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骨科=?助力解决临床瓶颈难题!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智能与骨科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不止是手术机器人这么简单,巨大不规则骨缺损,用3D打印“私人定制”骨头,疑难病例手术全程“智能导航”……9月23日,广东省智能骨科培训班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智能骨科中心成立仪式在广州举行,该中心与国家两家部委重点实验室以及多家智能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未来将在智能骨科领域做更多探索。
来自中山一院等多家单位的领导及全国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共同见证了中心的成立。
图片
智能化已融入骨科诊疗全流程
在仪式现场,中山一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主任盛璞义教授就智能骨科中心筹备工作情况作了报告。他介绍,智能化已经融入了中山一院骨科诊疗全流程。
以诊断为例,关节置换假体感染的诊断是世界性难题,中山一院骨科关节外科与科研团队一起利用智能技术开发了一款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临床应用效果明显,能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进而后续治疗就有了相对明确的方向。他们希望利用智能化技术,使更多疑难重症的诊断难题得到破解,这也是智能骨科成立后要主攻的方向之一。
智能骨科成立后第二主攻方向,是开发高难度手术工具。盛璞义解释,骨科手术会用到大量工具,但对于那些高难度的手术,比如危重的脊柱侧弯,需要手术更快、更精准,这也对手术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化工具或可完成以前因为受限于工具而无法完成的手术。
骨科与智能结合还可能在骨科康复领域大有作为。有一部分骨科疾病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康复训练后,可以延期手术,或不再需要手术。对于手术后的患者,恰当的康复训练可以让他们恢复得更快。他们希望在智能化的指引下,能给患者开出“私人定制”的康复方案,且患者在康复训练时可通过智能化系统来“纠错”。
科研攻关助力解决临床瓶颈
本着“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平台、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中山一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杭州键嘉机器人有限公司、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就建设中山一院智能骨科中心举行了挂牌仪式。
盛璞义介绍,这些合作单位均是我国在医学材料、信息科学、医学人工智能领域领军或者第一方阵的单位。双方的合作,将临床问题反馈到科研领域,科研攻关又反过来助力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
此次活动正值中山一院举办的主题为“数字医疗技术创新:重塑医疗健康服务”的泛太平洋健康创新大会,此类医工结合的合作,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骨科各亚专科的拓展,助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响应医院非常“6+1”战役规划和引领“高质量医学创新”建设工作。借力智能科技,促进骨科疾病智能诊断系统的研发和转化,推动骨科学科持续发展,提升智能骨科诊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校对 |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