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一年后重启,这是兰心大戏院最接近1931年原貌的一次

图片
历经一年半修缮,兰心大戏院又敞开大门迎接观众,修缮设计总负责人左承岦与同事们最自豪的是,经过专家评估,2022年的兰心大戏院是历次修缮后最接近上世纪三十年代兰心大戏院落成后的原貌。舞台上,都市喜剧《宝兴里》正在装台,迎接9月23日首演。
图片
左承岦 诸葛漪 摄
兰心大戏院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坐落于茂名南路与长乐路路口的转角地带。年初“演艺大世界·今朝更好看——2022新年有戏”特别活动上,兰心大戏院成为首批获得“演艺大世界”铭牌和证书的十家单位之一。
1930年,兰心大戏院从诺门路圆明园路口迁址,重建于黄浦区茂名南路57号,建筑风格为整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局部受新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建筑面积约为2807平方米。1931年兰心大戏院开业,见证申城舞台近百年风云。1945年,蓄须明志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辍演八年后首度复出,在兰心大戏院推出《刺虎》。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兰心大戏院首演。2009年,中日合作昆剧《牡丹亭》也在此首演。2010年,英国舞台剧《捕鼠器》首次离开伦敦来上海演出,同样选择兰心大戏院。1994年,兰心大戏院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承岦表示,兰心大戏院地块受道路所限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建筑师巧妙地将限制转化为建筑特色,在马路转角处做切角,形成建筑主立面,并将主入口设置于此,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广阔。鸟瞰兰心大戏院,平面整体成钻石形,大戏院外立面主要材料为暗红色泰山砖,内部繁复精细的金色柱头、线脚、雕花、构件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气息。在多次考证与论证后,专家团队商讨出对兰心现有结构装饰破坏最少、荷载增加最少的方案。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团队走遍城建档案馆,严格考据历史资料,通过3D扫描、数字化建模等技术手段“原汁原味”还原大戏院风格。
图片
修缮前后对比
外立面部分泰山砖出现霉变、破损、剥落,花岗岩石材出现锈斑污染,修缮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进行外立面历史风貌的修复。技术人员按照原有式样定制、更换泰山砖,通过泥敷清洗的方式恢复花岗岩饰面原有色彩。特色鲜明的钢窗框经过整形校正,补齐配件,也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稍有不同的是,原有单层玻璃被更换为中空玻璃,提升大戏院整体隔音性能。而今,从外立面的泰山砖、花岗石、花式线脚、钢制门窗到富有历史感的转角大门、雨棚、铸铁雨水管以及标志性招牌“lyceum”,都留有时光流转的印记。
图片
外立面泰山砖修缮前后对比
灯光璀璨的穹顶、古色古香的地板,是观众走进修缮后的兰心大戏院的第一印象。在历次修缮中,兰心大戏院前厅地面一度覆盖着米黄色大理石,最新一轮修缮按照当年图样,将地面恢复成现浇水磨石。铜条分格三色图案相互围绕的水磨石样式,采用传统施工工艺使历史原迹得以重现,与前厅两侧水磨石主楼梯交相呼应。暖灰色的墙壁,局部采用金箔饰面,更加华丽,同样是参照历史图纸后,将两侧楼体部位墙面原造型和镜框拆除后,新作石膏造型线条。
图片
修缮后进厅水磨石
剧场内的穹顶是兰心大戏院标志性部位。经历91年沧桑后,剧场饰面已不复当年华丽,但作为重点保护部位又无法整体更新替换。修缮团队灵活使用现代技术,做好穹顶保护修缮同时,在关键部位安装监测传感设备,对其“服役”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保障剧场安全使用。
图片
修缮中穹顶
左承岦透露,修缮过程中,工人们在兰心大戏院二楼发现红色及金色围边的历史线条装饰,设计团队将该配色沿用到剧场墙面装饰中,同时优化墙面构造层,安装穿孔吸音板,最大程度还原原有的建造风格,并提升剧场观演声学效果。剧场里的灯具数量也比之前的兰心大戏院翻了几倍,头顶洒下的灯光铺满每个角落,一扫往日老剧场的些许阴翳感。
图片
修缮后外立面细部
修缮后,观众席座位数从681个增加到702个,包括一楼座位438个,二楼座位264个。精准排布让人感觉更为宽敞。穹顶有丰富的线条装饰,中间被花纹线条分成八等分,修缮灵感同样来自1931年图纸。
图片
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兰心大戏院舞台台口被适当拓宽,31根舞台吊杆全部更换,负重由原来的220公斤增加至500公斤。化妆间更加现代而舒适,喷淋等消防设备也已更新,场所码和数字哨兵配备到位,保障了安全、健康的观演环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