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尧章对民族音乐的贡献|旁听音乐史

原文作者: 陈正生 曾铃淋
原文分别为《〈春江〉〈霓裳〉永传世,不求闻达是楷模——柳尧章对民族音乐的贡献》(陈正生)《民族音乐家柳尧章主要音乐活动及艺术成就》(曾铃淋)。转载时对原文进行了合并、删减、调整顺序等,另添加了图片、视频、音频等,出处见相关说明。
对我们年青的国乐界朋友提起柳尧章,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是若提起《春江花月夜》和《月儿高》(《霓裳羽衣曲》)来,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两首乐曲是怎么来的,知道详情的人恐怕又不多了。实际上这两首乐曲都与柳尧章相关;可以说,没有柳尧章就没有这两首传世的乐曲,尤其是《春江花月夜》,只能停留在《浔阳夜月》的阶段。原来《春江花月夜》是柳尧章先生于一九二五年根据汪昱庭先生所教的《浔阳夜月》改编的;而《月儿高》,二十年代的上海,根本就没人会弹奏,是柳尧章先生从华秋苹《琵琶谱》中挖掘整理出来的。提起我们的国乐队,人们自然会想到大同乐会的郑觐文,却常常忽略了这位幕后的组织者与策划者。
△ 古曲 - 春江花月夜(1,2,3) 大同乐会演奏(转自油管)
柳尧章 其人
柳尧章是浙江鄞县人(狐按:鄞县约为今天的宁波市鄞州区),生于1905年10月10日,1996年12月17日逝世,享年91岁,是近现代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
图片
△ 柳尧章40岁(1944年摄)/ 中乐图鉴
柳尧章的父亲在上海经商,但酷好民间音乐,家道小康,家中丝竹乐器常备,柳先生从小便受到音乐的熏陶,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10岁那年随父亲来到上海,就读校规极严的徐汇公学,随校长、意大利神父刚提达·伐那拉(C .Vanara)学习钢琴,兼修小提琴、大提琴,受到了正规的音乐教育
1924年柳尧章先生加入大同乐会,在大同乐会8 年的时间里,他改编了《春江花月夜》,挖掘、整理了《月儿高》,同时参与组建大乐队,参加了大量的演出,参与编写了《国民大乐》。
柳尧章除1925年至1926年任教于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30年代初担任过两年史量才的家庭音乐教师外,1932年夏就开创“中西音乐研究室”,终身从事民间音乐教学、演奏和传播事业。柳尧章一生从事自由职业,因此对民族音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鲜为人知。
柳尧章先生一生秉持中为主体,西为中用,改革创新民族音乐,他在音乐教育和实践中坚持这一理念。柳尧章本人是音乐全才,精通中西多种乐器。在教学中,他既教授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也教授琵琶、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在柳尧章的演奏和教学中,中西方演奏技巧做到了融会贯通。《春江花月夜》和《月儿高》的成功改编,充分展现了柳尧章洋为中用的艺术思想,也印证了中西音乐是相通的,民族的也就是国际的美学原理
柳尧章 与大同乐会
大同乐会是我国20世纪初闻名全国的民间音乐团体,其创办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乐器演奏家、改革家、音乐教育家郑觐文(1872-1935)(可见前文《》)。
柳尧章认识郑觐文也是件很有趣的事。1924年2月13日,《申报》刊载了郑觐文《大同乐会筹备修正中西乐》的文章,柳尧章读后对其中的观点很是赞同,当天下午就带着报纸去拜见郑觐文,二人交谈十分投契,以后几乎无日不见,遂结成了忘年交。
图片
△ “大同乐会”创始人郑觐文/ 东方乐器博物馆
图片
△1924年2月13日《申报》文章
随后,郑觐文先生便介绍柳尧章向汪昱庭先生学琵琶。柳尧章学琵琶很勤奋,1925年以后,汪昱庭先生与吴梦飞、施颂伯二位先生组织“琵琶研究会”,还担任叶澄衷的家庭教师,较少参加大同乐会活动,柳尧章便去叶家向汪先生请教,后来因叶府路远,便常于星期天去汪府求教;当然,有时还向施颂伯先生请教。
图片
△ 汪昱庭/ 东方乐器博物馆
