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三普外业调查怎么查?“会客厅”带您触摸土壤脉搏寻答案!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时隔43年,2022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启动。这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等大局。外业调查,是土壤普查最基础的关键环节,是决定普查成果科学性、准确性、典型性的核心。
图片
土壤三普外业调查内容与二普有哪些显著不同?我们国家地表空间上都有哪些样子的土壤?每种土壤都有什么不同的特性?如何通过外业调查实现对土壤空间变化规律的捕捉?土壤生物有哪些,都具有什么功能,与土壤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从过去的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里,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土壤?这一次跟随相关领域专家大咖“课代表们”一起,以江苏“六朝古都”南京为课堂,带您划重点,涨知识!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外业工作组组长沈仁芳届时将带领大家一览南京土壤研究所标本馆,这一拥有近70年历史的展馆中收藏的“土地”将“讲述”它历经的沧桑与风采,展现我们广袤国土空间上多彩的土壤。
图片
活动现场还将与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跨越1000多公里一键连线,对外业调查核心问题进行实时详细讲解。想知道土壤中的生物都有哪些,土壤普查为什么要增加生物调查这一项内容,都会用到哪些方法做这项调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孙波将带您寻找答案!
土壤三普外业调查设计了很多的土壤利用和管理调查项目,从过去的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里,能够启迪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土壤。想了解我国水稻种植的起源?想看到我国古人种植水稻的方式和工具?届时我们带您跟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甘霖一起,走进古水稻土标本馆,感受七千多年前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图片
除了带您足不出户览遍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荒漠等全国各异的自然地理区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华勇和特别研究助理杨顺华,将带您“沉浸式”体验,直击外业调查采样第一现场。
图片
本次“全国土壤普查超级会客厅——外业调查”直播活动由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由中国农影全媒体运营中心承办。将在农视网、央视频、新华社现场云、百度、今日头条、快手、抖音、视频中国、网易新闻等10+家主流平台同步直播。10月12日10:00,让我们一起,感受自古延续至今的农业智慧,触摸祖国壮丽山河的土壤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