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雍正告诫子孙,善待曾静,乾隆继位后将他凌迟

1735年,雍正奄奄一息,告诉乾隆:“曾静有过错,但我答应不杀他,你也要遵守承诺”。乾隆假装同意,继位后便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理由是他们议论先帝。
图片
曾静,湖南永兴人,一个落魄书生,但名气很大。入城参加考试时,读了一些吕留良的著作,其中有“夷夏之防”的论述,让他倍感兴奋。
吕留良认为,“夷夏之防范,大于君臣之义”。1276年之后,忽必烈统一中原就是颠倒乾坤,后来清兵入关,也是如此。
科举考试不如意,曾静对清朝不满,又看了吕留良的著作,产生“反清复明”的念头。为此,他派遣张熙前往杭州,访求吕留良的原著,作为宣传的资本。
1728年,曾静让自己的学生张熙去西北,联络陕甘总督岳钟琪,建议他起兵造反,推翻雍正,恢复明朝江山,这就是“曾静投书事件”。
曾静寻找岳钟琪,原因两点。首先,岳钟琪是岳飞的后裔,岳飞是抗金英雄,却含冤而死。清朝也是女真建立,跟金国一样,岳钟琪应该为祖先报仇,不应该给敌人效力。
再则,岳钟琪手握重兵,节制陕甘军务,与准噶尔蒙古对峙。清朝驻扎西北的劲旅,大部分在岳钟琪手中,他具有起兵反清的本钱。
岳钟琪担任陕甘总督,朝中许多文武大臣不服,认为他是岳飞的后裔,不应该担任要职。雍正力排众议,认为岳钟琪靠谱,能胜任陕甘总督一职。
图片
张熙送来书信,岳钟琪很害怕,担心遭受牵连,便立刻上奏雍正。同时,岳钟琪扣押张熙,问他是受何人指使,都有哪些参与者。
张熙有个性,无论岳钟琪如何严刑拷打,就是不说出来。后来,岳钟琪假装准备反清,释放“友善”的诚意,希望能联络江南的“义军”,增加胜利的筹码。
岳钟琪的“友善”,迷惑了张熙,他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雍正顺藤摸瓜,擒拿曾静、张熙、严鸿逵、沈在宽,将他们押解回京师审问。
严鸿逵,吕留良的学生;沈在宽,严鸿逵的学生,是一脉相承。此时,吕留良已经病逝几十年,雍正只好审问他的学生。
“曾静投书案”前后审判两年,雍正大肆抓捕相关人员。为了震慑,雍正下令处死严鸿逵、沈在宽;吕留良后代,要么处死,要么流量,要么为奴;吕留良本人被掘墓,斩下首级。
吕留良的学生、朋友,以及帮助他印刷书籍的商人,大多被处死、流放,牵连之广前所未有。但是,曾静、张熙暂时躲过一劫,雍正并不杀他们。
议政大臣认为,曾静、张熙“狂妄悖逆,不忠不义”,应该判处斩首,以儆效尤后。雍正力排众议,不但不杀他们,还下旨“子孙后代,不能追究责任,以此为由,治他们的罪。”
图片
雍正不杀曾静、张熙,是有原因的。雍正看来,曾静、张熙非但不是自己的“敌人”,还是“大功臣”,理应给予赏赐,在生活上好好照顾才是。
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之战相当激烈、残酷。1722年,雍正继位,许多人都不服。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不认可雍正,还说他是“篡位”。
胤禩、胤禵的能量太大,亲信众多,雍正刚即位,“篡位”的言论就出来了,且广泛传播。篡位、杀敌、毒死康熙、气死母亲、残暴不仁,成了雍正的标签。
曾静给岳钟琪投书,其内容就包括对雍正的“非议”。继位以来,雍正皇帝励精图治,实行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养廉银,设立会考府等,得罪了一些官员,他们抱怨不断,加快了“流言”的传播。
雍正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也为了打击胤禩、胤禵的余党,“曾静投书事件”无疑是一个切入点,让他找到了理由。要知道,此次事件,被撤职、流放的官员可不少。
雍正的批示,曾静、张熙的“供词”,结合成《大义觉迷录》,以此来证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大义觉迷录》写成后,各省督抚都要印刷,并广为宣传,基层也不放过。
图片
各省的学子、民间农夫,若是不知道《大义觉迷录》的内容,当地官员就被革职查办,从重处理。曾静、张熙,分别追随“风俗官”前往南方、西北,向民间讲述《大义觉迷录》,为雍正做宣传。
曾静、张熙到每个地方,都念“供词”,言:“然在重犯因过信吕留良逆说,与误听谣言,而身陷极恶大罪以来,每清夜自思,心虽无恶,罪实难解。”
曾静、张熙的宣讲,让大家都知道雍正是正常继位,是雄才大略的君王。雍正很满意,让曾静、张熙在地方官府中担任职务,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雍正病逝前,一再对乾隆强调,不能追究曾静、张熙的责任。要知道,雍正承诺不杀曾静、张熙,还让子孙后代遵守,是在朝堂上说的,不能言而无信。
图片
1735年,雍正病逝,乾隆继位。1736年,乾隆以“议论先帝”为由,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并不遵守雍正的承诺。
参考书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