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崇左这份民政答卷亮点纷呈

原标题:

恪守为民初心 谱写民政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崇左民政工作成就综述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落实各项资金66.7亿元,其中低保补助金30.63亿元,边民生活补贴22.44亿元,特困供养补助金4.68亿元,临时救助金0.52亿元;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补贴1.53亿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金0.12亿元;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近2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约1.01亿元,募集福利彩票公益金3.77亿元……

数据无声,却最具说服力。十年来,崇左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的爱民之心,从中可见一斑。

聚焦脱贫攻坚,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出台了《崇左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崇左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实施细则》《崇左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着力构建起低保、特困群体和低保边缘户、支出型困难群体以及其他遭遇突发状况的困难群众三层“救助圈”,形成分层分类、阶梯递进的社会救助格局。市民政部门还积极推进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推动社会救助向梯度化、多层次延伸,实行“按户施救”和“按人施救”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对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低收入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同时依托12345开设社会救助热线,畅通求助渠道。

我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坚持“综合施策”“多维体检”,出台《崇左市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建立“立体监测、精准识别、主动发现、长效帮扶、救助关爱”机制,对低保边缘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实现动态预警监测,确保救助对象“精准入圈”、精准救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十年来,全市城市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分别增长了260%和120%;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分别增长了326%和301%;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增长410%,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供养水平分别增长142%,临时救助人均补助水平增幅111%,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

△民政干部入户核查排查困难群众受助情况。

十年来,我市年均保障城乡低保人员15万多人,年均保障城乡特困供养人员1万多人,累计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18万人次,其中共有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占脱贫人口的16.84%。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724人次。通过动态监测,将1.5万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巩固了脱贫成果。

挖掘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十年来,我市共组织动员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947个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筹集资金1.0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563个,受益群众约25.2万人次。

此外,我市还积极构建住建、教育、医保、卫健、人社等部门因困施策“六条保障线”,对城镇困难群众致困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救助,有力保障了全市6832户13395人建档立卡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聚焦弱势群体,提升特殊人群幸福指数

十年来,我市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完善服务方法,让服务对象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舒适温暧的“养老港湾”。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市制定出台了《崇左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和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崇左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行动计划》,规划推进养老服务“一园四基地”建设,推进社会化养老,推进了公办福利机构“公建民营”“医养融合”“健康养老”,引进社会化养老项目,发挥资源优势推进旅居式养老,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十年来,全市建有养老服务设施497个,其中农村养老服务设施329个,县级以上养老服务机构9个,实行“公建民营”6个,引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8个,建设养老示范基地5个;设置养老服务床位10230多张,其中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80%以上。

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双组长制”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合力监护、相伴成长”联动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日臻完善。深入开展“福彩圆梦”,圆梦困难学子。推动“社工+儿童主任”精准关爱服务模式,全市每个行政村都配备了儿童主任,并落实了待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关爱服务,并以“政府+社工+志愿者”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十年来,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113人次,累计发放保障1196.02万元;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 10万人次;圆梦学子630人次,发放助学资金110.37万元。

此外,针对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的帮扶,我市实施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实现了“跨省通办”,纳入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补贴保障200万多人次。

聚焦群众关切,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

我市积极构建社工服务体系,联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出台了《崇左市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崇左市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和薪酬体系指导意见》等文件,落实社区工作者待遇,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制定了《崇左市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实施方案》,推动社工站建设,完成26个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建设,建立8个未成年人保护社工站。全市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公共服务实行城市社区“一站式”大厅集中办公,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效率。

△正在进行婚姻登记的新人。

婚丧嫁娶皆民生。我市于今年5月1日起实现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居民可根据需求就近办理登记工作,打破了居民结婚、离婚登记的户籍地限制;我市出台了《崇左市殡葬服务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市5个殡仪馆和6个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全力解决县级殡葬设施空白问题;持续推进殡葬服务改革,推进殡葬行业价格秩序和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行动,殡葬服务优质高效。十年来,服务群众20多万人次。

聚焦社会治理,实现边疆社会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关系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我市创新社区治理,把村(社区)民委员会建设与村(社区)换届统筹起来,把换届工作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脱贫攻坚带头人;同时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推进村(社区)民主协商。十年间,全市村(社区)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100%实现一次性选举成功;全市有1个县被国家民政部确认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有1个县被确认为自治区级试点县,有11个乡镇被确认为自治区级试点乡镇,86个社区被确认为自治区级试点社区。

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公布村级组织承担的服务事项,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村级服务场所挂牌规范率100%,真正做到“负担减下去、服务提上来”。

为帮助社会组织健康成长,我市深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治理,推进行业协会商会领域“我为企业减负担”行动,共减免减轻企业负担250多万元,惠及600多个企业;同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治理,规范登记管理,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全市共登记有社会组织1342个,整治社会组织355个。全市登记志愿组织团体3543个,在册实名志愿者45.53万人,实名注册志愿者比例达到常住人口的21.8%,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达7906个。

持续推进边民生活补贴,全市3.17万户12.55万名0—3公里边境居民享受边民补助政策,确保了边境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了边境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福利、殡葬改革、婚姻登记……一桩桩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实事立起来了,一件件补短板、强弱项、利长远的好事做出来了,见证着崇左人民群众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展望未来,崇左各级民政部门始终恪守为民初心,践行着为民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 党金凤

通讯员 | 许承斌

编辑 | 胡珊珊

校对 | 曹梓健

二审 | 农超武

三审 | 黄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