全市第一;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41亿元,增速19%,高于全市13.3个百分点,全市第一。

日前,甘肃成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彦凯接受央广网甘肃频道专访,就甘肃成县利用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三产融合发展以及“强县域”具体规划和实施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成县核桃(央广网发 李红军 摄)

特色产业照亮发展之路 订单农业“结硕果”

“作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核桃已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农业特色产业。”甘肃成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彦凯说,成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核桃为主,中药材、蔬菜、畜牧为辅,中蜂、万寿菊、花椒、精品鲜果、水产养殖、烤烟等其他特色优势产业为补充的“1+3+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力助推了乡村产业的兴旺和县域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目前,成县核桃种植已基本达到了适宜区全覆盖,2021年,全县核桃坚果产量达到2.6万吨,产值3.2亿元;2022年预计核桃坚果产量3.69万吨,产值预计4.43亿元。产业效益的提升将成为主攻方向,成县将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的总目标,做大做强成县核桃现代产业园区,强化核桃基地精细化管理,做优一产;加快核桃产品精深加工,做强二产;拓展核桃市场营销,做精三产,高质量推进成县核桃产业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县内核桃企业参加全国各类展销会,努力扩大“成县核桃”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成县核桃”的市场占有率。

赵彦凯介绍,为解决成县农产品销售问题,自2019年以来,成县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探索发展订单辣椒和万寿菊。通过3年多的发展,成县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产加销全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特别是甘肃暖山科技公司万寿菊加工生产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代加工渭源、西和、康县、成县等4个县万寿菊,2022年产值预计可达1.5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元。

“成县发展订单农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有三点。首先,成县地处西秦岭余脉徽成盆地、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植物种类丰富多样,适宜发展订单辣椒、万寿菊、烤烟、中药材、蔬菜等订单农业。其次,区位优势明显。成县地处陇东南交界要口,距汉中市、天水市、陇南市等中小城市百余公里,距西安、兰州、成都等省会城市四百多公里,陇南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杭州、青岛、海南、乌鲁木齐、贵州等11条航线,订单生鲜农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配送到全国各大城市。同时,农产品品牌效应日趋凸显,‘成县核桃’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成县金丝黄菊花茶、 成县桔梗菜、成县大樱桃等一系列农特品入选‘甘味’‘好中优’系列产品。”赵彦凯介绍。

在发展订单农业过程中,成县结合土壤、气候、产业发展实际,采取“订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帮资金、企业保价格、订单促销路、保险防风险的多重保障机制,健全了投入保障、产销对接、技术服务、风险防范等体系,初步形成了“集中育苗、统一配送、定点收购、双重保障、产销加工”为一体的订单产业新体系。通过三年的发展,目前订单万寿菊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订单辣椒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万寿菊种植户7182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辣椒种植户4810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下一步,成县将主要对有基础的订单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拓展大蒜、中药材、手工挂面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认证,开展绿色、有机和“甘味”农产品认证,不断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招商引资推介会(央广网发 成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招商引资 促成县“三产”融合发展

2022年8月,“陇货入浙”农特产品购销活动之一的甘肃陇南成县网上核桃节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浙江杭州举办。这是成县首次在甘肃省外举办招商推介会,现场成功签约4个招商引资项目,引资7000万元;签约核桃购销协议4份,签约金额2639万元。

“成县‘一校一园一枢纽厚植着发展希望、投资沃土’,区位优势明显,中小微企业孵化园正在建设,聚力打造生命健康工程区、数字智能制造区、再生资源新能源区、新型材料建材区、展示孵化办公区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区六大板块,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成县营商环境一流,亲商爱商安商氛围浓厚,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引擎。今年,成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在重点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链、绿色能源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三大产业链外,还谋划了铅锌冶炼、新型建材、酒类酿造、核桃产销、万寿菊辣椒花椒加工产业链等八大产业链条。”赵彦凯说。

赵彦凯介绍,成县立足县情基础条件、特色优势、发展位次,在科学审视宏观大局中把握机遇,在精准把握比较优势中坚定信心,在深刻正视自身问题中加压奋进,“三产”协同发力,有利于促进集约发展、融合发展、全链条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园区作为产业、项目和企业承载平台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是成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全面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业集聚发展、综合承载力强的新型园区。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园区管理运行模式,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发展力,不断提升园区产业专注度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切实把园区打造成为全县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驱动的试验田、发展经济的主阵地。景区作为人气、热度和知名度的孵化平台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盘,把农村作为景区打造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大景区、全景式’发展定位,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打造,推动文旅资源串点成线,加快文旅康养产业融合,促进文旅消费全面升级,着力构建集‘生态观光、康养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陇南东部旅游集散区和生态宜居康养地,同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扣‘农村大景区’发展定位,坚持镇村一体统筹规划,放权赋能推进乡镇建设,拿出在田园上‘绘图’、土地上‘绣花’的精品意识,把每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每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多样、别具韵味的美丽乡村风景线。”赵彦凯说。

成县风貌(央广网发 李红军 摄)

立足成县特色 答好“强县域”新答卷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运输、乡村休闲等产业方面所需要的劳动力增加。比如:在订单产业发展中,在育苗、移栽定植、产品采摘、分拣包装、产品运输等环节吸收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够就地就近务工。据统计,2022年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万亩,自开工以来共吸纳当地劳动力560余人,为当地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另外,上半年处于劳务输转高峰期,外出务工人数多、工资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保障群众稳定增收,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13.9万元,涉及9个乡镇、25个合作社和3个蔬菜种植大户。通过设施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当地群众务工收入,同时落实‘春提早’、‘秋延后’等农业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培优电商品牌,充分发挥农业电商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系列展销及直播活动,促进农产品收购和销售,使我县农产品走出大山,进入城市餐桌,让优质农产品能够卖得出、还能够卖上好价钱,也增加了经营性收入。”赵彦凯说。

金融机构信贷投向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重大项目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成县信贷投放形势持续向好,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涉农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乡村振兴项目获贷情况不断改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日益突出,支持县域重大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扩面提质,政策性小额信贷收放衔接、有序推进。

赵彦凯介绍,成县认真对标国务院“33条”、省市“53条”一揽子政策措施,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成县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政策在成县顶格执行、落实落细。认真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完成退税115户4870.78万元。加快财政重点资金支出进度,直达资金支出进度53.24%。加大专项债券项目申报,2022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核共24个,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3项,发行专项债券资金4.4亿元。为11户大型企业落实稳岗返还资金89.51万元,为174户中小微企业落实稳岗返还资金134.64万元。建立领导包抓企业工作机制,“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用地报批、融资贷款、市场开拓等困难和问题。对11户规上工业企业强化调研指导,切实做好煤、电、油、气等要素保障,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制定出台了《成县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成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条”》《成县2022年营商环境优化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全县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