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芦荡火种”不灭 “铁军精神”长存

展现媒体担当,凝聚力量共识。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喜迎二十大 追寻曙光向未来”大型主题融媒采访组这次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触摸红色脉搏,感悟先辈革命豪情。请看记者从沙家浜发回的报道。
图片
记者 包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了追溯新四军的历史,盐城广播电视总台“喜迎二十大 追寻曙光向未来”大型主题融媒采访组来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80多年前,新四军浙东抗日游击纵队,在芦苇荡里播撒下了抗日的火种,由此演绎了广为流传的鱼水情深!
图片
弯弯的水道,青青的芦苇,红红的记忆,这就是常熟市东南、阳澄湖畔的沙家浜带给人们的印象,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就坐落其中。该馆主要展示了新四军在沙家浜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等情况。
图片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 陈佳怡:
最早的这出戏剧叫《芦荡火种》,后来毛主席看完这部戏剧之后,他便幽默的说到,他说芦荡里面都是水,革命的火种又怎能燎原呢?抗日的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既然故事发生在沙家浜,那么我看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于是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将京剧《芦荡火种》改为了《沙家浜》。
图片
游客 萧民:
我对京剧《沙家浜》剧情稍微有点了解,讲的是新四军受伤了,沙家浜里的老百姓为了救助18个伤病员(的故事),我们今天来参观就是来回忆,回忆过去,感恩共产党。
图片
在革命战争年代,沙家浜儿女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掩护、照料着新四军的伤病员。为了伤病员的安危,千万个阿庆嫂、千万个沙奶奶临危不惧,大智大勇与敌人周旋,与子弟兵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军与民结下了唇齿相依、骨肉相连的鱼水深情。京剧《沙家浜》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发生在这里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图片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 陈佳怡:
这四位人物和我们京剧《沙家浜》故事创作都是相关联的,我们看到第二位崔左夫,他就是江苏盐城人,崔左夫创作了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文稿,后来我们的剧作家正是根据他所创作的革命文稿慢慢地开始我们的剧本发展、创作,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红色经典故事(《沙家浜》)。
阿庆嫂勇敢沉稳、胆大心细、以智斗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寻常女子形象,深受观众的喜爱,阿庆嫂的剧中人物虽然经过艺术加工,然而这里真实发生的故事至今仍在沙家浜的芦荡里久久回响。
图片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 陈佳怡:
这就是剧中呈现阿庆嫂的机智幽默、人情练达的经典片段,剧中说到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人一走茶就凉。她所回答的就是面对敌伪、面对胡司令和刁德一从容不迫和人情练达的体现。
图片
春夏繁盛,秋冬开花。来自常熟伦华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过纪念馆的东进桥,在瞻仰广场下挥舞国旗,他们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图片
常熟伦华第一幼儿园 李老师:
这次活动也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红色文化,感受到我们沙家浜的军民鱼水情,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今天活动开心吗?(开心!)
图片
群众把战士当亲人,战士视人民为父母。悠悠八十载,如今阳澄湖芦苇荡里革命火种早已燎原。但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让“芦荡火种”继续薪火相传,万古长存。
采访手记:因为新四军,在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感到很亲切。不论是在芦荡烽火生生不息的常熟,还是在接续抗日火种的盐城,为人民而生,为和平而战的新四军,谱写的是抗日战歌和军民鱼水情。如今,八十载过去,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的媒体人,更要从铁军精神中汲取力量,践行“以新闻记录时代,用报道凝聚力量”的媒体责任,让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为核心的“铁军精神”永放光芒,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