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欧洲国家纷纷表态能“挺过冬天”,问题是……

参考消息网10月11日报道(文/唐立辛)
“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近半个月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对德国的能源状况做出了乐观估计。
据路透社10月11日报道,朔尔茨在一场工程会议上发言时说:“我今天很高兴告诉你们,如果我们的公民、企业和政治家都能继续适应变化了的形势,那么我们将安全度过这个冬天。”
他补充说,德国各储气设施都已接近满负荷,储气量已达95%。
凛冬将至,面对严峻的能源危机,欧洲主要大国领导人近日纷纷表态称,本国能挺过这个冬天。
10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场会议上信心满满地表示,即便在“最糟糕”情况下,法国依然有充足的能源过冬。10月7日,英国首相特拉斯也坚称:“英国确实有足够的能源供应,我们可以度过这个冬天。”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国家的工业界和民众却并没有那么“乐观”。就在10月7日,英国各大报刊纷纷在头版发出了关于可能停电的警告。据欧洲新闻电视台网站报道,能源巨头英国国家电网公司称,英国家庭或将因天然气短缺面临停电的情形。
而在法国,近日多家炼油厂工人罢工导致一些地区的加油站缺乏燃料供给,不得不关闭,另外一些加油站前加油的汽车也排起了长队。因此路透社在报道马克龙关于“法国有充足能源过冬”的言论时特别强调,法国政府5日表示,已投放战略储备并将增加燃料进口。
其实相较而言,法国的能源供给渠道比德国更多样化一些,德国由于更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在此次能源危机中的困境也受到更多关注。从过往媒体报道来看,朔尔茨口中“变化了的形势”包括但不限于:科隆大教堂每晚都关灯、柏林200多座纪念碑熄灯、汉诺威市的健身房淋浴必须使用冷水……甚至有德国媒体提议,德国人洗澡只需要洗四个身体部位——臀部、脚、腋窝和腹股沟。
这种形势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据法新社报道,8日有数千名德国民众在柏林市中心勃兰登堡门附近示威游行,对朔尔茨政府的能源政策以及通胀表示抗议,他们还有人打出了“我要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标语。
实际上,按照朔尔茨给出的储气数据,德国民众度过这个冬天所需的能源应该问题不大,但德国工业经济遭受打击的问题也不容回避,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德国工业产值环比下降0.8%,创下自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大环比跌幅,用德国经济部的话说,天然气供应的不确定性“给经济活动踩下了刹车”。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即便上述欧洲国家顺利度过了今年冬天,未来形势依然严峻。路透社10月5日引述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的话指出,欧洲若为了度过今年冬季而耗尽天然气储备,明年或许会面临更加严重的能源短缺。
“今年冬季非常困难,但下一个冬季可能也非常困难。”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