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贷款利率打破4.1% 利率下限可继续下调或取消

本报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北京报道
9月29日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次利率调整特别限定了适用城市:“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三季度尤其是7~8月份房地产市场行情较为疲软,颇受高层关注。尤其是此类城市购房者依然认为房贷利率过高,所以继续降低利率成为大众的呼声。此类政策出台,势必使得银行的自主权增大,四季度或将迎来新一轮房贷降息周期,有助于降低房贷成本和提振市场交易行情。
购房成本再降
在今年5月房贷利率普遍下调之后,9月29日晚间首套房贷利率的调整可谓重磅。新政提出,在2022年底前,对满足条件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不过,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依然按现行规定执行。
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调控要求,自主决定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
今年5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曾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提出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5年期)减20个基点。到目前,5年期以上LPR为4.3%,也就是新政策出台前,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最低为4.1%。在本次政策出台后,这一利率下限将被打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此次央行政策出台符合预期,也是国务院两次常务会议提及“一城一策运用好信贷等政策工具”后,央行作出的力度较大的政策表态。此次政策进一步说明,稳楼市的重要工具在于房贷政策,尤其是房贷利率下调的政策。“当前正值央行房贷放松一周年之际,从2021年9月份房贷政策大拐点以来,各类宽松政策不断,充分体现了央行等用好房贷工具的导向。”
记者注意到,近期中央层面频频提及“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支持刚需、改善住房。比如,在8月24日的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中提出,“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7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房地产方面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在7月21日的国常会上,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
政策保持动态调整
“在当地政策范围内,银行和客户可协商确定具体的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减少居民利息支出,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在人民银行发布的消息中,如此分析了这项政策为购房者带来的好处。
不过,并非全部城市都可以马上享受到此项调整,本次利率调整对城市作出了限制: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
根据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数据,70城中满足本次下调房贷利率条件的有23个城市,包括8个二线城市:天津、石家庄、大连、哈尔滨、武汉、贵阳、昆明、兰州;15个三四线城市:秦皇岛、包头、温州、安庆、泉州、济宁、宜昌、襄阳、岳阳、常德、湛江、桂林、北海、泸州、大理。
上述满足下调房贷利率条件的23座城市,占到了70城的32.85%。不过,根据业界统计,未在70城名单中的多数中小城市,房价走势与上述23城接近。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当前政策放松主要针对6~8月新房同环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但预计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可能动态调整,或逐步覆盖更多市场下行压力大的城市。
今年6月以来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且市场预期偏弱,因此前期政策落地或以6~8月新房价格同环比连续下降的城市为主。“但随着四季度市场的变化,对于市场承压的城市来说,政策执行过程中或有一定空间,政策调整可能是个动态的过程,未来不排除更多城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可能。”陈文静预测。
(编辑:卢志坤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