虚心好学是柳尧章先生的另一个过人之处。在大同乐会期间,柳尧章还向郑觐文学过箜篌,向苏少卿学京胡。1925年任教上海美专时,还曾经向他自己的学生学吉他弹唱——即使这位学生转学真如,也不辞路远去真如。如此的孜孜不倦,致使柳先生精通各种中西乐器。
柳尧章在大同乐会期间进行了大量的音乐编创活动。1925年,柳尧章将琴瑟曲谱《浔阳夜月》改编成琵琶、筝、二胡、箫四重奏,加上支声复调,并将曲名改为《春江花月夜》。1931年,柳尧章开始编译琵琶谱和七弦琴谱,按西乐理论采用五线谱译成《霓裳羽衣曲》 (即《月儿高》)并将其改编成民乐重奏。
图片
△ 1991年柳尧章亲笔简写的“《<春江花月夜>产生的过程》”手稿。/ 中乐图鉴
图片
△ 陈正生文章《关于琵琶曲<月儿高>和<春江花月夜>的传谱问题》/ 东方乐器博物馆
柳尧章在大同乐会积极参与了乐团建设。1925年5月,在柳尧章的建议下,大同乐会组建国乐联合会。1929年9 月,柳尧章与郑觐文学习和借鉴西洋乐队的形式,组建40多人的民乐大乐队。柳尧章编写《国民大乐》,三四十人演奏,十分成功。1933年4月,大同乐会的节目和乐器被拍成电影,送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参展。
柳尧章在大同乐会期间还参与了大量的演出。1927 年11月,大同乐会举办中西音乐家汇演,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秦巴里斯特小提琴独奏,柳尧章演奏琵琶《十面埋伏》 《塞上曲》。在《申报馆》经理史量才家,汪昱庭奏《十面埋伏》,柳尧章奏《塞上曲》。1927 年12月1日,受邀参加蒋介石、宋美龄在大华饭店举办的婚礼,参与乐队奏乐。1931年9月5日,参加全国水灾募捐演艺大会,柳尧章箜篌独奏《月儿高》。柳尧章在大同乐会期间,还参与了音乐教育教学活动。1924 年7月,大同乐会开办暑期班,柳尧章担任琵琶、小提琴、二胡教学,是许多名家比如“琵琶大王”卫仲乐、徐光毅的老师。同时,柳尧章还曾经是《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家庭教师。
图片
△ 199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柳尧章(左一)、陈正生(左二,本文作者)、金祖礼(右二)、戴树红(右一)拍摄于长征乡/ 东方乐器博物馆
柳尧章 与中西音乐研究室
1932年夏,柳先生离开大同乐会,开设“中西音乐研究室” ,从事私人教学,课程有钢琴、小提琴、琵琶等,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
柳尧章说,他离开大同乐会是因为要照顾家庭。可是卫仲乐先生说,柳尧章离开大同乐会是因为郑觐文推出“七线谱”,柳先生与郑先生的意见不合才离开的。卫先生的说法也有根据。因为郑觐文于1931年夏天推出据说“方便”首调视唱的“七线谱”,并“编作琴谱、琵琶谱各一曲,交于该会中坚分子柳(尧章)、卫(仲乐)诸人切实研究,以达完善之目的”,时间是吻合的。
中西音乐研究室还组建了一个管弦乐队,成员以中西音乐研究室的学员为主,社会知名演奏家王柏英、司徒华城等都曾参加过这个乐队。排练的曲目有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等名家作品。
柳先生于1935年开始教七岁的儿子柳和埙(当时名为“仲篪”)小提琴,后来柳和埙(1927-2020)成为上海交响乐团的首位华人首席、小提琴演奏家。1964年,柳先生又教3足岁的外孙顾维舫小提琴,如今顾维舫成为了美国在里夫兰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
图片
△ 1940年,13岁的柳和埙参加上海青年会举办的少年音乐比赛,获得一等奖(左一)/澎湃新闻
图片
△ 1979年3月,上海交响乐团与来访的波士顿交响乐团联合排练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波团首席约瑟夫·希尔维斯特里与柳和埙并排坐在第一档的位置/澎湃新闻
图片
△ 顾维舫/参考网
