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风波持续发酵,知名品牌再发声明否认!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声

近期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
“双标”风波在网络平台发酵
网友称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
配料表上没有添加剂
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
而在中国售卖的
除了天然原料之外还有较多添加剂
图片
此前(9月30日)
品牌方已回应过相关争议
↓↓↓
称其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并且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此外,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但声明并没有减轻
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焦虑
↓↓↓
国庆期间,“海克斯科技”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升温,截至10月5日,已获得28.4亿次播放量,“科技与狠活”则获得25.4亿次播放。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排查家庭中使用添加剂的调味品的内容,同时寻找货架上“0添加”产品的内容也激起大量点赞、转发。
所谓“海克斯科技”,本是游戏用语,指魔法与科技的融合技术,后延伸到食品领域,多指使用食品添加剂制作的食物。
图片
短视频平台“海克斯科技”相关内容
昨天深夜
海天味业再度发声
称产品的内控标准大多高于国标
国内外内控标准一致
图片
海天味业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均有明确的法规标准,这些标准本身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简单认为国外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少,或者认为有添加剂的产品不好,都是误解。”
海天味业在声明中进一步指出,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法规标准不同,对应的产品标识也有所不同,说是一国(地区)一标也不过分。“这不意味着哪国就一定比哪国好,也不意味着出口的就一定都比国内的好。”海天味业表示。
海天味业在声明中称,此次对海天和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攻击,企图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更会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
对于“双标”事件
不少网友表示
“符合本国的食品安全法就可以”
图片
图片
也有网友不买账:
“为什么日本消费者
能享用不含添加剂的酱油?”
图片
还有网友表示
“希望看到食品监督部门的权威报告”
图片
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声
中国调味品协会10月5日也针对海天味业的相关争议发布声明。
该协会称,食品生产企业在我国境内的生产经营应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规定,出口产品应符合出口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标准的规定或遵照双方认同的签署的进出口贸易合同的技术条款。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会有所不同。但是,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
中国调味品协会还表示,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全部经过权威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证明是可靠的。食品生产企业只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其生产的产品就是安全的。
该协会指出,国庆节期间,一则关于海天酱油等产品国内外“双标”的传言在网上疯传,对节日餐饮业和调味品市场造成严重影响。此次事件的发生,对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和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协会对此深表遗憾,并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图片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中新经纬、每日经济新闻、网友评论等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