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朱瑞将军这封未寄出的家书,荡气回肠!

总有一封书信
能引领我们重看家国历史
总有一封书信
能打动我们共证山河冷暖
以书信讲述英雄故事
用情感赓续红色血脉
8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追忆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和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牺牲在辽沈战役锦州之战的朱瑞将军的故事,故事要从一封70多年前没有发出的家书说起。
图片
1948年7月,朱瑞从前线回到哈尔滨,参加东北野战军司令部讨论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计划和准备工作,组织决定留他在后方工作,但他坚持要求上前线指挥作战。
1948年9月8日,在奔赴辽沈战役前线的前夕,朱瑞给母亲和哥哥写了这封家书,倾诉了他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对革命胜利即将到来的喜悦和对炮兵事业的一腔热忱。
母亲,哥哥:
我在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从延安到东北来,同年十二月彩琴带淮北也到东北。在东北两年多了,我们身体都好。彩琴又生一女儿,名字叫“东北”,很像淮北,快能走了,满健康。彩琴原先身体不好,生东北后保养的好,现在很壮很胖,请勿念。
我在延安做炮兵工作,因我在苏联学的炮兵,我很喜欢这工作。到东北后,人民炮兵大大发展,我很高兴地工作着,身体比过去更好,工作精力更大,工作也顺利。
东北发展很快,我想我们不久就要打进关与华北会合。胜利,这次是真正的胜利与家乡见面,希望!
母亲,哥哥,嫂子及小侄均健康,均团圆见面才好。
苏北及山东打仗很多,听说家乡年成很坏,不知家中如何?
母亲健康否,哥嫂健康否,如有可能,请写信来。因山东、苏北、东北可以通邮,写信是可以寄到的,只是慢点,不要紧。
农民翻身,国家才能强盛。我家土地出租,这就是地主,应该把土地自动献给农民,这才算名符其实的革命家庭。我想,母亲及哥哥必定早做到。我记得在山东时母亲和哥哥都说过,我家都参加革命了,要地是没有用处的。这是对的。
苏北及山东跑反士杰及坤一、小玲都跑到东北了,后来找到我们,现分配在哈尔滨工作(哈尔滨市南岗区公安分局),他们都好。在东北坤一又生了儿子,名叫七七(因七月七日生),一切都很好。还有朱家姐妹跑到东北,我均未找到他(她)们,后来又都回山东及苏北了。我只接到朱爱华一封信,她写信告诉我她回山东去了。我同她也未见面。
听坤一说,大卓在跑反中走失,现在找到没有?
母亲是否仍在二姐家住?二姐家情况如何?各亲友情况如何?均请告知。
因为记挂母亲及哥嫂,去年六月曾派人到山东送信与照片给家里,因山东打仗,都没有送到,至今家中情况不了解,常觉不安,以期胜利后还能团圆,至盼。
至于各侄子辈,仍希统统推动他们出来参加革命工作或学习,才不致落到时代后边,甚至做对人民不利的事情。此事请哥哥负责领导他们。
祝:
全家君安各亲友好
敦仲敬上
一九四八年九月八日
图片
跨越70余年时空,朱瑞将军的红色家书永不褪色。从家书中不难看出,朱瑞将军对家人充满骨肉亲情,他在信中,记挂着家人的健康,更殷切盼望着革命的胜利和家人的团圆。他希望家人能够把土地还给农民,鼓励小辈们参加革命工作或学习,叮嘱家人能够和他一样参加革命,“不致落到时代后边,甚至做对人民不利的事情”。
图片
不幸的是,朱瑞将军的这封家书最终并没有送到母亲和哥哥的手中。1948年10月1日,辽宁义县县城在朱瑞率领的炮兵部队的强攻下,守敌1万余人被歼,义县顺利解放。当天下午,朱瑞在战场尚未打扫的情况下,深入战场一线,不幸触雷牺牲。
1948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签发的唁电:“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中央军委还批准将东北解放军炮兵学校命名为朱瑞炮兵学校。朱瑞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在2009年公布的100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中,朱瑞将军位列其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有多少如朱瑞将军一样的仁人志士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和嘱托付诸笔端,写就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诉说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图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红色家书犹如一颗颗发光的明珠、一把把燃烧的火炬。新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的辽沈儿女正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争做红色传人,续写新时代的红色华章!
本期讲述人
锦州市政协委员
中国建设银行锦州城南支行行长
徐嘉蕾
( 经济界别 )
来源:锦州市政协
编辑:王晶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