作为音乐教育家的柳尧章一生潜心音乐教育,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这就是注重实践。柳尧章不仅是音乐家、教育家,更是演奏家。他改编古曲,制作乐器,组建乐队,参与演出,这也充分说明了柳尧章更是实践家。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是柳尧章音乐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柳尧章将表演效果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中西音乐研究室组建乐队很大程度上也是满足了学习实践的需要。柳尧章先生在一生的教学实践中,以他谦虚低调,不求闻达的品德言传身教,感染和影响着他的学生。
图片
△ 柳尧章80岁(1984年摄)/ 中乐图鉴
改编民乐《春江花月夜》《月儿高》
柳尧章先生对民族音乐的贡献,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改编中国的第一首世界名曲《春江花月夜》,挖掘、整理《月儿高》,二是帮助郑觐文组织大乐队。
柳尧章加入大同音乐会后,感觉古乐曲生拗难懂,不如丝竹流行普及。柳尧章改编《春江花月夜》,正是按照上海当时流行江南丝竹的演奏形式改编成小合奏曲,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春江花月夜》 《月儿高》融合了多种中国传统乐器,通过支声复调、滑音等最传统最民族的技法,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独有的气质和韵味。
图片
△ 春江花月夜的当今演绎(转自油管)
这两首乐曲是大同乐会的保留曲目,尤其是《春江花月夜》,更是演奏频繁:1927年11月,大同乐会与俄国小提琴家秦巴里斯特联欢的压轴曲目是《春江花月夜》;1933年4月,明星影片公司为大同乐会拍摄有声影片送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参展,其中的重要节目就有《春江花月夜》。因此,郑觐文曾自豪地说,《春江》、《霓裳》(即《月儿高》)等“古乐合奏,为本会专有品”,“每次演奏,颇受西人欢迎”。
图片
△ 大同乐会公开出售的《春江花月夜》乐谱/ 东方乐器博物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新旧思想、新旧文化交替冲荡的年代,《春江花月夜》 《月儿高》的改编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创新变革的渴望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改编后的《春江花月夜》 《月儿高》体现了柳尧章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示了意境深邃的诗歌之美。
改编《春江花月夜》
柳尧章回忆录有以下记载:1925年10月柳尧章大胆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的演奏形式,将琵琶曲《浔阳夜月》(又名《夕阳箫鼓》 《浔阳曲》)改编成十二个声部的合奏谱,将工尺谱改成横写。1926年,郑觐文先生正式命名为《春江花月夜》。当时乐评认为该曲“韵致天然,无一点尘俗气”,不听当引以为憾,“实足为丝竹界别开生面”。
图片
△ 1934年8月俭德国乐社参加浦江游览活动由程午嘉演奏琵琶
民乐《春江花月夜》与张若虚诗作《春江花月夜》没有直接联系,但民乐《春江花月夜》 《月儿高》却展现出了诗歌的境界与意境,典雅浪漫、回味悠长。《春江花月夜》旋律质朴舒展,节奏一气呵成、自然流畅,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江南水乡的醉人景色和万千风情中。
《春江花月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波光摇曳的江面,乐声悠扬的黄昏,通过音乐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我国传统音乐“和”的美学思想。在委婉曲折、跌宕起伏的琴声中,听众能够感受到世间万物水乳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图片
△ 柳尧章的琵琶曲谱《浔阳夜月》手稿。他据此改编了合奏《春江花月夜》/ 中乐图鉴
改编《月儿高》(《霓裳羽衣曲》)
《月儿高》是柳尧章先生将1924年观文社刊发的华秋萍《南北工派秘本琵琶谱》作为基础研发整理的。这首乐曲于1927年5月15日大同乐会第二次常会演奏时,初闻此曲者就认为“神妙不可思议”,以至于大同乐会7月2日举行的夏季音乐会,为听此曲,尽管“大雨如注,来宾仍座为之满”。
