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峰峰|元宝山?神麇山?果然是一座有故事的山

提起元宝山
在峰峰可谓是家喻户晓
但说到“神麇山”
却有很多人并不知是何处
其实,元宝山就是神麇山
同一座山为何有过两个名字?
在山上又有着什么样的神话故事呢?
今天,让我们跟随李春社老师
一探“神麇”之究竟
FENGFENG
逝去的神麇
在中国北方,城中有山者少,城中有名山者更少,城中有名山,山下又有水者,少之又少。但在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主城区,既有名山,名山之下又有滏阳河,可谓拥有名山之灵气,流出滏河之秀丽。
此名山叫神麇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中国最早的山川地理书《山海经》中已有记载,《山海经·北山经》载:“又北三百里,曰神麇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图片
《磁州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昔有神鹿游于其上,逐之不见,世遂以为神麇山。”又谓此山“形如麇鹿”,故名。
原来这座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古代有美丽的文石,有奇特的白蛇,还是滏水与黄水的发源地,可惜,现在我们只能看见到潺潺东去的滏水,而让其成名的文石、白蛇、黄水,早已随着神鹿的远去而消失了。
图片
图片
当时的樵人以民歌闻名当时,且声调优美,“清独声悠”,可惜,樵人们的美妙歌声没有传之今世,但樵人将茂密的森林砍伐成荒山却传到了公元2000年。从那时起,神麇消逝了。关于神麇的故事,关于文石、白蛇的故事,就从那里中断了,神麇山,就是一座裸露着石头的荒山。
FENGFENG
元宝出现了
关于元宝山的名字神麇山森林的“樵人”后代,却有着另外的一个传说。在这座山下有一个村子叫郭庄,郭庄人在山半坡建了一座庙,一位在庙前烧香的老者,望着青烟缭绕的香柱,慢慢地向我讲着元宝的事。
他说,这座山的名字跟一个流传很广的民谣有关,民谣云:“彭城碗片河中抛,遇水顺流往下落,若遇老鳖看见了,吞下肚去腹中饱”。山下是滏河东流,上游是烧制陶瓷的彭城古镇,河中瓷片顺水漂流,这倒是实情,问题是后两句,“若遇老鳖看见了,吞下肚去腹中饱”,故事就在这里。
图片
图片
老者说,曾经有个南方人在郭庄村做长工,一天他看到河中有个老鳖在岸边吃碗片,便回家拿些余粮喂老鳖。后来,到了年关,家家户户一片喜庆祥和时,身无分文的南方长工便爬山以消心中之愁苦,到了山顶,他看到一个金闪闪的大元宝,元宝旁边还有一只老鳖,原来,这是老鳖屙出来的,他拿走了这个元宝,且那之后的每年除夕之夜,他都会得到一个大元宝。慢慢地,南方长工的家境逐渐好了起来,这座山也因此得名“元宝山”。
图片
这是一个与“神麇樵唱“相反的故事。樵人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砍伐的不仅仅是树木,也把自己赖于生存的故乡毁灭了。而一个流落异乡的穷苦外来客,为了保护滏阳河的水中生物,在困苦中,却获得了意外的财富。元宝的出现,就像把鹿神化为麇一样,也把穷苦者的梦想神化了。
FENGFENG
不是神话的神话
从明代开始,荒芜了数百年的神麇山,不,是元宝山,还能再披上绿装,就像神麇游于其上的茂密森林状态吗?
如果是在公元2000年你看到这座山,你肯定会说不能。但现在,你再看这座蓊蓊郁郁的林木之山,这是不是一个神话呢?
