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长江入镜来|南京长江岸线现“绿色蝶变”,江河为卷绘“生态图景”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南京针对各类“长江病”追根溯源、系统治疗,抓牢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等问题整改,不断破解水体治理、岸线清理、重化围江等难题,推动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系统推进水环境整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南京跨江而踞、河湖众多、水网密布,长江穿城而过,南京段河道总长约97公里,有入江支流28条。2016年以来,全面推进金川河、九乡河、七乡河、北十里长沟、朱家山河等主要入长江支流综合治理,但直到2018年上半年,金川河、外秦淮河、北十里长沟东支和城南河等4条水质仍为劣Ⅴ类,被纳入重点整改事项。南京聚焦入江支流整治,构建起覆盖所有水体的保护责任体系,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走在全省前列。南京市委主要领导和各板块、各部门党委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南京市政府和各区专门成立“水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办公室”,南京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钩负责省控入江支流治理。完成主城六大污水系统管网检测排查与修复,扩建14座污水处理厂,建成超100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实施200余条河道水环境整治提升。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史上最严”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将所有不能稳定达标的入江河流全部纳入补偿范围。2018年以来补偿资金3.8亿元,有效建立起治水倒逼机制。
图片
金川河整治前
图片
金川河整治后
截至2021年底,南京全市28条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标,超过七成入江控制断面达优良水平。全长23.5公里的外秦淮河,汇水范围广、流域面积大,仅干流段就有45条支流汇入,流域人口约500万人,水情较为复杂。近年来,累计完成流域1912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整治支流排口544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万吨/日,入江断面三汊河口水质从劣V类提高到Ⅲ类。
推动生物多样性改善,新济洲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生态环境质量好不好,生物多样性是最终目标。南京着力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由洲岛到岸线、再到全域,推动“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进退”之间再现蓝天白云、清水绿岸。
在长江洲岛的保护方面,南京逐一科学论证、严格规划保护,串联起美丽的“生态岛链”。作为长江进入南京的第一站,新济洲曾经是“环境不好、生物不多、防汛不安、出行不便、生活不富、群众不满”的“六不”江岛。在实施政策性移民的基础上,南京率先探索“整体性、原生态、系统化”的湿地保护新路径。变荒岛为美丽绿岛,岛上植物增加到555种,其中不乏鹅掌楸等珍贵植物,鸟类增加到194余种,铜鱼、苍鹭等珍稀动物达269种,南京段江豚数量由20多头增加至50多头,曾经的“荒芜萧条地”成为“生态聚宝盆”。变沙滩为美丽秀林,新济洲及对岸19.08公里江堤累计建成5825亩“滨江秀林”,形成总面积300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地。变江岸为美丽景观,拆除岛上原有废弃工业设施,整治对岸污染型企业52家,完成综合环境提升1.84万亩,洲岛水体质量和附近长江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标准。变渔民为美丽卫士,建成新济洲生物多样性展示馆等6大功能区,组建由原来的“捕鱼人”等原住民参与的“长江守望者”联盟。变湿地为美丽名片,成为集国家湿地公园、铜鱼保护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保护区,实现“长江大保护得强化、生物多样性得优化、水体原生态得净化、整体性环境得美化、制度性成果得固化、可持续发展得深化”的“六化”综合效益。
图片
新济洲整治前
图片
新济洲整治后
规范清理沿江岸线,“十里造船带”迎来蝶变
南京深入开展岸线清理整治和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岸线整治项目数量、拆除体量、清退生产岸线长度均为全省第一。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退出生产岸线37.6公里,完成226个干流岸线清理项目,中心城区生产岸线全部退出。
从346国道明因路段驶入宁江路,“春江十里”几个字映入眼帘。多年前,这里分布了39家船舶修造和物流企业,衍生出浦口“十里造船带”,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相关岸线长期处于占而不用、乱占乱用的状态。
针对此问题,南京市浦口区围绕辖区18.9公里长江岸线,实施沿江非法码头、江豚保护区、长江岸线三项整治工作。其中“十里造船带”拆除龙门吊、破碎机、盾构机等机械设备和建筑物,复绿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恢复生态岸线约11公里,总投入约24亿元。整治后,岸线周边生态环境、江豚栖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杉树挺拔林立,柳树随风飘扬,乌桕点缀其中,“春江十里”风景如画,文旅资源得以深度挖掘,“美丽经济”更具动力。
退出历史舞台的不止一个“十里造船带”。沿江而下,长江江宁段建成绿色亲水滨江公园,建邺鱼嘴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胜地”,雨花台区梅钢9号路片区打造三山矶公园、重现江畔明珠胜景……长江“黄金带”镶上了众多“绿宝石”。
图片
船厂整改前
图片
船厂整改后
图片
十里造船带拆除整治后,复绿的长江岸线生机勃勃
图片
“十里造船带”蝶变“春江十里”
破解“重化围江”之痛,幕燕滨江重现诗情画意
南京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三线一单”制度,坚持“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并举,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2016年以来,累计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158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811家,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实现“零化工生产企业”,有序实施南钢、梅钢、南化、金陵石化等重点企业减污降碳、绿色转型,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环境综合整治和绿色循环改造加快推进。
金陵佳丽地,北郊为最。北郊,即幕府山燕子矶一带,自古是“万里长江第一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条件曾使这里成为“化工基地”,每年带来数十亿产值同时,也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南京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努力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实施工业搬迁。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完成全部404家企业的关停搬迁,彻底杜绝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及长江水源的污染,也为区域转型发展腾出新空间。抓好沿江整治。燕子矶范围累计投入约45亿元,完成110家砂场码头、78家工企单位的关停拆除,生产岸线逐步修复为生态岸线。推进土壤修复。完成南京化工、钟山化工、锦湖轮胎等43个项目约3500亩土壤及地下水综合治理工程,燕子矶地区被评为江苏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
通过关停企业、生态修复、景观再造、产业转型,一个绿色燕子矶、人文燕子矶、科技燕子矶正在崛起。如今,沿幕燕风光带滨江大道行驶,从燕子矶公园到上元门,大河涛涛、青山相依、红日慢落、夕霞炙空,人们欣喜发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燕矶夕照”又回来了。
图片
幕燕滨江——整改前灰蒙蒙的工业集中区
图片
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中
图片
如今秀丽的幕燕滨江片区
未来,南京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南京段大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努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继续深化“与江共生、拥江发展”的南京实践。
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大美长江入镜来”长江(江苏段)水环境知多少随手拍活动火热进行中,邀请大家一起拍一拍、写一写,晒出心目中的“最美长江”。
此次随手拍活动主要是“发现美”“记录美”,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小视频,呈现江苏长江沿线生态环境和发展质态的“沧桑巨变”,展现江苏长江大保护的成果,绘就美丽长江江苏画卷。
参与方式
1、征集时间
9月19日至10月10日
2、投稿渠道
(2)登录紫牛新闻客户端,点击首页“活动”频道,进入“大美长江入镜来”专栏即可参与活动。
3、注意事项
(1)投稿要求“图片+文字”或者“视频+文字”或者“图片+视频+文字”,要求有具体地点、文字说明,鼓励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
(2)本次投稿只接受数字照片,作品需为JPG格式,文件大小不低于2M,拍摄设备不限。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为宜,支持横、竖屏格式。作品需为mp4或mov格式,拍摄时注意画面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