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楚幽王墓——迄今发现唯一确认的楚国国君墓

探访楚幽王墓
——迄今发现唯一确认的楚国国君墓
在谢家集区杨公镇,说起“楚幽王墓”,很多人会比较茫然,可如果提起“李三孤堆”,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据考证,李三孤堆就是楚国晚期幽王熊悍之墓,发掘前称“李三孤堆”,又称“离散孤堆”,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确认的楚国国君墓。
十一长假前夕,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谢家集区杨公镇双庙村,对楚幽王墓进行探访。
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记者辗转找到了李三孤堆墓群。采访中,村民向记者介绍了关于墓的一些情况,1923年,当地农民在附近的农田耕作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有鼎、壶、镐与带钩、镜、车马饰具等一些青铜器,由此揭开了这里的神秘面纱。1933年和1938年,李三孤堆墓曾先后两次被盗。
图片
相传,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仙得知这个消息后,率领部队进行了大规模挖掘,并且挖出了楚幽王的棺椁。根据郭峙一《亲历记》中描述,此次大规模挖掘,大约挖了10米多米才挖到了墓的底部。棺椁放置在中央主要墓室之中,长约3米,宽、高各为1米,整体为朱红色,尽管长埋于地下多年,它的光泽依旧鲜艳如新。棺盖与四壁都能看到龙形浮雕。揭开棺盖,其内壁像雪一样洁白,骨骸已化成灰,仅剩下了一束头发。
据记载,棺室内有30多个被猜测为小型编钟的器物,还有铜灯,铜鼎,铜剑等,正中间放置一把铜剑,长约1米,剑柄上有浮雕龙饰,擦拭掉上面的泥土,仍然发出耀眼的光彩,有人猜测,这可能就是楚幽王号令楚国大军的长剑,绝非平常的剑可比。
村民许继香今年80岁,他对于李三孤堆墓的大部分记忆都存在于老一辈们的谈话中,“听我的四爹爹说,他们曾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开挖,很多人守在附近,老百姓不能靠近。因为我四爹爹是当地唯一的理发师,所以时常借着为大家理发之机才能够近距离看一看。”许继香说,“听说开挖出了很多文物,虽然他们不太懂,但是从大家口中得知,这些文物极具价值。”许继香指着墓碑后侧的一大片稻田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当年墓室的东门,但是从他们记事起,这里就只能看到一个高高的孤堆了。
图片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陈路向记者介绍,1981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的调查发掘表明,该墓口东西长41.2米,南北宽40.2米,墓口以下设有九级台阶,深15米,墓口东端有一条长22.4米斜坡墓道。可以说,李三孤堆楚王墓的发现,拉开了楚文化研究的序幕。“无论是墓葬形制、规模和等级,还是随葬品数量和规格,在迄今发现的数以万计的楚墓中,尚未有能与李三孤堆楚王墓相媲美者。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李三孤堆墓共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其中以青铜器为主,著名的铭文铜器有楚大鼎、集脰太子鼎、铸客升鼎等。出土文物中有部分收藏在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随后,记者来到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看到了铸客升鼎等青铜器及1:1等比例复刻的楚大鼎。
图片
“1933年在寿县的李三孤堆楚幽王墓葬出土。它是迄今为止东周时期发现的最大的三足圆鼎。”陈路向记者详细介绍,该鼎在众多的楚器中最为雄伟,为楚国重器,习惯上称之为“楚大鼎”。楚大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大鼎圆口方唇,鼓腹平底,双耳外撇,三蹄足,整体看上去雄浑凝重,腹上有一周凸起的云箍,足跟部高浮雕兽首纹,在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和气势的完美结合。”
最为难得的是,大鼎的口沿处有12字铭文,其中前两个字是“铸客”,因此它又被称为“铸客大鼎”。很多参观者会有疑问:“铸客”是什么意思呢?陈路解释,“铸客”是指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而非本国的工匠,说明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身份比较自由的工匠。楚大鼎的足跟部和左腹部有“安邦”二字铭文,由此可见,“铸客大鼎”有定国安邦的美好寓意。
据了解,铸客大鼎出土于20世纪战乱年代,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1933年出土于李三孤堆楚幽王墓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楚大鼎被运到了南京暂时存放。陈路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夕,为避免国宝再次流离,经过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将楚大鼎从南京运到了安徽芜湖,1952年楚大鼎终于在省会合肥安家。“从1933年被迫出土,到1952年在省会安家,楚大鼎结束了近20年的颠沛流离。”1958年,毛主席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绕鼎走了一圈,很风趣地说道:“好大一口鼎,可煮一头牛啊!”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的公祭鼎就是以楚大鼎为原型,等比例放大铸造,再现了楚大鼎定国安邦的美好寓意。
图片
策划 沈国冰
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国义 廖凌云 付莉荣 采制
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越 摄影
责编 汤 宁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