是神话,也不是神话。
图片
说是神话,是因为在公元2000年之前,峰峰矿区每年的植树节,都要组织数千人上山植树,企图绿化这座山,但每年植树每年死,山上几乎没有土,山上存不雨水,让树活下来就是一个神话传说而已。但在2000年,区政府下了决心,山上没有土,往山上运土,山上没有水,往山上引水,派出专业的园林师,组织专职的管理处,全区人民捐款,花费5000万巨资,终于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装,神话成为现实。
元宝山总面积5100亩,森林覆盖率81%,公园投资2400万元。2001年9月底一期工程建成。植树116万株,种植草坪21万平方米。元宝山南延工程南起南环路,北至元宝山公园最南端,总占地面积2000亩,工程总投资3300万元。整座山实现了水通、路通、灯亮、树绿的标准。元宝山风景区目前已被评为AAA级国家景区,是冀南大地的一颗绿色明珠,它不仅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更是吸引外地游客、代表峰峰矿区新形象的又一风景秀丽、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游览胜地。
图片
图片
元宝山上有一个标志性建筑,当地人叫元宝亭,外形似元宝形,是元宝山风景区的主景之一,气势雄伟,高9米,南北长18米,东西宽8米,内部分为两层,由亭中央的旋转楼可上至亭内第二层,这一层兼有展览、阅读、观测等多项功能。我以为,叫元宝阁也许更合适,因为其下是通道,其上有阁楼。而亭者,上面是没有阁楼的。
这是一座大俗又大雅的建筑。说其俗,它没有任何创意,就是按照元宝山这一山名,在山顶设计建造了一座大元宝房子,展示人们追求财富的赤裸裸的欲望,并且将财富的追求做到了极致,在阁下的两侧内壁,画上了摇钱树,在阁楼上,画上了有关追求金钱的主题壁画,完全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金钱的含蓄与掩饰,难怪曾被人评为中国“十大低俗建筑“之一。说其雅,是因为俗到极致就是雅,它的不掩饰对金钱的追求,就是真诚,就是对虚伪的反叛,它对元宝的肖形,风格独特,个性十足,本身就是一种金钱文化,那种两端高跷、中间低凹的形状,正代表了一种对金钱伸手可捉的心里暗示,这种暗示正是一种积极向上进取的正能量。
图片
元宝山还有采用荷兰建筑手法建造的具有异国情调的风车,还有提倡服从自然造化的蘑菇亭、蝴蝶亭、百花园,还有追求文化意蕴的书院、曲径通幽的游廊等等。但最独特的,还是用纯石质建造的七级福塔。福塔建在竹林寺里。而竹林寺,守寺的人说是从滏阳河对岸鼓山脚下迁移过来的,我一听,这是不是又一个有关竹林寺的神话呢,因为我的朋友,一位在鼓山脚下长大的文化学者,给我讲过一个上、下竹林寺的故事。
图片
FENGFENG
上、下竹林寺的故事
竹林寺实际只有一个寺,可民间却有“上竹林有影无踪,下竹林有寺无僧”的谚语,也因此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据老辈人讲,竹林寺原来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和尚经常下山去做佛事,小和尚在家看门。时间长了,老和尚看见一个白胖胖的小孩常来寺里和小和尚下棋,就问小和尚:“那是谁家的孩子?”小和尚没告诉他。老和尚很精明,知道那是一个人参精,就给了小和尚一根带红线绳的针,说:“那小孩再来,你就偷偷把这根针别到他背后。”第二天,老和尚又下山了,小和尚就按老和尚说的,把针别在了小孩的衣裳上。
图片
图片
老和尚回来后,悄悄顺着红线绳找到寺后,见到那个红线绳系在一棵千年人参的叶子上,这棵人参长在一棵很大的荆蒿下面。老和尚拿镢头刨了一黑夜,挖了一个半亩大坑,才刨出人参。
第二天,老和尚刚把人参煮到锅里,山下就有人来找老和尚,事情急,不去不行,就对小和尚说:“看好锅里的东西,千万不能动。”小和尚烧火时,闻到锅里的香味越来越浓,禁不住就掀开锅尝了一口,太好吃了,一来二去,禁不住把人参全尝完了。这下,小和尚真着了急,寻思着老和尚回来咋交待,非被老和尚打死不可。琢磨半天,急得小和尚干脆把锅端起来,把参汤顺着寺院倒了一圈。心想,等老和尚回来就告诉他锅熬干了。不料,参汤一入土,寺院便热气腾腾,整个寺院连同小和尚向空中升走了。
办完了急事往回赶的老和尚,刚到山下,便看见寺升天了,急得直跺脚没有办法。时间长了,人们又照着寺的原样修了一个竹林寺。正晌午端盆水放寺院当中,就可以照见天上的寺影。
图片
那个老的竹林寺,在峰峰一带香火很盛,上世纪60年代建峰峰矿务局机修总厂的时候被拆了。在50多年的岁月里,上竹林与下竹林都没有了,空留下竹林寺的地名,现在,竹林寺却穿越50多年岁月,跨过滏阳河,飞到了元宝山上。那七级福塔,在早晨或日落之时,棕红的影子,远远的就映入城市的眼睛之中。
掩映在绿树与花丛中的福塔,与蓝天相衬,一幅昂然直立的样子。我知道她不是神麇,但我想,她那沉思、安静的样子,是不是神麇的精灵又回来了呢?
■编辑:李妮妮
■文字:李春社
■校对:闫亚卫
■编审:穆慧莹
■监制:索银强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