虽然柳尧章没有改动华秋萍琵琶谱原谱一个音,标题也没有变,但是重新编排了指法和节奏。柳尧章认为华乐谱的“西板”,许多曲调照原谱弹不好听,因此对曲调进行了调整加工,调整后的《月儿高》有些乐段庄严,有些乐段活跃,具有舞蹈性,有些地方还似乎让人感受到了交响乐的风格,不同凡响。
《月儿高》呈现的是一幅恬静悠远,明月高悬,优雅淡丽的画卷,随后是热烈、壮观的舞蹈场面,一轮明月渐渐西去。四是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月儿高》原曲冗长沉闷,经柳尧章改编整理后产生了焕然一新的效果,通过节奏旋律的变化,展现了冰轮初上,高歌狂舞,落月西沉的迷人意境和场景。
图片
△ 1927年初,柳尧章将《华氏谱》(华秋萍、华子同合编,1818年出版,最早印行的琵琶乐谱)中的《月儿高》挖掘、整理成琵琶独奏曲及合奏曲《霓裳羽衣曲》。/ 中乐图鉴
当时上海的丝竹团体无法得到《春江花月夜》和《霓裳羽衣曲》的乐谱,而这两首乐曲又都是从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来的,于是上海的丝竹团体便纷纷将琵琶独奏曲改编成丝竹合奏曲。例如1928年10月27日晚,中国播音协会播送霄雿乐团李廷松、李振家、俞樾亭、曹子猷、孙裕德、王孟禄、马宜卿、苏祖敭合奏的丝竹乐曲,四首乐曲中就有《普安咒》(非琴曲)、《浔阳夜月》、《汉宫秋月》三首是由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来的。当时上海称这些由琵琶独奏曲改编的丝竹乐曲为“新丝竹”:柳先生改编的《春江花月夜》和挖掘、整理的《月儿高》,便是这“新丝竹”之发端。
图片
△1936年霄雿国乐团庆祝成立十周年活动留影/ 中乐图鉴
组织大乐队,编写《国民大乐》
郑觐文很早就想组织大乐队。1924年4月,郑觐文组织了一个30人规模的女子乐团。这个女子乐团的基本成员乃是哈同办的仓圣明智女学的学生,从所习的乐曲来看,这女子乐队的组织形式与大乐队无关。郑觐文当时就预感这支乐队不得久长,想组织30人的男子乐队,并申明“凡属基本会员,可免入会经常各费”。果然,当年夏天,仓圣明智女学停办,女子乐队也就无形中解散。
1929年5月,郑觐文接受柳尧章的建议,联合汪昱庭主持的琵琶学社、霄雿乐团、韩江丝竹会、琴侣斋、精武体育会国乐组、中华音乐会、辛酉学社、华乐团、俭德储蓄会共十个团体,组建国乐联合会,力图从各团体中抽调骨干力量。第一次会议上,柳尧章详细介绍了组织国乐联合会的目的,组织大乐队的意义,以及按照规定乐谱演奏(视奏)的要求。这最后一条,是当时人们不大容易接受的,于是第二次会议的与会者就寥寥无几。国乐联合会的流产,坚定了郑觐文独立创办大乐队的信念,1929年秋,郑觐文通过《申报》公开向社会招募大乐队队员。
图片
△ 1934年8月柳尧章的琵琶老师汪昱庭先生在上海参加浦江游览国乐活动留影/ 中乐图鉴
大乐队的组建,《国民大乐》乐曲的改编,除郑觐文而外,柳尧章的功劳是不小的。当时大乐队的成员有40人。1933年4月8日晚,明星影片公司为大同乐会拍摄有声影片送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参展。这部有声影片除拍有全套163件乐器照片外,演奏的曲目为郑觐文古琴独奏《海岛孤踪》,卫仲乐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卫仲乐领奏、九人合奏的《春江花月夜》,32人合奏的《东方大乐》。这儿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一是《东方大乐》就是《国民大乐》,为参展而易名,如今所传下来的照片上的字迹隐约可见,可以为证。二是这次参加演奏者的照片为33人,拍摄完毕后,郑觐文参与集体照,故居中而手执绰板。第二个问题是,这次参加拍摄者连同郑觐文在内为33人;大乐队是业余组织,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大乐队并非为32人的编制。
图片
△ 1933年4月上海明星电影公司为大同乐会演奏《东方大乐(国民大乐)》拍摄纪录片的留影/ 中乐图鉴
柳尧章帮助郑觐文组织的大乐队,高、中、低音声部齐全,吹、拉、弹、击齐备,无疑乃是现代国乐队的雏形。在现代国乐队的组建、发展过程中,郑觐文的功不可没,柳尧章的功亦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