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保钓团体赴日本在台机构抗议,宣示钓鱼岛主权,批民进党软弱

2022年9月25日是苏澳渔民自主发起的“为生存、护渔权”活动届满10周年的日子。据环球网援引岛内媒体的报道称,9月25日上午,多个台湾保钓团体及政党前往位于台北市庆城街的“日台交流协会”前抗议,高喊“钓鱼岛是我们的”、“为生存护渔权”,要求日本停止侵占钓鱼岛并痛批蔡当局对日的屈膝与软弱。
图片
参加此次抗议活动的包括新党主席吴成典、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夏潮主席马列雅弗斯·莫那能、蓝天行动联盟主席武之璋、妇联会主委雷倩、前“新闻局长”钟琴等,吴荣元强调“保钓”是反帝国主义斗争,参与此次活动的新党主席吴成典直接痛批蔡英文当局遇日就软。
一直以来,每当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搞动作,蔡当局总是无动于衷,装聋作哑。
2020年10月1日,日本石垣市正式实施将钓鱼岛更名为所谓的“登野城尖阁”的决议。为抗议日方对钓鱼岛权益的侵犯,多个台湾民间保钓团体在前一天,也就是9月30日出船,捍卫中国钓鱼岛。而与台湾民间保钓团体态度形成鲜明反差,民进党当局则十分暧昧和软化。台媒称,国民党“立委”林德福曾在岛内立法机构当面质询民进党当局官员,林德福询问他们:如果认为钓鱼岛是台湾管辖范围的,请举手。根据岛内媒体的报道称,在场的民进党当局官员竟无人举手。对此,林德福痛批民进党当局官员对日本都软趴趴。
2021年9月15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展开超大规模演习,并称这是所谓“睽违28年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全体参演”,其中包括以强占钓鱼岛为目标的军事演习。此举在岛内引发强烈反弹。然而,民进党当局却依旧态度暧昧。对此,台湾岛内保钓团体痛批民进党当局一语不发,是丧权行径。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是两岸同胞的祖产。但蔡英文当局为了媚日,在钓鱼岛教育中软弱无力,自失立场,相比民间保钓行动,蔡当局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的软弱与沉默立场,引起了岛内的一片批评之声。
图片
2021年4月10日,马英九在出席“保卫钓鱼岛运动50周年研讨会”致辞时痛批蔡英文当局对日本卑躬屈膝、弱化台湾民众“保钓意识”,他表示,当日本教科书把钓鱼岛及韩国岛屿列入领土后,大陆发表了严重的抗议,但蔡当局静默不语,也未表达抗议,台湾岛内的有些教科书只是轻描淡写钓鱼岛的争议不断,好像一副事不关己,毫无护权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蔡当局在钓鱼岛上的软弱立场连一些亲绿媒体都看不下去了。今年9月12日,一些绿媒曾刊发评论文章痛批蔡当局在课纲和教科书中根本没有提到“钓鱼岛列屿”及“钓鱼岛问题”!
文章详细分析了四点:其一,在台湾教科书中有着本可以提钓鱼岛的地方,但结果却是略过不提,导致没有机会对下一代进行有关钓鱼岛主权意识的教育。
其二,在提到钓鱼岛的地方,错误地采取“中立”立场,没有明确表达“钓鱼岛就是我们的”主张。
其三,课纲和教科书更没有提到“为什么钓鱼岛是我们的”,更没有从历史、地理、渔民的劳动与生活诸多角度来论证。
其四,离开学校,在社会教育方面,台湾大众流行文化领域不曾触及这个问题,许多政治人物更是错误示范,在应该明确坚决表态的时候选择沉默。
图片
民进党当局曾被讥讽“逢中必反,遇日脚软”,他们亲日媚日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方面,高举“反中抗陆”大旗,主动配合美日全面围堵大陆,极尽能事充当马前卒和急先锋;另一方面,不惜牺牲台湾渔民切身利益,不顾两岸在钓鱼岛的合法正当权益,对日本不断退让,展现出一副奴颜婢膝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