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中的“圆”哲学

文丨肖奕佳
今年暑假,《圆桌派》又重新回归荧屏。9.2的豆瓣评分和从未上榜的猫眼热度排名,似乎也正显示了这部综艺一贯的风格:它可能会刷屏你的朋友圈公众号,但好像永远不会出现在各大平台的热榜上。
自2016年年底开播,《圆桌派》迄今几季的豆瓣评分都达8.5以上高分,堪称“现象级娱综”;b站等各大平台的剪辑片段也大幅度流传,被视作“生活哲理教科书”。出圈的背后,是多年的沉淀。
图片
无剧本
“圆桌”,一种平等的协商会话形式。它出自英国亚瑟王“圆桌骑士”的传说,寓意着平等交流、意见开放;而“能聊、敢聊”也正是圆桌系综艺的一大出圈特色。
《圆桌派》由前身《锵锵三人行》发展过来,窦文涛坐的圆桌也从三人桌变为四人桌。从最稳定结构“三”到多样化的“四”,标志着节目谈话关系和定位的变化:《圆桌派》相较多了几分圆融,少了几分锐意。但在逐渐远离时事、聚焦文化社会议题的时候,《圆桌派》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
三四子,围而夜话。从访谈节目走来,承接电视节目“文化热”的潮流,又赶上了娱乐综艺兴盛期;《圆桌派》很像“播客+综艺”的叠加态。都是内容向的运营逻辑、去繁存简的制作逻辑,同时又紧追热点、醒脑且下饭,好像在偷听几个老友的茶话会。
图片
除了“圆桌”外,节目的一大特点是“无剧本”。“和文化人侃文化,跟会聊天的聊天”,正是《圆桌派》的宣言,同时也即节目的“脚本”。
近年来,国综对“真实感”的追求不断升温;《向往的生活》、《五十公里桃花坞》等综艺出道即爆火,真人秀、纪实综艺等新形式得到一波又一波的关注度。观众们似乎都看厌了按台本出牌的节目套路,渴望看到更真诚、独特的呈现形式。
“无剧本”除了“由着性子说”的特点,还有“坐下来唠一唠”的意味。《圆桌派》整体节奏不疾不徐,常常兴致来了便跑题,聊天氛围也轻松活跃,有种随性的洒脱感。如第六季第八期窦文涛和邓亚萍等人聊到体育教育,自然地就围绕各自的孩子聊了起来,仿佛老友交流教育心得、拉家常一般。
有看头
《圆桌派》作为典型的“综N代”,不算上前身《锵锵三人行》也有七年历史了。从一到六季标题的变与不变,就可以窥见节目话题的取胜法典:烟火气、新鲜感、信息量。
节目聚焦于社会、情感、心理等颇受关注的议题,兼顾演艺、文化等探讨切磋,尽力做到有流量、有内蕴属实不易。并不以婚姻两性问题为俗,如“出轨”、“女德”、“畸恋”等等话题都在议程之内;观点也个性鲜明,“有真料”。
图片
同时,《圆桌派》积极拥抱热点,如“钝感力”等新鲜名词、996社会问题等等;也并不陷于文化综艺常驻的几个诗词文物领域,接合社会、心理甚至生物多个学科,来了一场市井深处的学科通识盛宴。几位腹有文墨、眼含沧桑的嘉宾围绕一个议题,把个中阅历捋明白了说给观众听;活得通透,很多地方才能“点醒”。
比如目前最新的一期《挑战:兴致勃勃地去失败》中,窦文涛和邓亚萍等几个嘉宾先是围绕邓亚萍“轴”的性格寒暄,慢慢就体育精神聊到“胜负心教育”,总结出“要兴致勃勃地去失败”,这就是生活议题学理化的例子。节目也“敢言”:马未都直接评价《卧虎藏龙》竹梢片段“简直是一笑话”、邓亚萍回怼“制造冠军的工厂”,嘉宾在讨论时率真、洒脱,“不怕得罪人”,也算是继承了《锵锵三人行》犀利的画风。
长尾效应
“破圈”,意味着先得有稳定的受众圈子。《圆桌派》是典型的长尾效应内容节目,有它的相当一部分垂直受众。
从多季斩获豆瓣9以上的高分,就可以看出《圆桌派》的主要受众群体;甚至,可以说今天下饭时看《圆桌派》的观众,很大一部分就是地铁上塞着耳机的播客听众,又或者是通常泛称的“文青”。这一群体虽然基数小,但情怀和执念感强,因此黏性很高;此外,泛文青群体的人际圈子和传播能力通常又能吸引新一批的高质量受众,形成良性的传播链。
图片
具备了基础的用户圈作为传播群体后,节目要出圈,还需要能够大量传播的优质内容。雅俗共赏的内容提供了传播可行性;《圆桌派》在谈话中有趣、有料,开得了玩笑也上得了深度,大大扩展了其对标观众。
此外,节目也包含不少传播度高的元素:比如碎片化社交媒体偏好的金句、鲜明的节目记忆点和区分点。《圆桌派》随意一截图,便是一套能够发朋友圈“标榜自我一番”的深度文案、人生哲理;无需引导,节目便自然地进入了观众的私域流量池。《圆桌派》的记忆点也很鲜明——“播客2.0”的形式、不俗的内容;像访谈又像脱口秀,像文化人侃大山,又像三五好友闲谈生活琐碎。
《圆桌派》已经做到第七个年头,豆瓣评分仍然居高不下;它的出圈意味着现代观众已不满足于浅薄的套路化娱乐,对综艺的深度和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期待圆桌之上,更多平凡烟火中的生活哲学,更多“无意义”中的大智慧。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