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唯一入选文职人员!海医大这位专家被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

日前,中央军委印发通报,对全军10个单位、19名个人予以“四铁”先进单位标兵和“四有”优秀个人标兵表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许辉教授被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是入选的唯一文职人员代表。
图片
图片
专家简介
周许辉,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脊柱外科尤其是脊柱脊髓损伤及脊柱畸形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每年主刀各类脊柱手术600余台。获军队后勤科研重大课题1项、国防科技创新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上海市基金6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6.8。作为海军军医大学“三航两海”人才工程“强海”创新团队牵头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央视《军事报道》栏目报道周许辉教授事迹
图片
△周许辉教授在分析脊柱外科术式
大医铸忠魂,换装不换心。周许辉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2019年转改为文职人员。多年来,无论何种身份,他始终坚守自己服务部队的职责使命,致力于脊柱脊髓战创伤救治的研究探索,挑战被称为“禁区手术”的战创伤后颈椎截骨矫形手术,有效提高了颈椎损伤的治愈率,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有力提升了科研成果保障战斗力的贡献率。
图片
△周许辉教授深入舰艇为官兵巡诊
历经磨难,备战打赢。20多年来,周许辉团队针对海战条件下脊柱脊髓战创伤发生率、死亡率、致残率“三高”的世界难题,带领攻关小组上舰艇、走边关、赴海岛,深入基层部队收集数百条官兵意见建议,研发了野战条件下单兵智能化辅助插管装置,使颈椎外伤伤员在颈椎无法后仰的情况下,实施气管插管成功率由71%上升到96%,有效降低了气道损伤、颈髓继发性损害等并发症。
图片
△周许辉教授(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凭借脊柱脊髓战创伤核心救治技术创新成果,周许辉及其团队分别于2017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片
△周许辉教授在探讨脊柱外科疾病诊治
冲锋的脚步,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周许辉团队在战创伤研究的道路从未止步。近两年,他带领团队着眼医院骨科多年的积淀创新和成果,瞄准以神经工程的脊髓损伤功能重建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攻关,解决了神经功能修复治疗难的问题。
图片
△周许辉教授在教学查房中
34年军旅生涯,面对人生两次重大选择,周许辉都坚定地选择了奉献军旅,投身强军事业。1988年,怀抱着从医报国的志愿,周许辉考入了原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2019年,他又带头响应军改号召在原岗位转改文职人员,在科技人员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2020年还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
图片
△周许辉教授参加学术会议
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作为骨外科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周许辉收到了许多地方医院抛出的橄榄枝,站在转改文职还是转业到地方的十字路口,面对继续奉献部队还是就职地方医院的不同待遇,他选择坚守自己的初心。
图片
△周许辉教授在病例分析中
多年来,周许辉始终心系基层官兵,先后10余次参加“万里海疆行”“健康进军营”等基层巡诊调研工作,服务基层官兵超过4000人次,以一个又一个科研创新成果践行着自己从医救人、从军报国的庄严承诺。
服务军民好军医
勇攀高峰立新功
祝贺周许辉教授
获评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
主管:海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海政宣传文化中心报社
监制:张庆宝 编辑:高泽明
作者:王泽锋 李也 刘钰 刘健 陈永凸
视频来源于央视《军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