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英国人,看到中国这十年的变化之大,就像经历了一场梦…

Vol.1
图片
大家好,我是江森海,来自英国,在北京生活了28年,现在家在香港。1992年,我20岁时第一次来中国。2003年的时候,还没有太多人知道南锣鼓巷。我花了三万块钱开了一间小店,设计文化衫,把我眼里的北京、我喜欢的一些北京的符号、口号等印在体恤上。过了大概半年时间,就特别受欢迎,好多人到店里去买这些东西,那条街就火了起来。
图片
这条街曾经只有附近的居民,过了十年每天竟然有十万多人潮出现在这里,这是很疯狂的一个体验。有很多人采访我,可能觉得我有娱乐精神。在福克斯,在中国国内的山东台、广东台等,都想拍纪录片,所以我开始跟镜头有了一个比较深的关系,开始作为一个“小明星”,到很多地方都有人认识我。其实中国对我来说,生活很刺激,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往回想就像一场梦一样。
图片
《四季中国》节目在2016年找到我,当时我在中国生活了24年,正好还能去到24个地方,经历24个节气,觉得挺意外的,我就把它当成一个冒险体验。去了贵州、敦煌、漠河等,有趣的事情太多了,都不知道应该讲哪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一些故事永远也忘不了。
图片
Vol.2
拍摄《四季中国》有一段接触到蛐蛐儿的经历,还是蛮有意思的。因为作为一个老外,没想到一只蛐蛐儿能值五万块钱。蛐蛐儿肯定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中国文化太多了。
图片
△立秋蹦出的蛐蛐儿,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从土地里冒出的真金白银,蛐蛐儿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能达到4亿元左右,可以为当地人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从穷到有选择、有钱、有自由,是非常好的事。种植玉米一年只能挣几千块钱,但是能在一个节气里去玉米地下面找这些蛐蛐儿,能在那段时间挣到一笔钱是特别惊艳的事,就感觉特别有希望。
这些蛐蛐儿对我来说看着都是一样的,但对这些农民来说,有的蛐蛐儿牙很大,有的蛐蛐儿颜色很好,身上的油或者什么,分析得特别细腻。
图片
△从1988年开始,北京市每年都会组织一场蛐蛐儿友谊赛,据说仅北京地区就有超过二十多支队伍加入其中。
有很多人专门在那个节气从上海、北京去宁津市场买蛐蛐儿、斗蛐蛐儿,或者到北京去参加关于蛐蛐儿的国际比赛。因为在做关于24节气的主持演讲,跟老外去讲一个蛐蛐儿能卖这么多钱,而且是这么高级的一件事,还有这么多讲究,他们都很难相信。
图片
每一个节气都是一个惊喜,因为中国的历史很悠久,可能有很多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去学习当地的一些历史和文化,相当有意思。
Vol.3
苗族过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只要过上苗年,不管你在哪个地方,都要赶回来。一是庆祝稻谷丰收;二是庆祝生意蒸蒸日上。对我来说是一个挺疯狂的体验,一个人少、有文化、有历史的山区,过的日子可能节奏比较慢。
银饰是雷山人过年必不可缺的装饰品,当地人告诉我,这些极其精巧的纹样都是苗族的银匠们纯手工打造的。
图片
图片
△龙太阳是一名苗族银匠,每年小雪时节,是苗族农人最闲适的时候,却是龙太阳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村子周围的人家都要赶在苗年到来之前,找龙太阳购买或修补银饰。他自己修建了一个教育中心,做一些关于银饰的培训课程。他希望找一些旅游团,外国人、中国人到那去学习他的传统文化。他想保护他的村子,保护他的这些文化。
我们也拍摄采访了龙太阳的儿子小虎,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想很多,后来才了解到他说这个村子里没有跟他同岁的人。在旺季可能来一些游客,但是到了冬天,就见不到外来人了。
图片
我不知道龙太阳的培训工作会不会成功,他做的事情蛮有意思,可是找到很多人去到山区比较难,我也特别担心小虎,我觉得他那段时间不是特别开心,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已经五年过去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再见到他们。
图片
△2022年,摄制组来到雷山县控拜村拍摄到江森海和龙太阳一家的连线画面。
苗族银匠 龙太阳:
“体验馆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大,那时候中间只有一个隔层,所以现在不断地在搞扩大,那时候只能坐30个人,现在可以同时容纳100个人在制作,老的胶合板也变成了这种实木打造的桌子。”
图片
苗族银匠 龙太阳:
“通过这几年,我们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路也给我们修好了,很多东西都在转变,越来越好。一到暑期的话,我那里都会停留两三个旅游大巴,一个大巴有四五十个人。环境也越来越好。黔东南州,整个雷山,都在大力重视这些传统手工艺,大概20户银匠回到家乡,共同去守护我们的家园,去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手工艺。”
图片
龙太阳儿子 小虎:
“当时就只有我一个年轻人,也待不下去。后来客人来得越来越多,每天能见到不同的人,慢慢地就坚持下来了。现在每天都在做一些原创银饰,每天都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产品会放在线上售卖或者给大一点的公司做订单。可能有很多外地人越来越了解我们控拜村,当这个地方足够出名了以后,那些小时候的一些玩伴就会逐渐地回来了。所以我现在的目的不是走出去,我的目的是把他们叫回来。”
看到这个山区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我特别感动,能感觉到现在的小虎也很开心。因为拍摄了《四季中国》这个节目,接触到了很多的中国少数民族和它当地的文化,能感觉到很多人对这些感兴趣,感兴趣之后也有更多的中国人愿意去买或者去保护这些文化作品,这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
Vol.4
我第一次去大理是在1994年左右,大理是中国人心中的乌托邦,热情淳朴的白族村落被苍山洱海环抱,如今的大理已经从一个小村庄,成长为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艺术社区。
在这座有百年历史的白族古宅里,小白创建了自己的扎染品牌。小白和土豆都是大理的孩子,和新时代年轻人一样,他们都曾离开家乡,远赴大城市找寻梦想。2013年他们选择携手回到家乡,成为新一代的扎染艺人,给传统的手艺注入新的活力。
我非常尊重小白和她老公,因为他们是想保护传统的文化,作为高学历知识分子,能回到村子里教给身边人新的智慧和知识,让老家发展得更好,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事。
图片
小白:
“这个老院子的整个状态还是没有变,我们当时在院子里晒布的地方还在。这几年也有一些新的项目,比起当年多了一些手工织布,然后也有开甲马店等等。现在在大理也新开了三家店,顺城也有开一个店,有一些新的业态。”
图片
小白:
“可能刚回来的时候,这个村子里的年轻人还比较少,但是现在陆陆续续也有很多大学生返乡创业,而且他们也愿意扎根在乡村,我觉得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国家的政策也在创造条件鼓励大家回来,政府全程支持我们去英国参加大理推介会,在大理创业还是蛮幸福的。”
小白的产品会有市场,因为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创意和文化。
这些体验对我来说是永远忘不了的,而且我也很骄傲能跟很多人分享24节气跟中国文化有多深的关系,因为拍这个片子我多了好多朋友。
时间走得非常快,没想到是这已经都是五年前的事,有这个机会跟他们视频联系,确实挺开心的。他们都是在努力认真去做创新。
图片
如果你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可能不会了解到中国自己内部的发展多具有挑战性。这十年,作为一个英国人,我看到了中国太多太大的变化,这一切真的很不容易。
图片
制片人;宋阳
编导:宋阳 胡远蓉 方硕 罗兆华 黄博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