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多一款“航母杀手”?中国的导弹鱼雷,反舰导弹最后10公里入水攻击

当今世界,航母是海上最强大的武器,而如何“打航母”就成为很多国家海军需要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当然,我国也不例外。在相继推出东风-21D、东风-26、鹰击-21等多种反航母“大杀器”之后,最近在我国相关期刊上出现的另外一种全新概念的反舰武器,也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热议,这就是全新的“导弹-鱼雷”。根据港媒报道,国防科大某团队在我国专业期刊《固体火箭技术》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介绍了最新的“导弹-鱼雷”概念。
图片
(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鱼雷,俄制暴风雪超空泡鱼雷)
这里所谓的“导弹-鱼雷”和传统意义上的“火箭助飞鱼雷”完全不同。传统的“火箭助飞鱼雷”也叫做“反潜导弹”,这种武器采用火箭的弹体,不过弹头改为一枚反潜自导鱼雷,发射后在预定水域上空,火箭和鱼雷分离,鱼雷依靠降落伞减速入水,入水后依靠鱼雷自导头自行寻找目标并进行攻击。目前比较典型的反潜导弹包括美国的“阿斯洛克”、我国的CY-8、俄罗斯SS-N-14等,但是“导弹-鱼雷”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图片
(央视关于CY-8导弹的视频截图,我国反潜导弹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建立成果还是很快的)
图片
(反潜导弹中的鱼雷脱离外壳后,打开降落伞减速入水)
首先,在结构上“导弹-鱼雷”和反潜导弹类似,都是用一枚鱼雷替换导弹的战斗部,并最终依靠鱼雷实施杀伤。但不同的是,反潜导弹的鱼雷是用来反潜的,而“导弹-鱼雷”中的鱼雷是用来反舰的,而且目标还是大型水面舰艇,包括航空母舰。
不过“导弹-鱼雷”的使用方式也和反潜导弹类似,都是用导弹把鱼雷发射出去,但是“导弹-鱼雷”使用的是高速导弹,根据设想,该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要保持在2.5马赫以上,而在距离目标大约10公里的地方,导弹-鱼雷入水,在水中航行完最后10公里后,从水下攻击目标。在整个攻击过程中,“导弹-鱼雷”并不分离,这是这种武器和传统反潜导弹最大的区别。
图片
(超空泡鱼雷示意图,一枚超空泡鱼雷发射后,全身被包裹在水泡里,由于不接触水,故而其速度极其惊人)
其次,“导弹-鱼雷”使用的鱼雷也不一般,它是一种超空泡鱼雷,其航行速度可达200节,折合过来大约为370公里/小时,按照这个速度跑完10公里只需要大约97.2秒,不到2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航母这样的大型军舰根本来不及转弯躲避,换句话说,也就是个死靶子,连活靶子都算不上。而且超空泡鱼雷在水下运行,不仅美军没有有效的手段对其实施拦截,即便是声呐干扰也不起作用——由于速度太快,超空泡鱼雷没有制导能力,都是最简单的直航鱼雷,只是由于速度太快,目标根本躲不开。
图片
(我国现役的鹰击-12导弹可以达到2.5马赫的飞行速度)
不得不说,目前我国科研人员的脑洞是真的大,才能想出这种把导弹和鱼雷结合在一起的新式武器。这种“导弹-鱼雷”在战术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首先,导弹在空气中以2.5马赫的速度飞行,这样可以大大压缩导弹飞行的时间,同时速度快还可以大幅提升导弹躲避拦截的概率。根据美军自己的统计,美军现有的防空系统拦截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成功率大约为80%,但是拦截1马赫以上的超音速导弹时,成功率就下降到40%,而拦截2马赫以上的反舰导弹时,成功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导弹-鱼雷”的飞行速度高达2.5马赫,可以有效穿透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外层防御。
其次,在接近目标最后10公里时,导弹释放鱼雷战斗部,鱼雷入水后从水下对目标实施攻击。由于水具有不可压缩的物理特性,因此同等威力的炸药在水下爆炸,产生的破坏力要远大于在空气中爆炸。这样即便使用相对较小的弹头,只要在水下准确命中航母,也同样能有效击沉或者重伤航母。
图片
(正在装填鱼雷的中国潜艇)
从上面的设想来看,“导弹-鱼雷”的设想可以说是集合了反舰导弹和鱼雷的长处,然后研发的一种全新武器,不过正所谓“凡事有利就有弊”,“导弹-鱼雷”同样有自己的问题。比如由于导弹是2.5马赫飞行,那么该如何入水?如果直接扎下去,难免会因为过载太大而损伤鱼雷本体,但是如果也和反潜导弹一样,带着降落伞入水,这样又会损耗鱼雷的速度,从而增加被拦截的概率。而且还有消息说,“导弹-鱼雷”使用的是共同的发动机,这意味着发动机不但要能在空气中工作,也能在水中工作,这个难题如何解决——至少我是想不明白的。
图片
目前该项目似乎还处于技术设想阶段,甚至没有一张成熟可靠的示意图来告诉我们,这“导弹-鱼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有理由相信,对于常年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而且是晚期的解放军来说,多一种无法拦截的反航母手段,自然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