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黄河安澜》全景式展现黄河的时代新曲 大河奔流永向前

图片
河南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资料图片)
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装着一条黄河。
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纪录片作品《黄河安澜》,近日收官。围绕“国脉千秋”“力挽危澜”“量水而行”“重现盎然”“发展新路”“幸福长河”6条主线,雄浑壮丽的黄河之景、细腻生动的发展故事,在黄河奔流中徐徐铺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为了更好挖掘新时代黄河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描绘新时代黄河高质量发展图景,由国家广电总局策划、水利部指导、北京广电局支持,北京广播电视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部大型纪录片《黄河安澜》。
黄河的奔腾不息已成为中华儿女的性格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这是1939年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颂》里的一个片段。整首诗语言奔放、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歌颂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前行的脚步。每个中国人血管中流淌的血液就如同黄河的“支流”。这样的心绪,飘荡在高天厚土上,随着奔腾的黄河永远流淌……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奔腾不息与泽润万物的品德,已经随着滚滚而东的河水,流淌入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成为中华儿女的性格,成为代代不已、生生不息的中流砥柱。
有河必有山。黄河畔的贺兰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贺兰的意思是奔腾的骏马。唐代王维说“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宋代岳飞说“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明代徐勃说“贺兰山下战尘收,君去征途正值秋”……岁月不语,唯石能言。数以万计的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休闲等场景,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宝库。
有一种说法,贺兰山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相传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所有大江大河都向东流去。这个神话又引发了另一个美好的神话,就是女娲补天。这些神话,体现着远古先民的朴素信仰和雄奇想象;背后承载的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
黄河继续奔涌,流到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处,又遇大山阻挡,于是大禹挥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水滔滔东去,三门峡也因此得名。三门峡的黄河浪中,有一块石头,叫砥柱石,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从大禹开始,到后来的王景、郭守敬、潘季驯、林则徐、李仪祉、王化云……这些与治理黄河有关的人物,秉承着公而忘私、以民为本的情怀,冒着风霜雪雨、披着雨笠烟蓑、通过刀劈斧削、通过肩扛手提,让黄流巨津成为养育芸芸众生的摇篮。
黄河,就是这样流淌在我们的文化中,就是以这样的英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就是以这样的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再造河山的壮举闪耀于人类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70多年沧桑岁月,刻满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治水患、兴水利、护生态、节资源、谋发展的奋斗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黄河治理理念上升到新高度,从抗争到保护,从基础的安全需求到全方位的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了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调控的根本改变。
从纪录片《黄河安澜》可以看到,1972年到1998年,黄河曾有21年出现河干断流,这不仅意味着海水会倒灌侵蚀土地,种粮艰难,还意味着沿线居民的生活、工农业用水、黄河的生态用水等无法保证。据资料显示,在断流的1972年-1996年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
从连年断流到河畅其流,黄河流域的水量调度管理在我国七大江河流域治理中首开先河,为大江大河的治理保护提供了生动的“中国范例”。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而黄河流域最耗水的行业就是农业,其用水量曾高达黄河可取水量的92%,只有转变用水方式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水的高效利用。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是沿黄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如今已有四十万亩良田用上了高科技灌溉节水技术,农民们的用水量不仅降到了传统灌溉用水的五分之一,还让远离灌渠水系之外的高原、山地的百姓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境地。
晋陕交界的碛口古镇,曾经望“河”兴叹的农民们因为新的灌溉技术,不但用上了黄河水,还迈上了脱贫致富的路。而为了节约更多宝贵的水资源,高耐盐水稻等新型农业技术也正在黄河流域孕育。
在陕北,距离延安市区七十多公里,有个小村叫梁家河。这里的人们在坡地种草种树,山腰筑坝拦水,山下发展林果,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之为“穿靴戴帽束腰带”。
黄河的滔滔之水,通过久久为功的生态努力,化为万里清流;黄河流域的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黄河流域古老而光荣的文化,在传承中得以新生。
今天我们知道,中国的两大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无论是经济、生态还是文化,都有国家战略,都有清晰的路线图。这是再造河山,这是改写历史,所以注定艰辛而光荣,必将闪耀于人类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通过黄河故事看行进的中国
塔拉滩的风与沙,是青海当地牧羊人最熟悉的记忆。仅仅维持到本世纪初,塔拉滩就成为共和盆地流沙面积最大、退化草地集中分布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们一度想要搬离。沙漠荒滩,如何给人们带来发展的希望呢?
《黄河安澜》让我们看到,从2012年开始排列整齐的黑色方块,一片一片在塔拉滩“生长”出来,这片广袤的不毛之地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光伏产业让塔拉滩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共赢,龙羊峡水电站大坝的共同供电实现了水电太阳能配合,2021年青海成为全国首个以新能源作为第一电源的省份。
渭河,黄河第一大支流,这是一条流淌着经典文化的河流,历史上许多文人骚客曾在这里留下千古绝唱。如今,伴着黄河景观线的打造,拂去历史尘埃的渭河再现汉唐风韵,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宜居之地。渭水河畔的西安,这座有着7000年文明史、3100年建城史的古都,正在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万国来朝的古都长安到日新月异的西北重镇,古与今的繁荣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纪录片《黄河安澜》的第一集叫做“国脉千秋”,用一个小段落生动讲述了2021年黄河防洪中惊心动魄的故事。2021年一场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伏秋大汛席卷黄河下游,各个水库水位频频预警,小浪底水库离千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仅差0.5米。在这样关乎一百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要时刻,4万黄河职工、2700多台抢险机械,气象、通信、公安、交通、电力等多部门联防联控,在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精准调度、有力防控下打赢了这场“防洪大战”。
纪录片用镜头语言讲述了这场如同走钢丝般的精准调控过程,让观众在惊险紧凑的观看节奏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抗洪精神,感受到我国防洪能力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有人评价纪录片《黄河安澜》就是一本影像版的“黄河之书”: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的动物烧骨,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距今180万年前;甘肃和内蒙古考古发现的碳化粮食标本,印证了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已开启了农业文明;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时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走向成熟,黄帝带领统一的华夏民族站在了黄河大舞台的中央,全面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肇始时代……
在世界成千上万条大江大河之中,还没有一条像黄河这样能凝聚起一个民族精神的河流。
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国的北方,在辽阔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千百年来,黄河滋养着古老文明的孕育生长,染就了中华民族的炎黄底色。
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如今的黄河沿岸,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黄河流域的城市群不断开拓创新发展新路,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自然、人文、生态之美,共同呈现出一幅美丽、流淌、行进着的中国画卷。(穆铎)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